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羞小姐
电气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外壳应接PE线,在总配电箱处、供电末端及大型设备处要做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电焊机外壳应当接地(或接零)。相关名词术语 (1)接地: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工作接地(系统接地):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3)保护接地: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4)雷电保护接地: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5)防静电接地: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6)接地极(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接地体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极。(可燃液体及可燃或易爆气体的管道不可作为自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通常采用钢管角钢垂直打入土壤中,也可用扁钢或圆钢平埋土壤中做成。 (7)接地线: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分。 (8)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9)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站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10)集中接地装置: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一般敷设3-5根垂直接地极。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则敷设3-5根放射形水平接地极。 (11)接地电阻: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按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工频交流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按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 (12)接地装置对地电位:电流经接地装置的接地极流人大地时,接地装置与大地零电位点之间的电位差。 
电气设备接地有何要求?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貌似超过安全电压的都需要一般是 36伏 以下 ,为安全电压
法律分析:接地线国家执行标准:DL/T879-2004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法律依据:《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DL/T879-2004》 要求1 一般要求接地装置应能够适应电气设备安全接地和短路的要求(见附录A)。当按使用说明书安装装置时,按照设计,装置应该能够承受故障电流所产生的所有应力,而不对人产生任何电气、机械、化学或热学方面的危害。设备在室内使用时,调节适当的温度,即可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撤离和降低有毒蒸汽的浓度,又可以避免对设备与建筑造成长期损害。根据一般气候条件,装置的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在-25℃~+55℃。另外还有暖(W)和冷(C〉这两种特别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