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德国大学毕业论文难度大吗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3

feng-yr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德国大学毕业论文难度大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tlcylmk

已采纳
德国大学的毕业率是平均30%学医的毕业是很难,你学工商管理还算好一点。教授嘛,有的是很变态,但不是所有。大部分还是很好的。平时跟教授搞好关系,他应该不会太为难你。当然,你的成绩必须过得去。要在德国大学毕业确实比中国要难的多。但是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还要注意1点,不要光学学校的东西,结合平常的生活。比如新闻,报纸。切忌千万别临时抱佛脚。平时一定要学扎实。考试才会有希望。还有很多是等你学了以后才会自己领悟到的。祝你好运~~~!

德国大学毕业论文难度大吗

162 评论(11)

清晨的山茶花

其工程课程由工程学院提供,在授课型工程硕士课程方面,目前主要设置以下11个专业:航空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和环境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机电工程;采矿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海事工程;石油工程。阿德雷德大学工程硕士课程申请:阿德雷德大学工程硕士课程的学历及均分要求:中国211大学学士学位:四年算术平均分至少为75分中国非211大学学士学位:四年算术平均分至少为80分阿得雷德大学工程硕士课程的入学IELTS要求:直接入读硕士课程的IELTS要求为平均分不低于0分,写作和口语单项不低于6分,阅读和听力单项不低于5分。如果IELTS分数未达到此要求,可选择在入读硕士课程前加读Pre-Enrollment English Program(PEP)。该课程为直升英文课程(顺利完成该课程无需再考IELTS即可入读硕士课程)。开学日期:2月和7月学费:30500澳币/年。
321 评论(9)

liujiejiayou

德国留学在短时间想毕业的确很难,每个导师每年只允许一部分学生毕业,但是含金量是相当的高,而且他们一直都是本硕连读的,最近几年才分开的,而且据我们老师说博士毕业更难,需要更多的时间
355 评论(8)

happybaby22

常常听到还没来德国或者刚来德国没多久的小伙伴问,都说德国考试难毕业难,到底怎么个难法呀?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我就给大家八一八德国大学的上课考试毕业那些事儿。在这之前,我们首先来谈谈德语。语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语言在德国学习和生活,第一关就是语言关。即便是在国内学过一两年德语、德福已过的同学,刚过来的时候也通常都有一个感觉:“德国人都在说什么,德语妥妥被虐了……”毕竟我们之前没有在德语的语言环境中沉浸过,现在突然上战场,大脑和耳朵都还没有建立起足够高效的处理机制。犹记得我来德国一年后,带着新来的弟弟妹妹们去办各种繁杂手续,和德国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出来之后问学弟学妹,刚才听懂了吗?大家摇摇头。我就鼓励他们说,没关系,一开始来都这样,一年后,甚至一年都不要,你们就能和德国人自由交流了。另一个好友也跟我分享过语言的进步,他刚来德国的时候,坐公交或火车,听到德国人在聊天,可是听不懂说什么,也就当背景噪音了。逐渐逐渐他可以稍微听懂一些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听懂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语言环境之中,我们每天都会“被迫”说德语,语言水平一定会有提升。如果再有正确的反馈机制,提升的速度还可以加快。这个机制建立在熟悉语法和拥有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之上,在自己说出句子之后,如果感觉说得不太对,或者德国人好心地纠正,那就尽可能把错误记下来,有空的时候查阅一下,确定正确的表达。即已经过了德福或者DSH,也不要停止学习德语,而且为了学习不那么枯燥,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我会每天早上听Deutschlandradio的新闻,用广播或手机上的播客都可以;我去书店买了一本德语儿童读物,看得津津有味,遇到生词和不熟悉的表达就查词典(纸质版或电子词典或杜登网络版de都可以);在iBooks里也下载了一些免费的德语版世界名著,配合手机上的词典,阅读非常方便;有时还看看德语版电影和剧集。如此长期坚持,必有成效。学习计划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大课Vorlesung,实践Labormodul,实习Pflichtpraktikum,讨论课Seminar,小论文 Studienarbeit,大论文Bachelorarbeit/Masterarbeit等,不同学校的设置和名称可能会不同。通常在入学后会拿到一份学习计划Studienplan,需要自己根据专业要求和课程目录Modulhandbuch来选择自己的模块,并且考虑在各个学期之间的分配。一般不建议在第一个学期就选择太多课程,毕竟还处在适应阶段;后面的学期也不建议选择超过7门课程,不然考试月可能会比较痛苦。我自己则是把这两条都打破了,在第一个学期就选了7门课加包含5个试验的实践模块,课是一个月内考完,甚至遇到了同一个星期的周一、周二和周四各有一门考试的“盛况”。还好最后成绩不错,三个1,0,两个1,3和两个2,0,试验拿了1,7。另外,学习计划是可以更改的,替换掉自己不喜欢的或者成绩不理想的课程。大课Vorlesung在学习中占的比重最高,一般会达到50%以上。通常是上百人在阶梯教室里聆听教授的授课。有的课程会在每节课开始前发放当节的课件,有的则是在第一节课就发放整个学期。如果是前者,需要注重复习工作,消化上课学到的知识。如果是后者,需要注重预习工作,有助于在课堂上跟上教授的思路。一般看着课件听教授讲课并不是很难懂,教授的语速也不会很快。不过有德国学生提问时,学生和教授的语速都会超快,导致我们中国学生既听不懂问题是什么,也听不懂回答了什么。回答完毕后,教授的语速会恢复正常……大课通常还有练习课,由助教来上,讲解习题。练习课不要缺课,做题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考试的模拟。考试的题型很有可能和练习课的题目一致。上课之外,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当然是在图书馆里埋头学习。以我们中国学生的勤奋,不会比德国学生差的,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在选课时,我常常会收到学弟学妹的提问,哪些课比较好过呀,哪些课比较轻松呀。有这个想法很正常,但我还是要说,不要看什么好过不好过,你对哪门课感兴趣,你就去上。我们学校的一门发动机课,上来就发了两百多页的课件,吓跑了很多学生,但是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坚持了下来,最后成绩都不错。还有一门声学的课,是学长学姐口中的“杀手课”,但我们三个中国同学义无反顾地去上了,全过。所以,过不过,是看你是否喜欢、是否努力。试验可能有的学校没有,我们学校要求做5个试验,每个都要交试验报告。试验分组进行,建议不要中国学生扎堆建组,会很吃亏。和德国人一组,既锻炼德语,又能保证试验报告的质量,毕竟人家母语写出来的,表达上会比我们好很多。组内同学确定好每人写哪个部分,最后由一个德国同学统稿。试验报告的写作,也是为后面的论文写作打下一个基础。考试对中国学生来说,在德国考试是“苦逼”的。一是因为语言障碍,人家德国人花30秒读题,我们可能要花3分钟,而且第一遍还没看懂,要再读第二遍。德国人作答起来奋笔疾书,我们则是“字斟句酌”慢慢悠悠。曾经在一个暑期班中和德国学生一起参加政经考试,全是论述题,我绞尽脑汁写了两页A4纸交了上去,瞥了一眼旁边的德国同学,满满八页A4纸,给跪了……虽说政经不是我的专业,但是这个反差也太大了。二是因为考试时间,夏季学期的考试在7-9月,最热的季节,国内的暑假……冬季学期的考试在1-3月,春节啊春节……看着国内同学或者是德国考完试的同学兴高采烈晒美食晒美景晒美人,我们却要默默背起书包走进图书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是!但是!我依然要说,咱们要有信心!我们中国学生的勤奋,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只要肯下工夫,没有过不了的考试。我们的德语水平也一直在提升。对于工科专业,解题更不用怕,我们在国内打下的基础比德国学生好很多。考试前问助教或德国同学有没有往年的考试题Altklausur,虽说题型不一定完全一样,但作为练习和模拟是极好的。考试中不慌不忙,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目,然后就大胆地写,不用纠结语法是否百分之百正确,关键是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奔跑吧,兄弟!论文论文要尽早开始找,因为和老师的沟通及面试会持续一段时间。开始写作之后,和老师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自己做的是在正确的轨道上。有人会边做边写,有人则是先把内容都做完了再最后集中写作,需要自己把握好。写作时,推荐多多查阅杜登网络版de,每个词下面都有它的用法,是极好的参考。杜登上还有文本检查Textprafung,免费版每次最多复制粘贴800个字符,能检查出来拼写和语法错误。论文完成之后,可以请德国同学审阅,付费的话一般是一百多欧。我的小论文是请一位德国好友帮忙看的,大论文则是企业导师帮忙审阅的,运气不错。小论文及其答辩拿了1,7,大论文1,0,答辩1,3。如果是在企业写论文,需要考虑好学校研究所这边是否愿意接收外部论文。在学校找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万不可小看。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推荐去企业,一来接触实践,二来充实履历,三来有工资拿。毕业上述所有模块都完成之后,就终于迎来毕业啦。其实,把毕业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之后,也并没有那么难,对不对?“江湖传言”德国毕业很难,有语言的因素,和德国考试不能“水过”有关,也有高校的课程通过率确实低(不过,德国人也照样挂科呢!)。但还是那句话,要有信心,一年年的,那么多中国学生都毕业了。对模块各个击破,按部就班,一般本科和硕士分别可以在3-4年内完成(博士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
180 评论(10)

王绿静

我是亚琛工业大学diplom毕业的,专业经济工程。diplom学制很长,也难,国内高中醉心于其他,上了大专,去德国从头开始。德国的学习和国内的学习差别很大,和大专的差别更大,课程自己选,考试自己注册,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所以一个学期你去上什么课,考几门课,拿几个学分,都由自己决定。但是自由不代表轻松,借用现在流行的话“律给我自由”,自由需要超越一般的自律来实现。学生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己排课表,自己安排实验时间,总而言之,自己安排自己,学校给你的是学习条件,怎么学靠你自己,你可以一天从8点开始给自己安排课和讲习再加实验直到7点,或者只安排一堂45分钟的小作业,或者你安排了课可以都不去,在家想干嘛干嘛,没人管你,你也可以一学期考8门课,整个假期都在考试(亚琛的考试基本都在假期),你也可以一个学期只考1-2门,或者一门不考,除了你自己觉的良心不安,没人会说什么。所以在德国的大学,一直赖着不毕业的很多,当然现在学制改革后应该不是这样了。难度的话,德国的学校都是很难毕业的,毕竟制度都是差不多。举例来说亚琛的德语diplom学制规定,同一门课,每个学生可以参加三次考试,考试通过率一般都在30%到45%之间,根据所有参加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设置通过分数线,所以不存在预设的“及格线“,保证通过率不会很高,这是学校对教授的要求。一门课,三次考试,几率上第三次是可以过的。如果不过的话,还有一次口试机会,教授会与你面谈,问你问题,视回答决定你的生死,为什么我说生死呢,因为如果最后一次口试机会你也没把握住的话,那么你就不可以继续在这个专业学习,同时也不能在德国同等级别的其它大学继续学习这个专业,也就是说只能换其它专业或者去低级别的Fachhochschule(应用大学)学习同专业。为什么说亚琛是特别难呢,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曾经有一年有一门课考试的不通过率是100%,我的朋友在教学楼的厕所看到两个德国学生抱着哭,应该是第三次机会了,这门课本来就是公认的杀手课很难,很多人都考了不止一次,照样给100%的不通过率,因为教授认为你们都不合格,回去重学。说三次没过,不是还有一次口试机会么,我的舍友参加过一次口试,当时一起进去和教授谈心的有4人,教授问问题,挨个回答,或者谁会谁答,留下2人,淘汰2人,这种压力,呵呵,不过后来他们英语交换生的口试,居然只要回答几个很nice的问题,补足没达到及格线(没错他们有及格线)所缺的分数就可以通过了,真是掏钱和不掏钱的区别。所以亚琛工程类专业每年大概有50%的学生转学或被淘汰也不足为奇了。其实在亚琛的学习给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带来的主要是自我规划,自我实现的能力,不只是学习上的,更有独立生活上的,包括租房、交友、打工、跑各种机构,找实习找工作等等等等。所以,亚琛很难,但是只要你撑下来了,就是终身的财富。
343 评论(14)

山南水北123

德国大学教育一直以宽进严出著称,应该说世界上最难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国家恐怕非德国莫属。来德国和准备来德国的同学,要提前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不要急着想毕业,而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上好每堂课,认真做好每个报告。虽说在德国读书的压力比其他国家要大很多,但留学费用相对于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却要便宜很多,一年约在10万人民币左右。在德国,每所大学毕业都有一定的难度,就连德国人也是一样。当然这里提到的毕业难并不是一概而论,也要看具体到哪所大学,以机械专业为例,如果选择亚琛工大真的是很难,但是一般的fh或者不出名的学校,相对来说就较好毕业。
145 评论(13)

lovenn1314

差不多,德国教育很严格的。去的第一年基本在读语言预科,如果不过关是上不了大学的。认识一个高中同学去德国的,读了六年语言还没过关,就回来了,当然连大学门槛都没进去过。。
29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