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8

绝笔阑珊天蝎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写作指南读书笔记图片高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U胶水

已采纳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美] 凯特·L·杜拉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2EnG0PZijT60IiZMw 提取码:ibfe书名: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作者:[美] 凯特·L·杜拉宾译者:雷蕾豆瓣评分:7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9-1页数:490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集数十年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的研究经验写成,全新的第八版,又由领域顶级专家《研究是一门艺术》的三位作者花费数年联合修订完成,融入全球最新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最标准的格式规范,也已成为全美论文写作指导书中的经典,是全美乃至全球学生和研究者写作各类论文的入门指导书和必备参考书。杜拉宾体例,已成为全球社科类论文和研究著作标准的论文写作体例之一。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涵盖了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对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深入挖掘问题,如何寻找文献、规划论证、设计初稿、草拟论文,如何用表格、图形呈现论据,如何修订草稿等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建议。第二部分对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引文格式作者-年格式、注释-参考文献格式,以及引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给予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经典用例。第三部分阐述了芝加哥格式的编辑体例,对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体例问题,如拼写、复数、所有格、标点符号、引文、图表、引注、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供了丰富的例证。作者简介:凯特·L·杜拉宾(Kate L Turabian)是芝加哥大学的论文写作指导教授,她结合数十年来对学生的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和论文格式规范的研究经验,写出《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一书,并于1937年出版,目前,该书已成为全美乃至全球学生、教师及研究者必备的论文写作参考书,也成为编辑、出版人出版格式和体例 的参考书。多年来经过数次增补修订,已畅销900多万册。

论文写作指南读书笔记图片高清

244 评论(12)

yuejiannan

春节过去后,身边有几位亲友都摩拳擦掌准备换工作。因为好久没有参加应聘场景,他们都十分担心写不好简历和求职信,纷纷求助于我。这些亲友中有的和我直言:再也不打算做策划类工作,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坚决不找需要定期写报告或者商务邮件的,一提到年终总结什么的,头都大了。也许是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写作能力有限,所以厌烦也惧怕有关写作内容的工作。碰巧最近我读了劳拉·布朗博士所著的《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我无比同意书中观点——“只要思路清晰、流程顺畅、有好的方法和习惯,写作并不是困难的事”。写作没有那么困难,可能不擅于写作的人会觉得写文章会是一座大山一样难以翻越。可是如果遇到恰当的工具书指引,帮助人树立信心,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写作就会变得流畅,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的很多方面也会更加得体、游刃有余。很庆幸,《完全写作指南》这样具体、详实的工具书能及时出现,帮助更多人解决写作困境。《完全写作指南》开篇就告诉读者“没什么是你写不了的”,这种言辞不单单是鼓励,也是劳拉·布朗博士通过近三十年的写作教授经验来提醒读者:她从未遇到过一个“写不出来”的人,反而是常遇到被写作吓到的人。书中提出六个写作步骤: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和修改,只要根据实用写作的思维要点,对这六大步骤有所侧重,重新梳理成自己习惯的写作流程,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就不再是难事。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和修改,这六个步骤并不是严格固定顺序的,更像是相互链接组成的一个环形,写作的学习者可以从任何一步开始,下一步跳到这个环形转盘的哪一环都不算错,依个人喜好,将这个转盘多次沿转也无妨,只要学习者可以熟练掌握写作的思维方式,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写作步骤如果单独这样罗列出来,看似方法论很精妙,但怎么融入到日常写作中去呢?《完全写作指南》在给出写作流程的建议后,又举出多达百余种工作、个人生活、学习中的常用写作示例,每一项示例中,作者不仅给出应用写作的着重点和主要方式,更是针对这项写作任务给出“这样做”和“不要做”很多中肯建议。可以看出,这些应该做和不该做的小项,皆是作者精心钻研出来的闪光点,简单实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犹如点亮头上的灯,让你看得清走得顺,更提醒你别走入误区,避免麻烦。就拿文章开头的事来说,令年后想换工作的亲友们十分头疼的简历,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劳拉·布朗博士就以此列为工作写作示例之一,供读者学习、使用。先以六大步骤来分析制作简历这份写作任务。目标。写简历的目的是展示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主要成就,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条理清晰地实现这一目的。读者。大部分时候,读者对于简历投递者来说是陌生的,但从身份类别来说,读者又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就是人力资源人员(HR)或是招聘部门的部门主管。考虑到这两类人员的特点,HR要面对大量的简历进行筛选,而部门主管则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有一定要求。所以应聘者要仔细打磨自己的简历,形式上要简洁明快,内容上又要突出自身的优势,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头脑风暴。简历中应该写哪些自身经历,应该突出哪些方面,要根据招聘需求进行多方位的思考。组织。简历的组织格式没有固定版本,大多数按照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应聘目标、工作经验、教育背景以及其他加分项等这样的顺序来组织语言。如果应聘者有更好的写作顺序,也是鼓励的,前提是最好把个人的优势放在简历的前端,比如工作经验丰富就把工作经历放在靠前位置,如果教育背景十分打眼,也可以把教育背景放在简历前端。初稿。大多数应聘者所找工作的方向是多个,所以需要分门别类地准备不同类型的简历初稿,初稿尽量详细、多样。修改。根据优秀简历素材模仿或者寻求亲友帮助,这样能校对出自己简历初稿的不足,反复斟酌改动,形成能代表个人过往经历与辉煌的简历定稿。这一步骤就要根据职位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简历初稿了,把无关的经历和内容删掉,做到简洁契合。写好一份简历,需要时间和精力,由他人代劳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再熟悉的人,对于你的工作内容、业绩和过往荣誉也不一定全部了解。亲手打造一份好简历,是找工作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途径。即便明白了大概,还是有很多细节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话,《完全写作指南》书中有关简历写作还有诸多如下建议,可以帮助应聘者扬长避短,顺利写出简历。除了以上的应用技巧外,书中还指出:在准备简历的过程中,有三个致命错误需要提醒应聘者千万要避免的:简历与申请职位不符。不难理解大多数应聘者都是面对多个职位选择,但想要一张简历走遍天下这种做法绝对不可取。作为工作两年的HR,本人只能说略有经验,但我也强烈建议应聘者要避免盲目海投,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无论应聘者发出了多少张简历,都应该保证每一份发出的简历都符合招聘职位的要求。以个人经验来说,投递的简历所写内容很多但与招聘职位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符合寥寥无几的,会很直接地进入碎纸机。用北方的一句俗话就是“我说前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这样的,简历的作用和结局可想而知。简历中没有添加关键词。有HR相关经验的人都知道,关键词筛选是挑选简历中最常用也比较有效率的手段,所以个人建议应聘者要学会提取职位招聘中的关键词。如果应聘的行政岗位,协调、管理、沟通、组织等词汇会丰富简历的关键词。如果应聘的销售岗位,业绩、完成率、发起、解决、达成目标等数字或词汇可以突出自身优势。简历中出现错别字。这种低级错误会让HR或部门主管认为写简历的人十分粗心,无论这个岗位的要求有多么灵活,一般情况下粗心的人仍不会被接纳,因为会被大家认为是态度敷衍导致的。所以对每个找工作的人来说,简历写完并不是大功告成,务必要认真检查,仔细修改,避免这样不该犯的错误。简历作为一个人的宣传手册,想用到时可能会觉得写一份出来不容易,但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和步骤,考虑读者需求,站在招聘方角度去思考问题,写出一份优秀的简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正如上述简历写作一样,《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这本书总结了近两百个方便学习、易于掌握的实用写作参例,包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能掌握这本书的写作思维,可以说无论遇到什么写作任务,都会头脑清晰、简明顺利地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网络上有多少优秀的范文模板,都不如自己掌握语言组织的清晰思路和写作流程靠谱,希望更多人通过学习,可以从提笔就怕的畏缩到什么都能写的豁然开朗。
278 评论(10)

诺克那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208 评论(13)

qinqinyu920

刚刚写完这本书的书评,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本10分钟看完,却能用一辈子的写作指南01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是《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3月1日),全书共483页,但为什么我说“10分钟就能读完”?又为什么“值得放在书桌上用一辈子”?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认识一下这本书。这是一本系统的写作工具书,适合想提升写作水平,建立正确、完整写作思维的人。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劳拉· 布朗,她总结了自己三十年的写作辅导经验,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年轻的写作者们掌握理想的写作步骤,零失败地规划自己的写作路径。全书以写作的6大步骤为核心,分享了如何利用这6步写出逻辑完整、读者爱看的文章。此外书里还囊括了生活、学习和工作这3大领域的137种文体的写作指南,每一种都是在6步骤的大框架下,搭配具体技巧和例文分析进行讲解,真正让你做到什么都能写!02接下来我们说说文章一开始抛出的问题,为什么一本483页的大部头,我却说“10分钟就能看完”?因为贯穿全书其实就只有1个套路!理解了这个套路,你就等于明白了作者写作技巧的80%。没错,这个套路就是作者在137种文体中都使用到的“写作6步骤”。书中作者对这6个步骤的讲解清晰简洁到令人发指!在本书中,作者仅花了15页的篇幅(第5页-第19页)就把最最重要的6个步骤讲完,余下部分都是如何根据这6个步骤去写各种文体的教学。书中搭配了实际的例子让人很容易理解,真心佩服作者仅用简单语言就能把一套系统讲得明明白白的能力。作者所讲写作6步骤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写作前的准备和写作时的步骤。本书的作者就是使用以上流程进行写作。按照这个流程操作,线性思维的写作者基本都能写出组织得当、逻辑严谨的完美稿件。但是你可能会有疑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是线性思维的写作者!例如有人就是喜欢直接写初稿,而不是从明确写作目标开始。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按照作者的流程来写?而且作者的流程真的适合所有人吗?当然不是。其实说完上面这6个步骤后,作者紧接着又说:上面的流程其实只适合一部分人。准确的说,单独看上面的6个环节,每个都没错。错的是强制性的顺序!作者认为“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修改”这6个环节是一篇完整、成功稿件出炉应走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价值。但是不用强制固化各个环节的出场顺序。也就是说你可以从上面6个环节的任何一个开始,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当然,修改的步骤永远是在初稿后边的)。并非一定要以特定的顺序去做它们,只要确保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6个环节都已经做过即可。我想这就是这本书跟其他很多教你写作的书籍的不同之处,它给了你一个明确而又灵活的写作系统,你可以在它的框架下面自由发挥!按照上面的思想,作者把6个步骤改用一个转盘来展现。对于写作的初学者而言,我认为按照“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修改”这样的顺序来写作是比较合适的。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安排这6个步骤的出场顺序,甚至可以每次写作的时候转动上面的转盘,随机决定从那个步骤开始,这样说不定会有特别的收获。03上面我们只是简单跟大家说了书中建议的6个写作步骤,其实关于每个步骤为什么要做、应该怎么做,书里有更详细而且明确的讲解。除了6个步骤的分享之外,作者还讲了137种文体的教程,涵盖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每一个教程都会按照6个步骤做一个概述,让你了解自己即将要写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写。然后分享常见的写作结构,让你不会无从下手。最后还有“这样做”和“不要做”的模块进行每种文体的具体技巧分享,加上正反面例文的分析,让你轻轻松松搞定各种文体的写作。书中也有关于书评的讲解,而我在写这篇书评时也用上了作者的6步骤和书中分享的写书评技巧。个人觉得非常实用。如果你也希望系统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会向你推荐《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因为它是一本横向有流程指导,纵向有技巧支持的系统写作工具书。如果你已经购买或正打算购买这本书,那么我给你的阅读建议是:你可以先花10分钟浏览第2章的内容,读完那十几页你就会对本书所讲的写作技巧有整体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去选择性地阅读后面针对各种文体的讲解,想写书评就看书评的章节,想写年终绩效回顾的就看绩效回顾的章节。谢谢您的阅读,以上是我对《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