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以痛苦为话题的议论文

  •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19

芭拉香蕉的球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以痛苦为话题的议论文

1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SKE

已采纳
因为痛苦,所以成功(以痛苦为主题么,题目可以自己拟,对吧)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蝉虫儿正痛苦地躬着背颤动着,极力要突破蝉壳。一小孩子见此情景便帮它扒下蝉壳,扒去它痛苦的枷索,可是蝉虫却失去了与蓝天接触的机会。孩子不解,它告诉孩子:因为痛苦,所以成功。自然之道与社会之理,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身受腐刑的司马迁,在与朋友的书信中曾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可见,他承受了多大的痛苦。经历过重重痛苦之后,正视痛苦之后,他不是成了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吗?不是有《史记》永表后世吗?是的,正是因为他经历了痛苦,正视了痛,所以他成功了。久经官场的苏轼,晚年却遭受贬谪,这对于一位老者该是怎样的痛苦?他没有让人帮他解除痛苦,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由于他平和地接受痛苦,才成就了他的达观、豪放,孕育出了中国诗歌史上豪放词这颗璀璨的明珠。这不正是“因为痛苦,所以成功”的最好明证吗?成功的是那些能正视痛苦的人,失败的人又是些什么人呢?伯夷叔齐遭遇到改朝换代,不愿经历痛苦,正视痛苦,拒绝食用周朝粮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他们有辅助天子、救民济世之才,但他们却为了一个“义”字,丢弃了一展宏图的机会。然而他们的“义”,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我想问他们为什么死去?为什么不能成功?很简单,只因为不愿经历心理矛盾的痛苦,找来一个“义”字作面罩,掩饰内心极度的虚弱。贾谊,只因主人坠马而亡而自责,是严以律己的表现,无可厚非。但他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又不敢承受痛苦,日日哭泣,如子规啼血,郁闷而终,使得中国文学的夜空过早地陨落了一颗耀眼的明珠。叹伯夷叔齐的死亡,悲贾谊的逝去。又不由赞叹起既遭放逐乃赋《离骚》的屈原,双目失明厥有《国语》的左丘明,遭遇膑刑修列《兵法》的孙膑,身患重疾而发现“黑洞”、“夸克”之说的霍金……是痛苦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与众不同。作为如蝉儿刚要脱壳的我们,请拒绝孩童般的帮助,正视痛苦,用我们的背躬出自己的蓝天,争取飞翔的机会。要记得蝉虫的叹息:因为痛苦,所以成功。想要飞翔,那就要忍受自己脱壳的痛苦!

以痛苦为话题的议论文

9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