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dian123
就是论文中引用的数据、文本都是来自真实的文件。做法就是如:1、正文部分中含有:2000年到2017年,销售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2、最后部分的参考资料、文献中正确给出资料来源。如[1]xx公司年度报表。3、在论文的附件中给出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或者在数字版论文中给出资料的电子档。如:“xx公司年度报表”复印件。上面应该有xx公司的相关盖章。ps:1、所谓“真实性”证明,就是要让论文中引用的数据、材料看起来有来源。至于是否提供来源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不是一定的。一句话,就是给出来源就可以了。至于“真实性”的验证,即根据你给出的来源,如文献,如实验等等,实地去取证,那就是读者的事了。这一般只在有分量的论文被人引用,或者重复时,引用者去干的事。2、对于本科阶段,甚至国内的硕士,乃至更高级别上不封顶的论文,很多都是“形式上的真实”,即在文本上看起来像是“处处有据可查”,“处处经过实验验证”就可以了。除非你的论文太出色了,否则谁会真的去逐条验证呢? 
数据的准确性无非就是两个方面:1、数据源本身准确无误;2、使用数据源的逻辑准确无误1、对于数据源本身质量,由于数据分析师接触到的数据基本上是经过了数据清洗、数仓建模之后的数据,换言之,已经是加工后的数据,已经处于数据链的下游,所以数据准确性更多的是数仓层面保证,数据分析师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业务sense对数据做核验,发现数据中是否有异常数据2、对于计算逻辑,还可以分为数据表逻辑和清洗规则了解,以及自己算的指标准确性,具体来说:1)要清楚所用数据表的逻辑和清洗规则,保证取了对的数据;2)要保证自己的计算逻辑无误,比如数据是否可累加,保证自己算对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