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long100
【摘要】 面对愈加严峻的国际能源市场形势,在我国能源生产难以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我国政府一方面号召全社会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支持力度,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快新能源开发,同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特征多样,无论是水能、风能还是太阳能,资源储量都十分丰富,但由于这些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西南、中南等非经济发达地区,加之新能源开发利用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回收期长等特点,造成我国新能源利用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利用率仍然较低。 随着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趋势的影响,新能源利用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必然导致新能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本世纪中期,无论国际上,还是我国,新能源必然成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有力替代品。对于企业来讲,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 目 录 Ⅰ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动向 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新能源开发 二、技术不断发展,但关键技术与国外仍有不小差距 三、农村水电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加 四、风力发电市场投资爆发式发展 Ⅱ 水能资源储备及开发利用情况 一、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及主要分布 (一)河流自然条件优越 (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三)水能资源可开发率为32% 二、水能发展现状 (一)水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占总装机容量比重略有下降 (二)水力发电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 三、小水电 (一)小水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发展最快的新能源利用领域 (二)小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1/3 (三)政府提供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小水电资源开发 Ⅲ 可开发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及利用现状 一、我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量及主要分布 二、风能发展现状 (一)风电累计装机量居世界第八位 (二)并网型风电机组发展中存在关键技术能力低、企业规模小等问题 (三)离网型风电机组发展中存在问题 三、世界风能发展趋势 (一)单机大型化 (二)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提高 (三)实行规模化开发 Ⅳ 生物质能资源量及开发情况 一、我国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量及主要分布 二、生物质能发展利用现状 (一)秸秆利用效率低 (二)森林能源利用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三)禽畜粪便资源量大 (四)城镇生活垃圾逐年增加 三、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 四、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前景展望 (一)2050年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可开发量接近10亿tce (二)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将为我国石油安全提高强有力的支持 Ⅴ 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一、我国可开发的太阳能资源量 二、太阳能发展利用现状 (一)太阳能热水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三、我国太阳能发展前景展望 (一)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发电装机将得到较快发展 (二)太阳热水器利用仍将高速发展 (三)太阳房及其它太阳能热利用速度加快 Ⅵ 其他 一、地热能 (一)我国地热能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二)我国地热能开发预测 二、海洋能 (一)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可利用量较大 (二)未来几年海洋能利用仍将以潮汐电站建设为主 
有招编辑部这边做过类似的文章通过的哦,小编全程 免费 提供专业写作思路和构建框架, 在线构题辅导,这样能更准确的解决同学的问题哦,望采纳哦,,麻烦同学了。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秸秆和薪柴为主,但存在着商品能源消费城乡差距较大、地域差异显著等问题。分析表明,商品能源无法满足中国农村能源发展需求。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生物质能。为促进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建议采取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消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障碍,加大资金投人力度,多能互补开发农村能源,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关健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趋势,可再生能源引言农村能源是指农村地区的能源,包括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主要是当地的可再生能源)仁’〕。实际上,农村能源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发达,很少获得商品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当地生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6年乡村人口总数达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0%图,农村能源关系到全国1/2以上人口的生活用能供应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搞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中国农村能源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农村能源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2007年度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趋势、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截至2007年底,全国省柴节煤灶保有量5亿户,节能炉3471万户,节能炕2024万铺;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总数已经达到了2650万户;太阳热水器保有量达4300万米2,太阳灶保有量112万台;已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734处,建立了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示范点,为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l)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t稳步增加与20。。年相比,2。。7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1%,年均增长率为。%,低于全国同期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呈稳步增长态势(图1)。其中,商品能源增加了6%,年均增长率为7%;非商品能源增加了4%,年均增长率为4环。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费中,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与2000年相比,2007年增长了5%,年均增长率为0%。其次为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分别增长了5%和0%,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和8%。而煤油消费呈负增长,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7%,年增长率为一2%(图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2)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秸秆和薪桨为主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3%,薪柴占10%,煤占08%,电力占47%,沼气占21%,液化石油气占71%(图3)。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为主,大部分用于炊事和取暖之用,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秸秆、薪柴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造成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能。
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轻污染等传统燃油汽车不可比拟的优点,可以改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并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持续的扶持引领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国从“十五规划”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组织实施了“十五期间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开发汽车整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期间推出了26项国家标准,累计796项国内外专利,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公共平台技术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整车、电池、电机测试平台。整车技术方面,实现了纯电动汽车续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电池轿车采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平台技术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电动化底盘、整车控制等三大系统的应用和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氢气安全性、整车燃料经济性等三大技术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空间小、投资风险大、技术研发期长、投资回报慢,在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整车生产、推广、充电设施建设和动力电池研发和运营方面持续获得政府帮助。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发展,2014年接连出台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为主,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和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2016年中国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共277项。2017年政府又颁发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关政策更加健全,技术研发制度更加成熟,市场发展稳定有序。基于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建设工业强国的考虑,新能源汽车未来仍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而技术发展落后和充电设施欠缺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障碍,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离不开政府扶持。在建设低碳、节能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必将拉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生物质能、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 ~ 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 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增长得都要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 ~ 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