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数学论文英文版怎么写初中生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6

LSX47401926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学论文英文版怎么写初中生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015良

已采纳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很简单的中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模型等。我们也把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统称为应用建模 。可以分五种模型来写。论文最好自己写,如果是参加竞赛的话从网上找的会被搜出来的这是某数学竞赛的建模论文要求,可以参考一下(一)、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建模论文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有意义的尝试,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由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现就每个部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题目题目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所以论文的题目一定要避免指代不清,表达不明的现象建议将论文所涉及的模型或所用的计算方式写入题目如“用概率方法计算商场打折与返券的实惠效应” 摘要摘要是论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摘要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叙述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思想如果你有一些创新的地方,一定要在摘要中说明进一步,必须把一些数值的结果放在摘要里面,例如:“我们的最终计算得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比返券的实惠率提高了23%”摘要应该最后书写在论文的其他部分还没有完成之前,你不应该书写摘要因为摘要是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只有将论文全部完成且把论文的体系罗列清楚后,才可写摘要摘要一般分三个部分用三句话表述整篇论文的中心第一句,用什么模型,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句,通过怎样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第三句,最后结果怎么样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也可以不写摘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文的写作中,正文应该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模型—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方式来逐渐进行的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该是清晰简短而选择模型和建立模型应该是目标明确、数据详实、公式合理、计算精确在正文写作中,应尽量不要用单纯的文字表述,尽量多地结合图表和数据,尽量多地使用科学语言,这会使得论文的层次上升 结论论文的结论集中表现了这篇论文的成果,可以说,只有论文的结论经得起推敲,论文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评价结论的书写应该注意用词准确,与正文所描述或论证的现象或数据保持绝对的统一并且一定要对结论进行自我点评,最好是能将结论推广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参考资料在论文中,如果使用了其他人的资料必须在论文后标明引用文章的作者、应用来源等信息(二)、建模论文的写作步骤 确定题目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设置论文题目最好是找一位或几位老师帮助安排研究课题在确定好课题后,应该写一个写作计划给指导老师看看,并征求他们对该计划的建议 开展科研课题去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观察有关的事件,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然后将前期所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组织在一起,进行论文的结构论证完成这些工作后,你应该要制定一个课题时间安排表,这样能保证书写论文的循序渐进记住在开始写论文后一定要不断地和老师、家长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家长斧正论文中出现的明显错误,并能提出一些更好的研究建议在论文写作结束以后,一定要得出结论记住,在论文的结果出来后,有可能得出的结果与假设并不相符,这个并不重要,不要强行改变结果来迎合假设只要你在论述过程中严格地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你的论文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最后,需要很好地写一份摘要摘要的字数应该是论文字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完成论文写作完整的论文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新鲜出炉了,完成论文后,一定要再看一遍自己的论文有没有错别字、计算错误、图形的移位或偏差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应该写上感谢的话,感谢帮助你完成这篇论文的所有人

数学论文英文版怎么写初中生

292 评论(10)

hob5909

国庆节中的一天,我和爸爸吃完午饭玩24。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我赢,爸爸说:“你有什么技巧?”我说: “巧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游戏方式简单易学,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巧算24点的游戏内容如下: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或3×8+(9—8)或(9—8÷8)×3等. “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给你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1.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0、11的运算特性求解.如3、4、4、8可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组成11×(5—4)+13=24等. 3.在有解的牌组中,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以下六种解法:(我们用a、b、c、d表示牌面上的四个数) ①(a—b)×(c+d) 如(10—4)×(2+2)=24等. ②(a+b)÷c×d 如(10+2)÷2×4=24等. ③(a-b÷c)×d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游戏时,同学们不妨按照上述方法试一试.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 不难看出,“巧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 爸爸说“真棒!我送你一个航模。” 看来,生活真离不开数学! 感悟数学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9²∏+6²∏=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15²∏=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296 评论(13)

stf_19940603

可以参考数学学习与研究,数理化学习,文理导航,中学教学参考等刊物,上面有很多论文,天之信期刊采编中心可发表
293 评论(8)

cht7458521

你遇见我就好了,我市参加过全国数学论文大赛的,三等奖第一你首先要选择你要研究的问题,尽量新鲜,自己发现的,可以是几何(最好是动态几何)、代数(尽量与规律相关,并且参与函数)。第二写你的想法怎样发展来的,三言两语介绍即可。第三你就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切入图形或数字,若是几何你就从线段长度、角度大小、面积改变等切入;若是代数你就从规律、实际应用切入。最后总结,一点一点的列条总结。对数学论文来说要有逻辑性,就像你通过文章来给别人讲解新知识,语言应通俗,平淡就行
289 评论(9)

拜新同16

密铺的学问 ��地砖的形状往往是正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我们还见过正六边形的地砖。无论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正六边形的地砖,都可以将一块地面的中间不留空隙、也不重叠地铺满,也就是密铺。还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可以密铺地面呢?同学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总是借助于画出的图形去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而得出结论。 ��其实用地砖铺地这一生活问题也有数学方面的道理,可以用数学中学到的圆周角是36O度这一知识从理论上分析、解决。 ��我们都知道,铺地时要把地面铺满,地砖与地砖之间就不能留有空隙。如果用的地砖是正方形,它的每个角都是直角,那么4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在公共顶点处的4个角,正好拼成一个36O度的周角。正六边形的每个角都是120度, 3个正六边形拼在一起时,在公共顶点上的3个角度数的和正好也是36O度。除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外,正三角形也能把地面密铺。因为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O度,6个正三角形拼在一起时,在公共顶点处的6个角的度数和正好是36O度。 ��正因为正方形、正六边形拼合以后,在公共顶点上几个角度数的和正好是36O度,这就保证了能把地面密铺,而且还比较美观。
20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