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剑侠
你可以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里以作者的方式检索该作者的文章,然后下载以他为通讯作者的文章里找到该作者的邮箱,一般都会留有邮箱,然后以发邮件的方式去联系该作者,学者一般有看邮箱的习惯,当你的邮件被他看到了,很有可能会回答你的问题。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区别第一作者好理解,字面意义就可以理解。在文章作者列表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了。当然,现在有些期刊,尤其是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允许多个第一作者。一般来说,实验是你做的,文章是你写的,那无可厚非,第一作者当属你了。但某些时候,可能为了照顾一下为这篇文章曾经协助过你的师兄姐妹弟,也就会在投稿时特意声明一下。通讯作者,从字面意思也能理解了。排在作者列表最后面的,一般会打上通讯作者标记。和第一作者相同,一篇SCI文章,也可以有多个通讯作者。用途和第一作者用途类似。通讯作者作为文章的总负责人,在投稿过程中,负责和期刊进行沟通联络。对文章的投稿进度、投稿状态等进行密切跟踪。同时,也要及时的关注期刊的回复和要求,作为读者和文章的联络人。另外,通讯作者对文章的版权、学术真实性、学术道德性等进行负责。在国内,通讯作者一般是自己的导师了。但也存在投稿时,导师为了个人评职称等目的,会将自己放在第一作者,而将学生定为通讯作者的情况。 
观点1 第一作者当然不用多说了;而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以前国内一般注重排名,老板要排在第2,现在有变化了,所谓和国际接轨哦,投国外杂志时老板可放在最后,并注名是通讯作者。当然有些老板还是看中排名的,最好要和他商量一下。 观点2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应该说,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我不赞成一味地模仿国外杂志,加不加通讯作者应根据需要而定。 观点3 现在国内很多地方也改革了,很是看重通讯作者的,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当然这个别人是指老板,主任,领导etc) 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有这样贪得无厌的老板,研究室的一切文章包括研究生、博士后的都要算作他的通讯作者,实际上他连***都不懂。 观点4 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所以,老板一般不会将通讯作者让给手下的人。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一些反映老板重要观点的文章,老板也不会放过既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有些杂志甚至声明只有体力上的贡献不可以作文章的作者,但可以致谢。 作者与论文的关系 通讯作者即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通讯作者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 1、通讯作者(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的情况)等同为第一作者。 2、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我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并在填报《科研成果汇总表》和网络申报时由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给其余参与者核定工作量津贴比例。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本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第二完成人不能分配工作量。 3、"其他参与者名称及工作量"若未填写则默认为第一完成人(通讯作者)100%占有该论文科研工作量。 论文作者和通讯作者 谁应该是论文的作者,谁不应该是论文的作者。通讯作者的责任所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来阐述科技论文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