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作物生产技术论文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7

wangmiao198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作物生产技术论文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hoenix_hzm

已采纳
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大斑病,褐斑病,粗缩病,苗枯病,还有纹枯病等等,首先就是要注意种植的环境温度,也应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及时使用农药和化肥,还有就是要使用杀虫剂杀菌剂,要做好通风的工作。

作物生产技术论文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286 评论(9)

15735172153

会出现的这些病虫害就是,猝倒病,大斑病,苗枯病,病毒病。想要预防这些病虫害,那么就要加强对玉米的管理,就要对玉米进行防控。
217 评论(9)

冬瓜90

选择优质品种,在种植前要给种子消毒,物理防治,化学预防,进行周期管理。
136 评论(14)

ugjems824

回答 您好,玉米育种防治病害虫: 玉米螟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会钻孔玉米叶子, 之后便进入到玉米苗的心叶上, 给玉米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在玉米螟的防治过程中, 应对玉米螟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进行充分的掌握, 在玉米螟高发季节采取人工的方法。同时, 还可以利用天敌防治, 培养玉米螟的天敌, 如赤眼蜂等。选择具有较高抗性的玉米品种, 并定期对其喷施药物。 大斑病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部位为玉米下部的叶片, 叶片会因大斑病的侵染出现萎蔫, 严重时会蔓延整个叶片, 致使叶片死亡, 而包叶或叶鞘受到感染后会影响到玉米籽粒质量。所以, 要想控制病菌发展, 以免再次侵染, 应将基本已经受到病菌感染的叶片摘除并销毁掉, 同时还可以喷洒百菌清和多菌灵等药剂。瘤黑粉瘤黑粉是玉米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 主要发生在玉米穗、秆、叶等部位。产生瘤黑粉病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施用过量的氮肥, 致使玉米只长茎秆不长果实, 植株组织变软;第二, 因为瘤黑粉病菌可以在*壤越冬, 而连作会提供给病菌良好的寄主, 进而使病菌的数量增加;第三, 不恰当或不及时的处理病菌也会致使玉米植株再一次受到病菌的侵染, 所以, 为了使瘤黑粉病菌的侵染得到有效控制, 将病菌的基数减少, 应使用种衣剂对种子包衣, 同时还应尽可能防止过量使用氮肥, 采用*地深翻的方式,合理轮作, 及时有效处理已经感染上瘤黑粉的植株。
238 评论(14)

kohpinwai

玉米是目前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栽培作物之一,玉米的经济价值比较高,除了当做粮食,其秸秆还可以用于火力发电等等。病虫害一直是威胁玉米甚至整个粮食作物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治玉米的病虫害对于保证玉米作物的产量意义重大。从技术上来讲,防治的方法主要有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而玉米病虫害的类型主要有大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玉米螟以及蚜虫。玉米的生长过程受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影响明显,也较容易感染疾病或受害虫侵蚀。据统计,我国已发现了多达10种以上的玉米病虫害种类,在这之中,大斑病、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是主要的病害,玉米螟和蚜虫是主要的虫害。玉米在受不同种类病虫害影响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相同。例如,大斑病会使玉米的叶片枯萎,而玉米螟会使玉米的茎出现很多孔洞。第一,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注意其抗病性,另外,尽量选择多品种混种,一旦出现此病也好降低损失;第二,轮作倒茬;第三,避开大斑病发作的高峰期,选择合适的时机播种,要做好除草和施肥工作,每株植物都摘去2片底部叶片以降低农田湿度;第四,喷洒药剂,如果发现玉米有出现大斑病的迹象,可喷洒一定浓度的药剂,药剂品种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以及苯菌灵乳油等。最好的方法依然是选择抗此病品种的植株,并尽量选择多品种植株进行栽种,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轮作倒茬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防治此病还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将有丝黑穗病倾向或已经感染丝黑穗病的植株连根拔除,并用药剂清扫周围土壤,以防此病落入土地。而防治此病的药剂主要有秀宁类可湿性粉剂、五氯硝基苯等等。当然,通过种衣剂也可有效防治此病。
147 评论(8)

liuxingyu925

种植玉米时的病害主要是丝黑穗病和倒伏,选择可以抵抗这样病害的品种,苗期防治地老虎和地下害虫,灌浆期红蜘蛛和蚜虫。都有相应的用药,去农药经销处购买时说清楚病害情况就会为你选择好药品。
241 评论(8)

shmily-up

玉米在种植时常见的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铁甲虫、螟虫等。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防治玉米虫害。
3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