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娴??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以前写文章常用这句名言,只觉得它好有文采;现在每每读到它,回想起自己从教1年的历程,对它便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真切体会。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懂得笨鸟先飞,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勤勉,经过1年的累积,便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交流成长体会,收获成长快乐回首往事,我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忙碌了一天后,我总会拿“太累了、该放松放松”等托词来给自己业余时间的“放假”找理由;我也常陷入这样的窘境:忙了一天,忙了一个星期,或是更多,可每当回首这段时光的时候,往往是一片空白,好象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少了一份学习,少了一份反思,更少了一片宁静的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如此日复一日,当我蓦然回首时,已然“尘满面,鬓如霜”。我不止一次地这样设想,不止一次地感到可怕。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忧患,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时候还是充实,还是不断地在进步。在我这一年的成长路上,杜小的老师们一直在引导着我,激励着我,使得我两次在区论文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他们的真情帮助。杜小的五十几位教师可以说是是五十几本"人"字的教科书五十几本能很快发挥教学功能的书;五十几位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为学生编写教科书的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的智慧才学其实是"书"的内容; 所以我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法国卢梭曾经说过“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读书让人明智,读书让人深刻。阅读的习惯对于我的工作、我的成长,帮助是巨大的。我希望可以自豪的站在我的学生面前敢说:我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资料书;一本让他们每天都惊奇的教科书!如果说,身边的榜样引领着我成长的话,那么自身的不断努力,则是成长的必备条件。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实践出真知,磨砺育新人。用在我们青年教师身上,又是何其的恰当。回想自己这一年的从教经历,感触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内心就越充实。一年以来,除完成自己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有班主任工作,也正因为这样我比别人多了一些实践、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还记得正式成为教师的第一节课,那是一年级报道的第一天,一群好可爱的小孩,他们和我一样刚刚踏进这个校园,用着好奇的眼睛和试探的心来认识周边的一切。踏上讲台,第一次说:“上课”,心里感觉还是很别扭的而后听到孩子们用着清脆整齐响亮的嗓音说道:“老师好”,心里那一刻就如被清新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着,感到自己神圣的责任,还有从事这份职业的自豪。第二天,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者的角色,我的工作对象,是一帮天真无瑕的孩子。我想,我的完美形象的塑造,还得从他们身上得以完善。我试着走近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结果,三天不到的时间,我竟熟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从姓名、座位到个人的喜好,甚至于每个孩子形体上的细节特征,我也摸得一清二楚。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段日子,我常常能闭上眼睛随时想象得出班级里的现状:谁在认真听讲,谁在左顾右盼,谁和谁在窃窃私语,谁与谁又在大声喧哗……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看着他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问的单纯而有趣的问题,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着年轻纯朴的心态。 
教学案例就是对一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事件或情境的描述再加上作者的看法。 一般由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典型的教学事例的处理过程、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因此,教学案例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某种具体教学情景的记叙,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叙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思路、对策等。教学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师教案、教师个案。如果对教学事件做静态的,缺少过程性的描述,没有以客观真实为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教学事件,都不能称为教学案例。撰写案例分析的途径 1、一种是精心研制的,主要是先确定研究的主题,再进行教学设计,把相关的理论或教学策略自觉地应用在教学设计中,并实施;然后根据课堂现实进行案例分析,这一类的案例,教师的课后反思,着重围绕研究的主题针对教学设计与课堂现实之间的落差(或超越了预设的目标,或没达成预设的目标),以及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得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寻找对策或提出新的问题与困惑。 2、 一种是“无心栽花”,事先没有确定研究主题,甚至也没想到做案例分析,但所上的某节课的精彩片断感动了自己,因此课后就把课堂发生的真实感 3、一种是“借鸡生蛋”.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录像,针对某个教学热点难点问题,选择某些课题的教学片断,来加工成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写作 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案例事实,二是写案例分析。 撰写案例事实,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由于教师对教学事件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加之教师对写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所以描述教学事件也就得心应手。撰写案例分析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只要我们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案例分析;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案例的书写应包括:1、背景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2、主题每篇案例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3、细节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4、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的,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5、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讨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其实有很多专门做教师的教育机构会有相关的备考材料,建议你可以网上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