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314078
王老吉的广告,怕上火,喝王老吉,它的主要创意表现在对消费者真正动机的把握,其实分析王老吉这个案例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它的品牌建设经历过几个阶段,可以对比来写王老吉过去的品牌定位和现在的品牌定位,可以从过去错误的定位怎样导致销量下降,具体的原因什么的,然后纠正过来以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某一品牌为切入点,比如可口可乐 ,研究他在不同国家 地区 针对不同群体 推广不同产品时 所采取的不同广告创意
王老吉广告创意策划 ——“青春正能量,我的王老吉” 前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料的消费需求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喝饮料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希望饮料能提供如降火、美容、补充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健身等附加的一些保健功能。具有特定功能的饮料将会 成为今后饮料行业中又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 近几年饮料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大,消费者喝饮料的数量有所增加,饮料市场容量在不断的扩大,整个饮料行业市场前景看好。目前饮品市场有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以及果汁饮料四大品类。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02年的饮料市场的黄金成长期间,老牌瓶装水和碳酸水饮料增势日疲,已连续两个年度负增长;新的功能饮料和茶饮料近两年增幅趋稳,稳中有升;增势最为明显的还要数果汁饮料。 王老吉凉茶是中国凉茶的领军品牌,是广东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而且在青年消费比例中的比列越来越大。 正是王老吉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得觉得它值得发觉出更大的潜力,因此《广告创意与作品赏析》这门课的结课论文我的选题是关于王老吉的电视广告策划,策划的主体内容是关于广告的脚本设计和创意说明,广告主题是“青春正能量,我的王老吉”,该广告主要为了透过“年轻人”这一代表“青春与能量”的群体达到两点目的有:1、通过感性的沟通使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增加对品牌的喜爱;2、塑造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正面品牌形象。 一, 市场分析: 1品牌介绍与产品分析 (1)品牌介绍 王老吉凉茶是中国著名凉茶,于1828年(清朝道光八年),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阿吉)所创。王邦泽务农为生,相传当时地方瘟疫流行,他携同妻儿上山避疫,途中恰巧遇道士传授药方,王邦泽依照药方煮茶,帮助百姓治病。在清文宗咸丰二年(1851年),王邦泽被册封为太医令,翌年,他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成为王老吉品牌的起源点。王老吉品牌至今已有185年的历史。 ·1925年,王老吉凉茶参加英国伦敦展览会,成为最早走向世界民族品牌之一。 1949年解放后,成立了王老吉联合制药厂,2004年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宣布,粤港澳地区的2家凉茶企业拥有的18个品牌54个配方及术语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老吉位列其中。 ·2008年,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王老吉品牌给出了1080亿元的高价评估,王老吉成为中国的第一品牌。 ·2012年广药集团依法收回了红罐红瓶王老吉生产经营权。 ·王老吉主打“凉茶文化”的准确市场定位,迅速在人们的心目中奠定了其“凉茶之王”的地位。“怕上火 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更是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影视植入式广告刍议 [摘要]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整合行销传播模式的一种积极尝试。我国影视植入式广告正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影视植入式广告将是一种重要的广告传播模式。 [关键词]影视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营销 整合行销 对于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熟知的品牌,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好莱坞早已玩转了这种把广告融入剧情的植入式广告模式。在影片《偷天换日》(The Itallarl Job)中,三辆经改装的MINICooper车盖过了帅哥、美女和精彩的悬念。是影片真正的主角,许多人看了电影之后都想拥有一辆宝马公司的MINI车。“如今的编剧不是考虑人物性格塑造,而是考虑怎么在电影中塞进更多的广告。”这是所有好莱坞编剧经常挂在嘴边的抱怨。 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的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在电影营销中,这类手法通常也被称为“电影隐性广告”。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E唐·舒尔茨创立了著名的整合行销传播理论,其内涵包括以消费者为核心、建立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以及整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等诸多方面,其主旨是以最佳的组合谋取最大的利益。与赞助和传统广告等形式不同,影视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更为“含蓄”的传播方式。商家和影视作品的联姻。正是遵循整合行销传播模式的一种积极尝试。 和传统广告相比,影视植入式广告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一种主动、深入、灵活、渗透式的营销方式能较快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迅速传达产品核心功能和新信息广告、品牌和节目几乎没有受到干扰,广告味淡化,易于观众接受等。AC尼尔森调查显示,2005年美国第一季度排名前十位的黄金时间电视节目中,就有12,867个植入式广告,可见其影响力之深。 据说最早的有据可查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好莱坞影片《非洲皇后号》上,在其中明显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而被誉为植入式广告发展里程碑的,则是斯皮尔博格导演的著名影片《外星人》中能够吸引外星人的“里斯”牌巧克力豆广告。在此之后美国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就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重视,广告手段也日益翻新。 我国的影视植入式广告起步较晚,一般认为,上世纪90年代由葛优和吕丽萍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首次采用了类似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当时在剧中播出了“百龙”牌矿泉壶的随片广告。而植入式广告作为全新的广告形态为国人所熟知,则应归功于冯小刚的娱乐大戏《天下无贼》,统计显示该片中植入的隐性广告品牌达到了12个。人们在欣赏了影片《天下无贼》后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惊险的场面:贼公王薄和贼婆王丽开着宝马车在公路上疾驶的过程中,由于二者分赃不均而发生争执,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车身印有“长城润滑油”的大卡车,在大卡车为了躲避宝马车而躲闪的过程中,“长城润滑油”的形象更是多次出现。据称《天下无贼》中的植入式广告为该片带来了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这个数字已接近该片4400万的票房收入了。 影视植入性广告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有目共睹,但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影视植入式广告。而且,影视人性广告应该在一个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后被用来强化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理解,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因此只有处于市场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产品使用影视植入式广告才会起到明显作用。影视植入式广告不应与传统广告相互孤立,在使用植入式广告的时候,要注意与传统广告、公关传播、终端卖场的协调配合,从而收到放大的广告效果。 再者,产品植入的目标,是让受众认出、发现品牌,而不是强迫受众接受品牌信息的暴露。影视植入式广告的倡导者们认为:“在一个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只有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让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正如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星雨所说:“根据导演的电影剧本大纲我们会整理出广告与电影可能巧妙结合的地方。我们希望广告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完全融入到电影中,而不是突兀地强加进去。”影视作品的商业化是今后娱乐业发展道路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只要产品广告做得巧妙、不影响影视情节发展,相信观众还是乐于接受的。 笔者欣喜的看到。国内的电影人和企业,已经开始踏出探索影视植入式广告行销的关键步伐,并且已经创造了不小的功绩。无论是先前的《天下无贼》还是近来的《疯狂的石头》,植入式广告的表现手法都日益成熟自然。但是不得不承认,比起我们的国际同行来它们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国内还有许多人不了解影视植入式营销,而且,我们需要更多专业从事影视植入性广告服务的公司。此外,植入式广告还应继续拓展如网络游戏之类的新载体。 好莱坞帝国之所以能主宰全球电影市场,除了其自身扎实的工业体制外,成功的电影行销也是功不可没的。在这个娱乐当道的年代。我们应紧紧抓住中国娱乐行业整合行销的商业机会,将国际娱乐整合行销的成功模式本土化,让影视植入式广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影视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