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土地改革的历史小论文高中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3

helios62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土地改革的历史小论文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树下。

已采纳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 今年是 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 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 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 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 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从政治上讲, 在78年就评为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79年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84年底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由于 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最可喜的是, 家小儿子吴钢在上月底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在 们家庭来讲,也算是后继有人,从而使 非常宽慰。在文化方面, 是在日踞时代,在山阳小学肄业(五年级),解放后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只能算是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爱人曾在解放前业余中学读过一年书,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文革中过来的初中生,错过了正规求学机会,只有小儿子仍苦苦自学,在成人教育领域中,争得本科毕业文凭,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 家小儿子身上体现。二个孙女一个外孙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大孙女是三年前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毕业,现在漕泾化工区外资企业工作,外孙今年是上海理工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生,最值得庆幸是小孙女今年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目前 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 这个老头不甘寂寞,到奉贤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绘画,还学习电脑打字上网和玩起了数码相机。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 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但是孩子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区区60平方米又能派什么用场,再后来小孩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现在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新房,而且都比 们二个老人房子大设备好,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 们这幢楼梯当时分配给8户职工,现在只有 家与低层徐家仍在原来房屋内居住,其余6户已另择新居,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所以 有时去原来同事家探访,看到他们新房条件实在诱人,在心底里冒起一股酸酸醋意,小康不小康,只要看住房,多数人小康这有什么不好。 其实也不必嫉妒, 这个“藏娇金屋”也并不逊色,所处地理环境很好,银行、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小区都在周围,“闹中处静“,着实是宜人居住的好地方,四层宅第,住在三楼,有二间面南房间,老夫妻二人各占一间,客厅、厨房、卫生间是小一点,但功能不少,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通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政府对 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政府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现在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在工资收入方面,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前,工资每月只有55元,1991年1月,标准工资加企业工资合计也只有170元,92年退休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年年涨工资,目前每月已经接近2000元。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 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上述情况要不是改革开放,国家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人民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 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 是个普通党员,以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更是无法担负重任,但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在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就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恩情。 中国传统文化可有意思啦!剪纸艺术就像是一颗灿烂的明珠。我先介绍许洲晨的剪纸艺术吧!有栩栩如生的房子;有几个人在一起吃饭,吃得可香了;还有的是枕着砖头睡觉,我们枕枕头睡,他们枕砖头睡,不怕硬,真有意思。最有趣的是拉面铺,拉面铺的招牌很大,非常引人注目,她们拉的拉面,一根有一米多长,有一个硬币那么厚,足够一个人吃一顿了。许洲晨的剪纸艺术真让我大开眼界。任言晖她们表演寓言两则,也很不错。我喜欢那则“‘聪明’的小毛驴”,小毛驴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的同学表演了书法、小品、邮票介绍等,真是丰富多彩。今天的班会课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我爱我们的祖国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 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 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 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 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从政治上讲, 在78年就评为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79年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84年底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由于 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最可喜的是, 家小儿子吴钢在上月底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在 们家庭来讲,也算是后继有人,从而使 非常宽慰。在文化方面, 是在日踞时代,在山阳小学肄业(五年级),解放后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只能算是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爱人曾在解放前业余中学读过一年书,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文革中过来的初中生,错过了正规求学机会,只有小儿子仍苦苦自学,在成人教育领域中,争得本科毕业文凭,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 家小儿子身上体现。二个孙女一个外孙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大孙女是三年前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毕业,现在漕泾化工区外资企业工作,外孙今年是上海理工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生,最值得庆幸是小孙女今年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目前 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 这个老头不甘寂寞,到奉贤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绘画,还学习电脑打字上网和玩起了数码相机。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 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但是孩子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区区60平方米又能派什么用场,再后来小孩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现在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新房,而且都比 们二个老人房子大设备好,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 们这幢楼梯当时分配给8户职工,现在只有 家与低层徐家仍在原来房屋内居住,其余6户已另择新居,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所以 有时去原来同事家探访,看到他们新房条件实在诱人 时间如飞箭,转眼间,我们的祖国、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 听爷爷奶奶说,三十年前,人们还穿着布料粗糙的衣服,吃着既没有选择又难吃的供应粮。那时候,没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当时家乡经济状况并不好,人们住着矮矮的简陋的茅草屋,没有蚊帐,每一天都早起晚归地在地里干农活,到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要被蚊子叮,睡不安稳,一直起来赶蚊子。到夏天,下雷阵雨,雨水透过屋顶上的瓦片顺流到屋里,人们还要拿着碗盛水。 爷爷说,那时活得可不容易了,哪像现在一样有游戏玩,再说也没有功夫。他们10多岁就要到田里去割草喂牲畜,还要给父母做饭,再送到田里去给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那时的生活枯燥无味,如果我出生在那时,苦得都要哭了……但是,毕竟,他们还是撑过来了! 可是,如今呢?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哪个还是像以前一样困苦?没有人了!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生活。那些丝绸、棉布做的衣服代替了粗布料;鸡鸭鱼肉菜场上普遍贩卖;坑坑洼洼的泥路换成了崭新的柏油马路;破烂的茅草屋变成了又高又大的坚固房屋;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现在科技也发达了,有了电脑。电脑有很多用处,可以娱乐、学习,我妈妈主要就是在电脑上看电影、上网看新闻,我也可以在电脑上玩游戏。现在的活动项目比起以前,那真是太多了,可以外出旅游、在广场上跳舞、锻炼身体……老一辈的人都说我们这些90后的人,每天一脸开心的样子,吃的、穿的什么也不愁,活得太舒服、自在了,应该多吃些苦…… 改革开放就在我们身边,它给我们的祖国、家乡、以及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3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3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我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关于土地改革的历史小论文高中

123 评论(11)

lxlliuxinglin

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在进行。我们这里所讲的土地改革指的还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改”。  土地改革的源起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的脉络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在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第开展了土改运动。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正确贯彻和执行了党的土地改革的路线和政策。  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建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被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由于没有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对待,致使土地无偿占用,乱占、多占的情况屡禁不止,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 由于党和国家在解放区率先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1948年冬,陈毅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转运逐西东,前线征立功。”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单一行政划拨制度,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  1979年中国开始以场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兴办中外合资企业或向中外合资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土地使用权可作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合营者的投资股本。  从80年代起,中国开始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分两方面进行。第一,土地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986年,国家通过了土地管理法,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第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使其真正按照其商品的属性进入市场。1982年,深圳特区开始按城市土地等级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使用费。1987年4月国务院提出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同年9月,深圳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出让了一块5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限期50年,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11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土地管理局等部门的报告,确定在深圳、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福州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12月,深圳市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这是新中国建立后首次进行的土地拍卖。按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国家在保留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以一定的价格、年期及用途出让给使用者,出让后的土地可以转让、出租、抵押。这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带有根本性的改革,打破了土地长期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单一行政手段的划拨制度,创立了以市场手段配置土地的新制度。  1987年, 中国开始进行土地估价试点,先后颁布了《城镇土地定级规程(试行)》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试行)》。  198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城镇普遍实行收取土地使用费(税)。与此同时开始试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定期出让土地使用权。同年4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修改了1982年《宪法》的有关条款,删除了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2月通过《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议案,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1988年全国各城市开始建立房地产交易所,各专业银行成立房地产信贷部。  1990年5月,国务院允许多外商进入大陆房地产市场,发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有关文件,这标志着中国的土地市场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从而使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土地市场培育的进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明确规定了规范和发展土地市场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市场配置土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已扩展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在经济特区和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建设用地基本纳入了新制度的轨道。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市场体系。这个土地市场是一个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应该包括:有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正常的价格体系,建立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市场行为规范有序;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体现明晰的产权关系和利用租、税、费有效进行调节;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企业使用土地按年交租或分期交租。实行年地租,租期可长可短,到期后可优先续租。实行年租后,租户对土地的处置权要受一定的限制。土地不得转让、转租吉抵押。对于资金困难的企业,经批准允许将占有的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转租,或抵押、入股,但不能超过与国家的租赁年限,并且必须按年交纳地租。  截止1994年8月,600多个城镇完成了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的评估工作。同时,还根据土地资产评估和管理规定,广泛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宗地地价评估工作。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500多家由政府批准的土地估价机构,3500多人获得土地估价师资格。  1995年7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了《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确定办法》,提出培肓和发展土地市场的8项要求,主要是加强国家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垄断,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管理、集体讨论、“一支笔”审批土地;进一步扩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规范出让方式;逐步将用于经营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为有偿使用等。  1997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划出24万亩农村国有土地,公开招揽海外客商投资开发,这是全国农村国有土地首次向外资开放。该片土地一部分位于天山以北的乌苏、昌吉等县市,是全国著名的粮棉高产区,另外10万亩土地可由投资者挑选,其中熟地占1/5,其余为宜农荒地。  土地改革的意义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第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第五,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83 评论(12)

1328586928

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5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