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w1EZUOW936
说明学位论文抄袭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个例。这不是澎湃新闻第一次爆出学位论文抄袭了。差不多是一年之前,澎湃新闻报道过《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连文末“致谢”都不放过》。学术圈子里的事情,本应该用圈子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约束,结果是被媒体率先发现并进行报道,我个人认为是一种耻辱。与之前爆出的很相似,也是抄袭论文与被抄袭论文的时间相隔较短。因此我猜测应该是查重时候,被抄袭的论文还没有录入。枪手很可能是利用这一点,重复使用论文达到盈利目的。问题出现了,希望能够及时、妥当的处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山东大学的后续处理中,包括了将所有拟毕业博士的论文送校外盲审。 
鞠川阳子之前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学生。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她于2009年10月1日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民营养老院的商业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与复旦大学签订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协议》——属“绝密”级论文。鞠川阳子说,按照学校要求,她将论文提交给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然而,2010年7月27日下午,她在网上搜索信息时发现,Google、Yahoo、Baidu等各大搜索引擎上都有中国知网、论文天下、经理人文库、管理资源网等网站销售(付费下载)该论文的链接。她才知道自己的保密论文被泄露并且被公开销售。据报道,事情发生后,鞠川阳子与复旦大学联系,复旦大学通过邮件的方式承认将她的论文出售给网站,目前已经撤下,但拒绝向作者道歉并作出解释。同时,校方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鞠川阳子是与学校图书馆签署的保密协议,而不是与学校保密办签协议。该事件发生后,复旦大学一时被推向风口浪尖。网络舆论纷纷为鞠川阳子声援,不少网友对复旦大学出售学生论文进行了指责。 有网友认为,无论是校方图书馆还是保密办,与研究生签署保密协议具有唯一性,不存在某一种协议的效力要服从于另一种,或者因为只签署了所谓效力较弱的图书馆保密协议,学校其他院部就可以将论文出售或另行利用。如果校方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成立,那么学校图书馆在明知自己没有充分授权代表学校签署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出面签订,是恶意欺诈。
没办法,很正常的事情,我见过得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只不过这次弄得有点大罢了……请大家不把这种非全日制博士或硕士当做什么了不起的学位,真的……很多导师之所以会收类似的在职学生,完全是为了做资源交换的。说的具体一点,有些国家政府部门手中握有很多关键的数据,对于很多研究者来说是极其珍贵的,然而这些部门自身的研究实力太过于一般,数据放那里要么不会用不会分析,要么就和外国人做PY交易,国内的学者想分点汤都不行。所以,一些国内教授就会提出,你们这些领导不是缺学位么,我让你轻松拿学位,你把你负责的这些数据给我用,你毕业了我们之间也就有了所谓的师生情,老师想学生帮点忙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然而,这样的师生情完全是不正常的,基于我的了解,很多时候,往往学生是这段师生关系的主导方,老师在长远利益的考虑下,不得不不断降低对该学生的毕业要求,学生就整天有恃无恐,快毕业了找个老师手下的全日制硕士博士代写个小论文或者挂名简直就是名正言顺的,大多数导师根本就没法管这样的学生。说实话有时我读到一些在职博士硕士的论文,写的真是连高年级本科生都不如,然而呢,毕业的顺顺利利风风光光,真的是风风光光,整个单位的人甚至都跟着弹冠相庆,我们这种全日制狗看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所以对于本事例这样的丑闻,大家是不能用正常的学术圈的所谓纪律和逻辑去批判的,在国内的学术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和权力影响之前,这种事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多说一句,国外其实也会这样,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这么看待复旦启动调查张文宏博士论文问题……学校已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