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_D
中秋节的前一天下午,我正在写作业,爸爸急匆匆地走进屋,兴奋地对我说:“西安的地铁开通了,我领到了两张免费票,我们一起坐坐地铁吧。”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忙说:“好呀好呀!让我看看地铁长得什么样儿,坐上去好玩吗?”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地铁站,哇!地下的空间真大呀!整个站台跟夜晚的火车站台一样,虽说是白天但也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十分热闹。随着一声汽笛声,地铁的火车进站了,嗬!和地上的火车差不多,只是比地上的火车小一些。我和爸爸随着人流走向火车门口,爸爸告诉我:“报纸上说我们西安的地铁是从两边上中间下。”我们就向前门走去。我疑惑地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呢?”上车后,爸爸告诉我:“由于地铁每站停车时间短,这样上车的人快,下车的人也快呀。”我高兴地看着车上的人们,由于试运营,坐车的人并不多,大家都有秩序地把着扶手,感受着其中的新鲜感,有一个快乐的小女孩竟然在车上跳起了舞,你看她多高兴呀!大约二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北郊,当我们走出了地铁站时,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坐地铁真是快呀,以后随着地铁1号、3号线的全线开通,我们的出行会更方便更快捷。教师点评:地铁的开通对西安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对孩子们来说更是一件新鲜事,小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和爸爸乘坐地铁的感受,表现了地铁给西安人民的出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预示了西安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不同人不同的快乐心情,突出了主题。 
日前,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内容。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有的人认为,坐姿是个人习惯和自由,难道坐地铁也要像学生一样手背后、腿放平?也有人对此表示赞同,公共场合跷二郎腿既影响通行又不雅观,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更是要为他人着想。 跷二郎腿是大多数人坐下来休息时做的一个很平常的动作,这次却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且被上升到了自由和权益的高度。那么,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到底该不该跷“二郎腿”呢? 在笔者看来,跷不跷二郎腿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但问题是跷腿的场合和地点才是争论的关键。 地铁车厢不同于商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地铁车厢封闭而狭小。凡是坐过地铁的人都有体会,地铁车厢除了左右两边的两排座位,中间的走道最多可以并排站两三个人。但是如果两边座位上的乘客都跷了二郎腿的话,乘车的空间就会大大缩小,中间的过道只能站立一名乘客,而且站立者在车厢内的通行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类现象,笔者也有着深刻的体会:那是一次非高峰时段,笔者乘坐的地铁车厢两边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而且都有乘客跷着二郎腿,中间的走道上站着三三两两的乘客。笔者在经过走道的时候,被高高跷起的鞋蹭了两次,裤子上明显多出了两条黑色的印记。 据报道,国内一些地铁城市已经把跷“二郎腿”列为地铁不文明行为。比如在西安,去年的地铁十大不文明行为中,跷二郎腿就曾榜上有名。而在国外,首尔是不允许乘客跷二郎腿的,纽约还出台规定,禁止乘客叉开腿多占有限的公共空间。这些行为已经像“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一样,早已被列入“不文明”的黑名单了。 客观地说,“跷二郎腿”行为应该属于个人的权利,而且算不上扰乱乘车环境与秩序的恶劣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场所中,一种权利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尊重,前提是要尊重其他人的权利。这就与广场舞的大音量、餐馆里高声喧哗一样,尽管这都是你的权利,但更要考虑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