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有关痛苦的议论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9

我爱小黑哈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痛苦的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uzy

已采纳
苦难真的是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奋进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而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了,才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否则,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的值得汲取的财富! (选自《百柳·读者·文汇》)

有关痛苦的议论文

179 评论(11)

lwbicon

人一长大你会觉得变得很恐怖,很现实。在你还在读书的时候,你肯不会觉得自己会因为金钱什么的出卖自己的灵魂,但是在这个社会中你会自然地就想到这些,只有自己真正痛苦过,那就成长了。
193 评论(8)

lidan88513

痛苦的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仅是辛弃疾觉得少年在年少之时,是为了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甚至说在现在,这群少年仍然是被人们说做怀着不存在的忧愁而去强调落寞。  的确,少年看上去是永远不会感到忧愁的,幼年时,他有父母的呵护,少年时,他有师长的叮咛,青年时,他有朋友的相伴,直至成年都会有亲人的相濡以沫。但是,在生活中,实在是没有多少人感到不忧愁,毕竟抬头就可以看见巨大的中考堆满笑容的摆在他们面前,我想,少年是不可能没有后悔过这酸涩滋味的。  呆在父母身边 少年却冷寂的一句话也说不出 因为他知道一旦开了口 所后续的永远都只是不休的争吵 期望太高 爱太浓太厚 他们永远都可以理直气壮的对少年说 我们是最爱你的那一个 而少年不能 少年能做的只是要好一点 要再变得好一点 然后再好一点。对父母 少年在这个年龄实在是说不出什么 心里最多的台词也是 你能够对我对再好一些吗 可父母们的反应一定是 我他吗对你还不好吗 永远是无解的循环。少年觉得它贴切 但是 少年心里也明白 很少有父母在对你不好的同时又对别的孩子好 少年明白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就像少年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他们的爱一样 虽然他们带给他的痛苦可能大于快乐 但是少年始终明白 他们仍然始终是少年内心最原始的依赖,寄托。  花开又花落,再一位后桌因学业欠佳而留下空座,教室人数越来越少,不知不觉安安分分听长辈们老生常谈的悠闲日子已经离少年渐行渐远,不经意间,都走到了岔路口,又听人们常说,少年的一代是幸福的一代,拥有无数的选择与机会,可是,少年会不会因此乱了阵脚,漏过种种。到底是生活太无奈,还是少年太笨拙,为何其中所留有的只有浓墨。当心中那个迷途的少年第一次处在分别的末端,头一次选择中考,彼此三年、九年的玩伴就这样分道扬镳,我想这才最忧愁 因为少年们不知道他们会首次无可奈何地通向自己的生活 如风筝头一次被剪断了线 选择之后,将来会飘向哪里,会有什么 谁也不知道。  感受定是要去回忆的,学校和家庭凑足了整个少年的生活,我不知道该去何方追寻少年的过去,但我知道他的忧愁只会来源于它们。  常常,大人看见这些少年笑得太肆虐,便又贴上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标签,人们都以为只有人上了年龄,有了阅历才伤感怀旧,其实不然,少年永远没有办法拥有更多的天空 他只能在天空下睡去 醒来又沉醉 可是少年的忧伤太多 天空不够安慰 蝴蝶也不够 花儿也不够 大多数美的都不够 所以他只有忧愁 在现在与过去,在亲人和朋友的庇护下,总是安静稳妥的。这个时刻,少年最识愁,怀着或浅或深的伤感,来画下少年时代的句号。  少年的情结,永远都不会真的落实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因为我们明白,他只存在于我们内心,所感受生活滋味的种种忧愁所有。
16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