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2

cheetahpa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论文30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786887591

已采纳
当今时代,我们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农业现化化?也许有人会说,农业现代化就是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笔者觉得这样的理解不太全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思路的不断出现。农业现代化应该是立足于农业生产与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大农业”和“小农业”的概念,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其中均应发挥关键性作用。简言之,大农业是国家要干的事,小农业是我们创新创业的人要思考和干的事。这些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论文3000字

116 评论(9)

imb222

对这种论文。很多了。
234 评论(9)

jkgVE324

农业现代化包括了工业装备、绿色农业、品牌文化、及先进的农业管理和土地利用,产量高,耕种面积大。以种植为例,以绿色农业为基础,农业生产中全面使用农用工业装备包括耕种机械,灌溉机械,收割、包装、运输机械或车辆,甚至除草施肥病虫防治,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于自动监测和管理。现代化农业投入规模很大,各种设备维护成本高,明显提高成本,有利有弊,基础薄弱的话不能单纯倡导。
314 评论(9)

看东方飞扬

振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发展和城乡融合经典论述的基本理论,针对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同时借鉴人类关于农村发展的有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新社会城乡融合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视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化;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历史先导作用和文明辐射扩散功能;三是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包括工农生产的有机结合、生产力的计划利用和平衡分布、人口的平均分布,以及城乡之间文化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接近。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扩展资料: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一战略的实施成功,将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消灭城乡对立和差别提供全新选择,为人类发展贡献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10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