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敦煌历史与文化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初中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8

youthfield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敦煌历史与文化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初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cyzyp

已采纳
一、曾经的敦煌敦煌,这个地处大西北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的地方,起先不过是一小片被沙漠戈壁包围的绿洲(也称"沙洲")。远在夏商时期,敦煌的名字叫瓜州,定居着以羌戎族为主的游牧民族。战国时,大月氏人迁移过来,一家独大。到了西汉,随着匈奴人的入侵,大月氏人被赶跑。匈奴人便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占领敦煌,在此扎根。张骞出使西域后,作为必经之地的敦煌,便出现在张骞的报告中。于是,有了"敦煌"的最早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从此,有"咽喉锁钥"之称的敦煌进入了大汉朝的视野。"敦煌"一词,意即盛大辉煌的意思。语出《汉书》:"敦,大也。煌,盛也。"在汉武帝开疆拓土下,敦煌郡于公元前111年正式设置。后来,在敦煌修筑了长城,峰燧,还建造了玉门关和阳关两大关隘,中西贸易得以顺畅往来。无论是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还是中原的丝绸、瓷器及当地的粮食,都可以云集于敦煌中转。由此,敦煌商贸繁盛的名气更加凸现,渐渐成为大西北响当当的一张贸易名片。随着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在此交汇,敦煌一时"华戎所交",发展成"一大都会",渐渐有了世界四大古文明汇流中心的地位。"敦煌"这一小片沙洲,便从狭小的疆域慢慢延展为辽阔之地。到汉代时,已辖6县区域,西至阳关,东到玉门,北达哈密,南连柴达木。(敦煌飞天)到前凉时期,敦煌改为"沙州",李暠以此为国都,建立西凉国,"敦煌"又有了凉州文化这张名片。到十六国时期,相对稳定的敦煌又融入来此避难的佛家子弟,于是催生出厚重的佛教文化。译经大师竺法护、学习印度佛法的宋云、佛学大师法显、鸠摩罗什等都曾在敦煌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到了隋朝,敦煌县正式设置,鸣沙山一带统统划入后,南北汉文化在敦煌更加融透。元朝时期,敦煌升格为沙州路,明朝改为沙州卫,到清朝乾隆年间,复改为敦煌县。荒原之上的敦煌,就这样历经千年的历史沿革,早已把蕴含的多元文化刻成了不朽。二、如今的敦煌1986年,敦煌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敦煌撤县设市后,便成为县级敦煌市。如今的敦煌,隶属甘肃酒泉,响亮的名字更加如雷贯耳,传承的四大古文明及中西文化更加引人注目。如今的敦煌,连接着河西走廊与新疆,北靠天山,南通祁连山,玉门关和阳关分别扼守着北上南下的交通要害,成为西北边陲最抢眼的自带光芒之地。难怪唐朝诗人早已对敦煌情有独钟,曾赋诗深情赞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阳关曲)截止2018年,敦煌市实现GDP近百亿,接待国内外游客10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高达115亿元。现辖9个镇,1个农场,1个基地。全市常住人口近20万人,国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不过,敦煌的绿洲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仅占4、5%,大部分区域其实是沙漠戈壁,连同有名的鸣沙山、月牙泉和"敦煌八景"(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等等景点,成了如今敦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三、敦煌石窟与敦煌璧画"十六国"时期,随着佛教东传,敦煌的佛学随之空前发展,渐渐成为河西走廊的中心。到了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凿开第一抔黄土,始建敦煌石窟供佛,敦煌莫高窟为之诞生,历经生生不息的千年拓展而形成宏大空前的规模,成了敦煌的一大地标。1900年,主持敦煌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无意间发现装满经卷的藏经洞,把敦煌石窟千年的文化传承回溯到悠悠的漫长岁月。还是北魏统一北方后,河西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百姓安居乐业,助推了敦煌的佛学发展。在乐樽和尚推开敦煌石窟大门后,紧接着13个莫高窟洞窟相继开凿。到了隋朝,崇信佛教的隋文帝在敦煌县造舍利塔,又开凿莫高窟至77个。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的空前发展,佛学一度繁荣,敦煌莫高窟开窟数量高达一千多个,至今保存的唐洞窟也有232窟。

敦煌历史与文化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初中

261 评论(14)

手机用户

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从敦煌东北行过安西,为通向中原的河西大道;西出阳关,沿丝路西域南道与新疆的若羌县相连;西北行出玉门关,沿西域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罗布泊;敦煌南行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逾阿尔金山,则直达青海省的格尔木。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置身其间,却仍能隐隐感受到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使人不得不慨叹历史的沉重和苍凉。
159 评论(13)

zstzm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 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15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