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3

liuyq606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写学科论文范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C随风

已采纳
关于心理学的学术论文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一例车祸后行脾切除术的患者的案例分析,说明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心理咨询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病人手术十二天后出现的症状,使临床医生非常困惑,明明手术非常顺利,病人却出现了一系列不匹配的症状,如何有效区分是心理疾病引起的症状,还是躯体疾病引起的症状,心理学的知识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 临床 应用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04-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作为临床的大夫会越来越体会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除了生物因素之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从整体的观点出发,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征及社会背景,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对于疾病的诊治、转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以下是我院今年接诊的一位因车祸行脾切除术的患者,男,21岁,手术12天后,出现尿失禁,自述头晕、头痛。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生物因素,根据主治医师经验,依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应该不会出现这些症状,但病人诉说头晕、头痛,夜间尿床,病人诉说不知道自己尿床。主治医师分辨不清,请心理科医生会诊。   经过咨询了解到,患者父母均健在,兄妹三人,有一哥、一姐,住院期间由父亲与姐夫看护。母亲身体不好,去年因意外事故做脾切除手术后,出现尿失禁。根据基本情况,及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分析得出:   1 患者虽然已满二十一周岁,但因为家人的溺爱,心理年龄尚小,对事物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对困难如疼痛的承受能力差,为避免下床活动的疼痛,术后连续卧床12天。   2 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严重,对两个男孩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孩子独立能力差。因为母亲术后出现尿失禁(虽未证实与手术有直接关系)父亲担心孩子是否也会有,而这种担心反倒给孩子一个暗示,加重孩子的这一症状。   3 孩子内心的冲突:手术后因疼痛不想下床,但又因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觉得这样做不好,不应该,于是尿失禁成了不下床很好的借口,不是我不想下床,是因为我有病,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不下床锻炼,还有人关心我。   根据此情况,心理医生开始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 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效果,治疗的过程、时间,让患者对病情预期的转归有一个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 针对因车祸带给患者的紧张与恐慌情绪,医护合力,积极排解。   3 鼓励患者下床适当活动,告知患者正常人躺床上十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更何况是做了脾切除手术以后,头晕、头痛是很正常的反应,下床适当活动有利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恢复。   4 引导家人配合通过积极的暗示,鼓励孩子下床锻炼。   5 最后鼓励患者增加独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思考,勇敢面对,不依赖父母。   通过一系列干预,孩子顺利下床,一周后康复出院。 “药物三分治,精神七分疗”。一个临床医生除了有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还应有广泛的心理学知识。[2]这样才能辨别清楚影响患者健康的真正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佟金花,陈天晓简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11(2):   [2] 王玉仙 浅谈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0(1):116    看了“学术论文该怎么写”的人还看: 大学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学术论文怎么写 个人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如何写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 如何写学术论文的格式 a("conten");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如何写学科论文范文

319 评论(12)

lmviolet

去找期刊社投稿发表,但是搜索的时候不见得很全面,投稿的信息也不会很完整,但是可以去壹品优刊网。
103 评论(11)

希沃嘻嘻

学科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92 评论(13)

rippcaiyc

为你梳理最详细的论文整体结构框架
11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