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ngying
一个大学生的农村调查 【邓俊辉】:在线的朋友,大家晚上好。自我介绍一下,邓俊辉,来自清华大学教务处。 【郑浩峻】: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非常高兴能够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大家进行网络上的交流。 【李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关注今天晚上的强国论坛,我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希望能够与广大网民朋友进行交流。 [北方牧羊]:清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搞社会调查吗?有没有相关措施? 【邓俊辉】:感谢这位朋友的问题,应该说,暑期社会调查只是清华大学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清华大学对学生实践活动多年来始终都坚持鼓励和引导结合的方针,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从中受益。 【李强】:我叫李强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今年寒假我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一个农村调查,完成了一部农村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引起了网民的关注,首先感谢大家的关注。我觉得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学到一些东西。这是我做过社会实践之后的一点感想。 【郑浩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很多清华的同学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暑期期末考试之后很多同学不是直接回家而是去参加社会实践。大家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获得了乐趣,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这次李强同学能够写出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农村调查报告,我觉得是一种大的环境下所产生出来的,非常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事实上,我个人认为,青年人的成长尤其是大学生的培养,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的未来,不仅仅只在大学生开展的。这些年来,很多有远见的企业、单位和各界朋友都积极的支持,给予了我们的大学生朋友很多的帮助。在此,我也想利用强国论坛的这次机会,向这些朋友表示真诚的感谢。 [北方牧羊]:李强同学事先征求过学校的意见吗? 【郑浩峻】:据我所知,李强同学的这次实践活动是正式报名参加的校团委的一次寒假实践活动,但是报告产生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感而发,总结了自己真实的经历和在乡村的所见所闻。所以说这是一次同学自愿参加并完成的一次成功的寒假实践活动。 [赤县农夫]:嘉宾,你们搞那个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邓俊辉】:我想说,我们只是支持和鼓励同学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至于这个报告本身,完全是由李强同学在学习完学校相关课程之后的一次自觉的社会调查。所以如果从让同学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国家的了解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次成功的范例。 [黎莘]:请问李强,你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吗?你的《乡村八记》所写的村户都是你熟悉的吗?还是你根本不认识或者了解,只是第一次接触!?谢谢 【李强】:坦率地说我是城市长大的孩子,我的父母来自农村,从小我对农村的了解也仅仅限于父母口中所讲的事情,自己对农村其实没有什么很多的了解,但是在我读完高中来到清华之后,才逐渐开始了解农村的一些情况,我觉得在清华呆的这两年的时间对我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清华有一种关注国情的传统,无论课上还是课下,甚至在BBS上,教室的宣传板上,随处都可以见到有关于中国国情的探讨,清华整体的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我,才会促使我去进行农村调查。至于说《乡村八记》所写的村户有些是我的亲戚,有些我也并不认识,主要是通过亲戚的介绍。因为进行乡村调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很难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融入乡村的社会,他们总会对你怀有一种戒备之心,只有你通过这种亲情关系才能够真正地融入他的社会当中,才能真正得到一些基层的真实情况,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社会调查方法。 [李三皮]:李强,读过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吗?怎么看?如果没读过,向你推荐? 【李强】:谢谢这位网友,我之所以做这次农村调查很大程度上就是受曹锦清教授的《黄河边的中国》的影响。我觉得曹锦清教授这种严谨治学的作风深深地影响了我,我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中国外部:四面皆敌防不胜防 北方:俄国回归欧洲 俄国现在不是,将来更不会成为中国的盟国。中俄之间人种不同文化不同,作为两大邻国,长期敌对互为威胁,既无可友好的历史渊源,又无现实的共同利益。 俄国的前景也不是倒向美国,而是融入欧洲,他的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本就与欧洲血脉相连,俄国需要欧洲,欧洲也需要俄国,这是一种鱼水关系,美国挡不住,中国更拉不住。俄今后内外政策会越来越与德法等国趋同。而吸收俄后的欧洲力量足以撑起世界的半边天。因此,中国称霸,俄国帮不上忙。 西方:印度虎视眈眈 60年代的中印战争,是一场中国完胜的战争,中国仗着朝鲜战争中得到的苏式装备和作战经验,战胜非暴力建国国防力量寥寥无几的印度,印度几十年来一有钱就扩充军备,整军备战,其矛头始终对准中国,当印度核爆成功及有能力将原子弹扔到中国中部时,电视上印度人民举国狂欢,就象中国人听到能将原子弹扔到美国佬头上一样高兴。 南面:东南亚剪不断的乱麻 新中国成立后,执行一条输出革命的外交政策,企图在东南亚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其结果是在当地激起一阵阵排华仇华的浪潮。就连在中国大力资助下革命成功的越南,最后也加入反华阵营。 东盟本就是为因应中国的威胁而成立的组织,近来,双方关系有改善,但威胁的疑虑仍在,利益冲突也仍在,华人在当地也还没有受到公平对待,与中国相比较,东盟当然觉得遥远的美国更可亲更可靠。东盟中军力最强的当数越南,中越之间爆发过一场战争,但相信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中国既想与美国争霸,就不能与邻国多纠缠,吃点小亏是正常的。就象围棋中,为争天下劫,必先补一些自己的劫材。可悲的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潜在争端数不胜数,南海石油,西沙,南沙,都是劫库,而且战略地位极端重要,美国不时横插一脚,中国只有应付的份! 东面:遭强敌封锁 一些爱国精英强调台湾的战略地位如何如何重要,什么“第一岛链”理论,实际上暴露出他们对军事的极端无知,其实要攻台也不需要找什么理由,那么大那么好那么富的岛,谁不想要,你攻就是了!有没有台湾对大陆的战略态势并无多大影响,台湾太靠近大陆,拿下台湾,就如福建省面积扩张一倍,军事上最多只能屏蔽台湾海峡和福建江西等地。而只有如蠢猪般的军事家才会从这个方向威胁和攻击中国。二战前,日本控制台湾,但无任日本侵华,侵略东南亚,及发动太平洋战争,台湾都没起什么重要作用,到美军反攻日本,也从未重视过龟缩在太平洋一角的台湾。封锁中国东部,一个日本就已实现了,中国根本就跨不过这一条线,谈何威胁美国。美国如想攻击中国的经济中心,可直接利用日本的基地,不需绕道台湾,如想威胁中国神经中心,也只能从北方和东北平原方向考虑。不关台湾什么事。反过来,中国如真的要突破什么封锁,应解放日本而不是台湾,可这又谈何容易。 东面的朝鲜也是靠不住的,象朝鲜越南这类国家,只要美国肯出大钱,反华会更坚决彻底,因为他们死多少人不在乎,政策180度转变也不需考虑民意接不接受。亚洲能否融合欧洲在一体化,亚洲能不能?不能!欧洲的统一有相同的基督教文明作基础,亚洲国家在这方面各走各路,思想文化无共同基础,亚洲注定要四分五裂。中国和台湾,几十年来渐行渐远,分割两岸的又何止是一条海峡!在这里不得不赞赏邓小平的英明,当年果断停止汉字的进一步简化,否则大陆一意孤行,台湾如不跟进或另外简化出自己的一套汉字,那今天两岸同种不同文,交流真是鸡同鸭讲,不独立都象两国了。 中美关系:不对等的关系 中美曾有过的蜜月关系,是以共同敌人为基础的(苏联),除此之外,他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国家。因此当苏联瓦解后,两国关系出现变化是极正常的事。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仍有求于美,经济有求于美,台湾问题有求于美(当然,如台湾人民要求统一,美国拦也拦不住),中国推行多年的周边友好外交实际上也受制于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不稳,中国对周边再让步也难友好)。而美国已远不必象从前一样依赖中国。中美关系不再对等。 美国惧怕中国的强大,就象月亮惧怕太阳的升起,美国阻挠中国的统一.因此,攻台现在还有两个障碍中国无法克服,台军的实力和美国的态度。 是的,中国是在增加导弹基地,但导弹只能报复台湾而不能攻克台湾,渡海和封锁台湾更需要的是海空优势,中国舍海空而增导弹,实际上反是一种无奈的表示。 导弹作为谈判的砝码是很管用的,实战就不见得。德国在二战中遭几万架飞机轰炸,其生产依然连续增长,导弹轰台,如没有强大的后续手段,只会激起台湾人悲情意识。 中国攻台不会是无风险和无代价的,日本二战中连续两次错估美国动向导致亡国,(先是判定美国对日中战争发展会袖手旁观,后是认为美国在珍珠港惨败后会害怕)中国一旦对台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象对越南一样,想退就退回来。如大流血之后无功而返,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会大乱,国家分裂四邻干涉都是很可能的。 这就是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攻台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