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indaaizhu
就围绕家庭教育模式(国内与国外教育模式的对比之类的,或者就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谈谈都可以) 
下面我列出一些,如你需要,以及更多留下你的email或给我消息,因为是pdf文件,等我发给你 1、有关"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德密 作者单位: 刊名: 辽宁教育 英文刊名: LIAONING EDUCATION 年/卷/期: 2002 / /6 栏目名称: 家庭教育 分类号: 关键词: 篇首正文: @@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多元化经济知识时代的需求和方向 2、传身教的魅力——刘少奇的家庭教育实践 英文标题: Charm of Teaching by Precept and Example——Liu Shaoqi's family educational practice 刊名: 党史纵横 英文刊名: OVER THE PARTY HISTORY 3、 关于新经济时代家庭教育的思考 《班主任》 2001 年第 10 期 4、论素质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5、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文教资料》 2006 年第 25 期 6、 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之我见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2 年第 1 期 7、家庭教育的新思维——《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评介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 年第 4 期
恩,你是不是应该去找下资料?找些关于教育的论文呗(创新教育研究)这类的我觉的你都可以去看看吧
才能来自勤奋,成就来自于勤奋,美好明天来自于勤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意思是说即时是天才也要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才会有成就。这就是勤奋人不断奋斗得出的至理名言。 爱迪生的话在他自己的身上更能体现出来。爱迪生幼时家境贫寒,做过报童、小贩,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自学成才,一生中有上千项发明。例如,在电气方面,当时世界上有许多人在研究电器来照明,但没有多大成效。爱迪生总结他人的经验,每天工作达十六个七个小时,历经数百次失败,终于在1887年研制成耐用的碳丝灯泡。他还发明了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的发明,证明了这是他不辞劳苦的奋斗得硕果。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不胜枚举,难道他们真的就是天才吗?难道他们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吗?不,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他们的才华是通过他们不辞劳苦所取得的。 比如,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他刚刚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次,他妈妈把刚教了他仅一天的字拿来考他。他满怀信心的回答了母亲的问题其实他也并非是天才,在这期间他通过反复的练习,甚至在寒冷的季节里他都不放过一分钟,睡觉前他还在他哥哥的胸口上做练习。这样之后他才记住了所有的字,其实在他超人的资质之后,更更多的是他契而不舍的精神和勤奋的汗水? 17 世纪时,英国 科学家牛顿长期的实验和数学计算,写出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的这一创举对后来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牛顿曾说:“我只不过对一件事情总是花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思考、去研究罢了。牛顿的创接举说明了他是天才吗?当然不是,这是他不断奋斗所得到的硕果。 18世纪以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无种问世》,这也证明了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吗?不,其实达尔文出生于医生世家,19岁进剑桥大学,屈从他父亲的意志攻读神学,但他的兴趣在于自然科学。22岁时,他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尔”号军航,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广泛考察了沿途饿地质,对貌;自然环境;动植物物种极其形态。收集制作了大量矿石和动植物标本,写下了大量的考察笔记。达尔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是由于他的长期辛勤劳动与艰苦努力的结晶。 种种事例表明,勤奋是我们成功的坚实根基。那么我们就应该站在前人的肩上来发展自己,只有根基扎实了,路才会平坦无坎。勤奋努力等于埋头苦干吗?我想不是这样,若是这样纵使我们怎样勤奋努力也是收不到成效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决勤奋,为失败找借口,我们应该为成功找方法。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只要我们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对正下药一定能取得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