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中国建筑的特征论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6

铸剑深蓝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建筑的特征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ight2017

已采纳
《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是两篇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其中的科学思维方式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结合较紧,同时,学术性文章的写作思路本身也体现着科学思维方式。《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心思想: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可译性”,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表明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文法”、“词汇”,尊重这些法式才造就了世界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说“木叶”》是林庚写作的论述文章,收录在他的《唐诗综论》中。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福建省福州市所辖的县,位于闽江下游,人口61万,面积2136平方千米),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

中国建筑的特征论文

340 评论(11)

clares

一、 礼制(伦理规范、实用理性)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中国古代“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是与人和自然“亲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相一致的,中国人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神”大多为自然神,因而“‘以伦理代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讲究上下尊卑的礼制,在传统文化中是涵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范畴。中国古建筑的各个门类无不隐约地体现出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就“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是伦理的宗教化与审美化”。到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制度在社会各个方面更是发展到了极致。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作为代表性的建筑著作,规定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建筑工程“做法”,就是以伦理原则为最高文化思维尺度的。皇家园林建筑在对园中建筑进行精心布局设计的同时,还着意于建筑形象的 造景作用,通过单体建筑的外在形象来体现皇家的气派。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宫式,但苑中宫殿建筑又与城中有别。除了早期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部分皇家园林建筑外, 大多用灰瓦卷棚顶, 斗拱尺度和出檐深度较小, 侧脚和梁、柱的比例加大,屋顶呈现平缓的曲线,墙体厚重,各种雕饰中图案严谨、体形粗壮、装饰颜色。所有这些形成了皇家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此外,皇家园林中还有众多的园林建筑小品,如牌楼、华表、石狮等,它们对园林建筑整体风格的形成起着补充作用。
186 评论(10)

梦现33

青砖,带瓦,斜顶,,
23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