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7748
引言:得了冠心病之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建议服用冠心病的药物,这样是能够帮助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疾病症状的。平时也要减轻体重,避免抽烟喝酒这类的坏习惯,尽量避免这些危险的因素把发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果患有三高的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将心脑血管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平时也要健康饮食,减少含盐量,过高食物摄入不利于冠心病病情的控制,要坚持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减少胆固醇的时候,如果平时也要多多的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是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平常也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做到劳逸结合。冠心病可能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冠心病出现之后因为心脏供血不足,会让其他部位循环也出现障碍,这个时候可能会让肠胃有不适的反应,一般会有恶心呕吐的问题情况,而且也会出现心脏憋闷感,这可能也是冠心病所引起的,需要多多注意,再加上心脏血液循环受阻,会出现明显的胸部疼痛感,尤其是在激烈运动之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多人在患了疾病之后,当知道疾病之后,在无形当中会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会经常活在恐惧当中,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身体,心脏稍有不适就会如临大敌,会害怕自己生病,所以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真的去对待这个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日常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每天该做什么就该干什么。不要让自己情绪过于紧张焦虑或者激动,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可以通过散步看书等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最后冠心病是无法根治的,所以要做好预防,平时要多去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如果快上班生病之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按时服药才能够控制好冠心病。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强调是中等强度的,不要做特别剧烈的活动,中等强度可以按照一般的疲劳度,有一些用力就可以,或者根据心率来判断,以220减年龄,然后再乘以40~60%,只要是在范围之内就可以。第二个方面运动方式是有氧的运动,就是要让身体动起来,也是强调不要太剧烈,一般快走、慢跑,游泳都是可以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运动的持续时间,要求是每天要有半个小时,也没必要超量,特别是对于严重的狭窄,可能会诱发一定的问题,所以时间、频率、强度都是要掌握好的。
常见的症状,心律失常,呼吸不畅,经常上下楼大喘气,心绞痛,心慌胸闷,我了解到,这是一种疾病的心肌缺血的表现,应该赶紧休息去医院。
糖代谢异常对冠心病动脉病变的探讨回顾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6年冠状动脉异常患者200例,分为糖尿病组(66例)、糖耐量减低组(34例)、非糖代谢异常组(100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和冠状动脉受累情况。结果 3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对预后均有影响。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倾向,而且经常与脂代谢异常、肥胖等并存。具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性。因此,充分认识IGT的危险对减少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003~2006年本院200例冠心病心电图异常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糖代谢异常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对象资料 选择2003~2006年在我院心电图阳性发现,确诊为冠心病者共200例,其中并发糖尿病者(糖尿病组)66例(33%),平均年龄(62±10)岁;有IGT者(IGT组)34例(17%),平均年龄(60±10)岁;无糖代谢异常者(非糖代谢异常组)100例(50%),平均年龄(59±11)岁。所有患者均经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C2hBG)、血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2 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 根据WHO1999年诊断标准,入院后查FBG及PC2hBG或口服葡萄糖粉做糖耐量试验确诊。血糖测定至少2次以上,糖尿病组:典型症状加随机血糖≥1mmol/L或FBG≥0mmol/L或CGTT中2h血浆葡萄糖≥1mmol/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加1天再次证实,随机是指1天当中的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的时间。IGT:FBG<0mmol/L,2h血糖8~1mmol/L。3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均明显抬高,T波倒置,慢性期出现ST段压低,及T波低平或倒置。4 观察方法和指标 分析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心电图结果分析各组患者冠状动脉受累情况。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2 结果3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比较见表1。3组患者冠状动脉心电图影响见表2。 表1 3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比较表2 3组患者冠状动脉心电图影响注:与非糖代谢异常组比较,P<05;与IGT组比较,P<053 讨论IG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IGT患者5~10年内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5~6倍。每年有5%~3%的IGT患者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老年IGT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为4%。老年糖尿病患者为70%〔1〕。IGT常与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肥胖、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2〕。这些代谢异常因素的聚集组成了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代谢综合征,使IGT患者发生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显著增高,IGT患者的缺血性心肌病与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心肌病相似,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者〔3〕。这与最近对我国2239例老年IGT患者的一项5年前瞻性研究结果一致〔4〕。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双支病变发生率高,单支病变发生率低〔1〕。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组的双支病变发生率为96%,单支病变发生率仅为4%,而非糖代谢异常患者双支病变39%,单支病变发生率61%,相差显著(P<05),糖尿病患者双支病变发生率较IGT患者高,IGT患者双支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糖代谢异常患者。提示对糖代谢异常患者应加强冠心病的1级和2级预防。冠心病并发糖尿病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和广泛,本研究发现糖尿病和IGT患者支病变较非糖代谢异常患者更常见,增加了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的难度并影响预后,故如何控制冠心病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减轻和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参考文献】1 Wallek B,Palumbo P,Roberts WStatus of coroneg arteries at necropsy in diabetes mellitus with onset after age 30 An J Med,1980,69:498-2 徐向进,田惠,潘长玉,等糖代谢异常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1):66-3 冯凭葡萄糖耐量减低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22(6):66-4 潘长玉中国面临2型糖尿病的挑战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22(6):356-358
合理膳食:冠心病患者合理的膳食对控制疾病发展有很大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建议多食用清淡而富含营养,并且低脂,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蛋白类食物,如牛奶、瘦肉、鱼类、豆制品、燕麦、荞麦、香菇、木耳、海带及各种蔬菜等。少食用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奶油等。同时浓茶、咖啡、可乐等饮料少食用。生活规律: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对冠心病患者也十分重要,患者应该在一个令身心感到愉悦的环境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兴奋、悲伤等情绪。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度劳累、熬夜。不要饥饿及暴饮暴食,避免身处极端寒冷或者炎热的环境下。保持大便通畅,排便规律,排便时不要做用力屏气动作。遵嘱服药:离开医院在家中患者更应该主要遵医嘱规律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和种类。适当锻炼:适当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肌利用氧的能力,减少心肌耗氧。冠心病稳定时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要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在进行运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戒烟戒酒。掌握急救: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所以一些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应随身携带,家中应该常备氧气、血压计等医疗器械。患者及家属应该掌握血压测量方法。患者一旦有胸闷胸痛不适,应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且卧床吸氧休息。如病情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对冠心病患者很重要,医生通过心电图、心超、血脂等检查了解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必要时行冠脉CT或者冠脉造影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指导下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