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7

peterchen8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山东省概况及发展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atedge

已采纳
在资源性条件中,水资源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最关键的一种资源,因为山东全省年降水量平均只有600多毫米,通过山东北部入海的黄河地表水流量也在日益减少,而今后人口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增加。山东省的基本水资源概况山东省地表水资源主要有黄河及沂、沭、汶、泗4个水系。山东及邻区基本水资源量情况见表4。(据《中国水资源公报》,1997及2005)表4 山东及环渤海其他地区水资源对照(1997年及2005年)(据《中国水资源公报》)除黄河干流外,其他主要发育于山东省的河流,密切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影响,不同频率的年降水量对地表的水资源量影响明显,与多年均值相比,相差数量是很大的(表5)。表5 山东半岛地区8个城市年降水量计算成果注:Cs为偏差系数;Cv为变差系数。(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特征值见表6。表6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表水资源总量特征值(山东省水利厅)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下水资源概况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分布在平原地区,此外是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裂隙管道流水,还有火成岩、变质岩地区裂隙地下水及其他碎屑沉积岩的裂隙地下水。山东省及环渤海其他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对照见表7,各地人均水资源量对照见表8。表 7 山东及环渤海其他地区地下水资源对照 ( 1997 年)( 卢耀如,2002)表 8 山东及环渤海其他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对照 ( 1997 年)(卢耀如,2002)人口以2000年人口普查为准,所以水资源量也以相近时间1997年进行计算,当时山东省降雨相对少而干旱。1997年,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5m3/a,除了河南之外,比环渤海的津、冀、京地区都高;2005年,山东全省人口为9248万人,水资源总量为9×108m3/a,由于连续两年为丰水年,人均水资源量达71m3/a;反映出水资源量变化很大。但是,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195~71m3/a的数值,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1700m3/a相比,仍属缺水的地区。所以,山东和其他环渤海地区一样,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济南、淄博、潍坊、东营4市,与岩溶地下水资源都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鲁中南山区的岩溶水资源,对周边城市有明显影响。鲁中南山地和环渤海其他地区岩溶水情况的对比见表9。表9 鲁中南及华北其他地区岩溶水资源对比(据陈鸿汉(2000)资料)作为鲁中南山地而言,虽然尚存剩余的67×108m3/a水资源,实际上已经是超采了,如考虑生态流量系数QE,则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式中:QE———水资源生态流量系数,%;QT———总岩溶水资源量,m3/a;Qd———开采岩溶水资源量,m3/a。通常情况下,QE值应为>60%,以总岩溶水资源量为74×108m3/a计,应当有44×108m3/a的岩溶水资源量向下游排泄,以维护当地及下游的生态需求,而目前只剩67×108m3/a,则已超采了14×108m3/a的岩溶水资源量。山东省地下水资源量虽然1997年据山东省地矿部门统计有36×108m3/a,但是目前计算天然补给的资源量只有84×108m3/a,其中淡水可开采资源量只有13×108m3/a。另外,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中,除有淡水29×108m3/a之外,尚有微咸水1×108m3/a,半咸水35×108m3/a,共74×108m3/a,这情况表明,山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在急剧减少,相应也引起了更多环境问题。山东半岛城市群地下水资源以水文地质分区来综合考虑其资源量及开发利用较为妥当,因为一个城市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方式应当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相协调,应当从地下水系统来考虑。例如鲁中南山地,应以岩溶水系统作为评价的基础。山东半岛地区地下水资源径流模数,与地表及岩性具有密切关系,岩溶山区可达(25~30)×104m3/km2·a;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山区裂隙性地下水径流模数为(8~10)×104m3/km2·a,在胶莱大沽山区,只有(5~8)×104m3/km2·a;平原区孔隙性地下水的径流模数一般为(15~20)×104m3/km2·a。2000年,山东半岛8个城市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10。表10 山东半岛各城市地下水资源量(2000年) (矿化度≤2g/L)(山东省地矿局)山东省水资源主要供水源消耗用水结构山东省主要水资源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它们构成主要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严格地讲,地表水资源统计中不能把过境大河流的流量计算在内,山东省水资源中还有引黄河水这项内容,以及南水北调水源、海水淡化的水源。1998~2005年,山东半岛实际消耗水资源的水源结构情况是:地表水37%,地下水45%,引黄河水16%,其他2%,表明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占总水资源利用量的近一半,“其他2%”来源主要有污水处理后的二次水源及海水淡化的水源。目前,污水利用量分别只占1998年和2003年平均总供水量28×108m3/a中的96×108m3/a和93×108m3/a。山东半岛2005年供水结构见图12。山东半岛1998~2005年供用水量对比见图13。图12 2005年山东半岛实际供水水源结构(据《水资源公报》)图13 1998~2005年山东半岛实际供用水量对比(据《水资源公报》)山东半岛地区水消耗结构与其他地区一样,包括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用水。山东半岛1998~2003年历年实际用水量为(7~0)×108m3/a,平均是:农业方面95×108m3/a(农田灌溉02×108m3/a,林牧渔93×108m3/a),工业方面31×108m3/a,生活用水共19×108m3/a(城镇生活32×108m3/a,农村生活87×108m3/a),总平均用水量为46×108m3/a。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200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下水开采情况列于表11。表1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及用水情况对照(山东省地矿局)水资源量受气候条件控制出现旱涝现象山东半岛处在渤海、黄海的海岸带,全年降水量只有600多毫米,受大气候变化特别是季风的影响,因而降雨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均匀的,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雨季多集中于6~8月份,这个时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而冬、春季节少雨干旱,降雨量多数只占全年降水量的20%~30%。当然,一般常年的干旱,对农业及居民生活会有影响,但危害尚小些,如遇上其他气候条件的异常现象,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其危害性就大了,因此,山东半岛地区也经常出现较大的洪涝和干旱现象。根据有关历史记载,以济南、临沂及菏泽3个地区资料为据,500多年来,山东半岛出现的旱涝情况见表12。表12 山东主要地区旱涝统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981)表12 中的计算依据为:式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月多年平均降水量;Ri———逐年5~9月份降水量;σ———标准差。从表12可看出,500多年来,山东半岛济南、临沂及菏泽地区,一般正常年份占28%~30%,旱灾占30%~40%,涝灾占30%~35%,就是说3年中,只有一年正常,其余是平均一年旱、一年涝。山东半岛地表水可供水量,P=50%时为67×108m3/a,P=75%时为90×108m3/a,P=95%时为89×108m3/a。仅依靠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已不能满足目前对水资源的需求,地下水也已大量开采,黄河水已是主要沿河城市多年引用水源。根据前面论述,山东半岛地区在地表水资源减少的年份,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也会受到限制,当地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更加严重。综上所述,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水资源性缺乏是一个客观的现象。水污染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表水水质有重硫酸盐类型、氯化物型,分布最广的是重碳酸盐钠类型水,这与滨海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关。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表水化学类型见表13,不同水质分布面积见表14。表 13 山东半岛 8 个城市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分布面积统计续表(山东省环保局)表14 山东半岛地表水调查不同水质的分布情况从水质上看,最主要的是碳酸盐类,占92%,而Cl-Na型水质分布面积虽然不多,只占08%,但主要在东营、烟台和青岛等沿海地带,对滨海地带的环境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水库的水质,1976~1980年主要是重碳酸盐类型水,其中以HCO3-Ca型水为主,也有HCO3-Mg型水,但马尚水库有SO4-Ca型水,反映水质污染是严重的。2000~2004年,出现SO4-Na水的比例增大,如阎家山水库、藏格庄水库、马尚水库、南村水库、太河水库、黄台挤水库、福山水库,王屋水库为SO4-Ca型水,此外,还出现Cl-Na型水,如羊角沟水库、闸子闸水库、团旺水库、峡山水库、九台水库、白免丘水库等,米山水库有氯化钙型水。通过对比可看出,原先只有阎家山(氯化钙型水)和羊角沟(氯化钠型水)这两个水库的水质不良,占统计的28座水库的1%,至2004年,硫酸盐型水库有7座,占统计的28座水库的25%,而氯化型水质水库有8座,占28座水库的9%。这些数据表明,10多年的时间内,这些水库的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湖泊以总磷、总氮、叶绿素、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为主要水质评判项目。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质为标准,在8个城市的地表河水中,济南、东营的河流超标率达100%,青岛为5%,日照最少,也达3%。8个城市的全年、汛期、非汛期评价河段超Ⅲ类水质的超标率见图14。图14 8个城市地表河水超Ⅲ类水质的河流数量超标率在水库水中,济南有1座水库,库水全年都是Ⅴ类和劣Ⅴ类水质;青岛有10水库,全年、汛期及排汛期有4座水质在Ⅳ、Ⅴ类;日照1座水库水质在Ⅲ类之下;威海2座水库,一座水质为Ⅳ类;潍坊10座水库,水质在Ⅳ类水以上的有3座;烟台7座水库,有6座以上为Ⅳ类水;淄博2座水库,有1座水库水质在Ⅳ类以上。8个城市共33座水库中,全年有7座水质在Ⅳ类以上,汛期有1座在Ⅳ类以上,非汛期有10座在Ⅳ类水质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水库水质的污染是严重的。山东半岛地区,根据地矿及环保部门对地下水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分、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氮、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铬、铅等项目的检测,表明地下水的水质也已受到污染威胁,8个城市地下水质中主要成分超标率及最大超标倍数见表15。表15 8个城市地下水主要成分超标率及最大超标倍数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平原区地下水监测井有67口,山丘区有100口,水质类型见表16。表16 山东半岛城市群水质类型综合(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平原区地矿部门负责的地下水中,Ⅳ类和Ⅴ类地下水的监测井数占总监测井数的2%,山丘区占67%。这些数据表明,山丘区地下水水质比平原区稍好些,但地下水水质不良,已有严重污染的占2%和67%,已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据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资料,将山东半岛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列于表17。上述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表明,山东半岛地区不仅水资源数量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水质在恶化。目前山东半岛地区,污水处理厂总能力为5×104t/d,多是二级处理,而山东半岛实际供水量为46×108m3/a,则每日供水量为6×104m3/d,污水处理量只占用水总量的7%。表1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下水污染状况统计 单位:km2

山东省概况及发展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331 评论(12)

爬月亮的人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14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