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zz13
文章是写出来的,同时也是修改出来的。那么如何修改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笔者集个人编辑和写作文章的经历,总结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步骤/方法1论文的题名: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规定: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一般为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尽量不用非公知的缩略语,尽量不用副标题。希望作者仔细斟酌论文的题目,尽量避免用这种套路的题目,如“一种……的方法”或“基于……的研究”等。怎样修改科技论文?2摘要的修改:请按照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要素补充修改中英文摘要,对背景材料不要交代太多,但结果和结论尽量详细,应包括重要数据。原稿摘要内容欠详细,语言表达尚需完善。英文摘要还需要改进,请按照补充后的中文摘要认真核对修改。本刊所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比例很高,请尽力写好英文摘要,争取被收录。如果作者对英文摘要把握不准的建议请英文好的同行专家或外籍专家协助把好语言关。3关键词的选择:为便于检索用,一般列3-8个关键词,主要从《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选出,或从《汉语主题词表》选出。主要关键词一般包含在题目、摘要、子标题、正文里。正确选取并核对无误。中英文关键词应完全一致。4引言的修改:请参阅近年已发表的相关论文,特别是作者曾发表在拟/已投稿期刊的相关论文,补充修改引言,简要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该文的研究背景,分析前人研究的优缺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国外的应用情况如何?本研究的着眼点和特点在哪里?有何创新?按照本刊的格式在论文中引用之处标引(请不要标注在标题上)和文后著录参考文献,把参考文献补充到期刊所要求的篇数以上,一般建议教材和工具书不列入参考文献。建议采用第三人称,不要用第一人称,如“我国”。引言、摘要、结论不重复。材料与方法:若文章的材料与方法交待不清楚,应补充详细,交待方法步骤和使用材料的规格,使试验具有可重复性。结果与分析:请加强对试验结果与应用效果的分析。不能堆砌或罗列图表数据,应通过比较、分析、解释、说明、统计、判断、推理、概括等,采用统计分析技术和定性与定量综合法,从数量的变化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归纳出数据所反映出的规律性的东西,使结论水到渠成。在统计图表上出现过的事实,没有必要再用文字重复叙述,只要指出这些数字所说明的问题即可。结论是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归纳,应以事实与数字为主,文字叙述简洁明了,结论明晰准确。切忌以偏概全,夸夸其谈,任意引申发挥,妄下结论。结论的修改:论文的结论部分需要如实概括文章的研究成果。表述应该精炼,最好分条陈述,条理清楚。讨论应该置于“结果与讨论”中。作者简介与作者单位:请参阅期刊论文格式,补充作者简介,包括学历、职称、专业方向,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若有通信作者也请标识清楚。若论文受基金项目资助请注明项目编号。作者单位署名应准确到院系或研究室等,要写全称,同时注意中英文单位应一致。同一个作者若有多个单位署名可采用数字编号分别指明。正文中的公式:文章中公式,字母,变量,需要逐一说明所代表的量的名称及其国际单位,上下角标等须仔细核对,清晰标出,确保无误。单位请用规定的国际单位制。科技期刊排版规定,文中出现的向量、张量、矢量、矩阵都要应用黑斜体(黑斜体指加粗的斜体)表示,而黑斜体变量的下标、矩阵元素和一般变量用斜体表示。文章中的插图和表格:文内插图,请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图,图中数字、文字、符号、图注,一律标注清楚,坐标图须标明坐标量的名称及其单位,照片图须标明图的上下方向及序号,提倡使用彩色图片(欢迎使用数码照片)。1)插图和表格都要有标题,分图要有分图小标题,图题字数不要太长(对图的解释性词语应放在正文中),且应在正文中按顺序引用。2)补充图题、表题英文对照,列于中文图题、表题之下。3)表格应用三线表表示。4)插图和表格的序号从1开始大排序,不要按章节排序;分图序号按a,b,c排序,不要括号。5)若文中的插图要求出彩图,请在修改稿的第1页注明,彩图将加收彩图费,否则请不要用彩色表示;6)图表中的文字请用中文描述;7)插图和表格中的文字请用6号字书写,若字号太小将无法校对。参考文献:请参照各刊投稿须知补全参考文献信息,要求著录准确,不缺项。压缩篇幅:若论文冗长,文字表达不精炼,应该适当压缩删减。若有不规范确切之处,请仔细修改。若期刊有版面限制,应考虑。语言文字和逻辑表达:科技论文中的用词应当规范准确,避免口语化,表示同一概念的词或术语全文应统一用词。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若不是众所周知的,应给出英文全拼,下文中再次出现时可直接用缩写;未被下文引用的括号中的英文缩写应去掉。语言表达自然流畅,符合逻辑。撰写修改说明:作者在修改好论文返回编辑部时最好附上一份修改说明(response letter)。针对专家和编辑意见以及作者自己的检查做了哪些修改,对没有修改的地方进行解释说明。 
1、选择靠谱的查重系统如果查重的结果不够准确的话,那么我们之后的论文降重修改也可能都是徒劳的。而要想自己查重的结果与学校是一致的,那么你就只有选择与学校查重时一样的系统去进行查重,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最准。2、重复语句别直接删除有的同学认为,查重后只要把那些重复的语句都删掉不就行了。要真实这么简单的话,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同学被论文折磨了,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将查重后标红的文字给删除掉,那么你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就是直接删除原有的重复语句会改变论文的结构,那么就会把论文结构打乱,这样就可能会产生新的重复内容。其次你在直接删除的时候,论文查重的总字数也就会跟着下降,而论文总体的重复率是根据论文总字数除以重复字数得出来的,所以你单纯的直接删除重复语句是很难能起到降低重复率效果的。3、要用自己的语句重新表达直接删除或替换一些重复句子的词语变换下关键词这些都很难降低论文重复率,可以说是基本没用。如果只是简单的替换一些用词,那么语句的相似度依旧会很高,只有当语句的相似度小于了50%,那么才不会被标记为重复的。
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老师除了加强修改作文专项 训练外,还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为什么要修改作文?修改作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呢?经过实践积累,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被选入小学课本的《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诺夫,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地修改,直到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形象生动为止。例如他写的寓言《杜鹃和雄鸡》,草稿有二百多行,后来经过反复修改,到发表时只有二十一行了,正是由于他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力求出精品,所以它的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大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呢。一篇作文即使是经过了认真地构思,也不可能一下笔就十全十美,往往会存在着丢字落字,重复罗嗦,层次零乱,详略不详等毛病,经过修改,文中不妥的地方减少了,明显的错误纠正了,学生的作文质量也就提高了。在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后就可以少犯这样的错误,而亲手纠正自己的存在的问题以后,又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进而掌握写作规律。可见写作文一定要养成多修改的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一.朗读修改法。完成习作后,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 ,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的错误的句子现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二.同学互评法。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三.老师讲评法。老师讲评要精,具有代表性,我仅以小学第五册教材中第三篇作文,是一幅看图作文为例。设计下表,进行讲评。错误类型 例句 分析原因 修改方法 类似病句图表1 其中错误类型是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例句是学生作文中的原句,分析原因和修改方法是这次讲评的重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类似病句则是让学生在讲评后自查,是否自己的作文还存在着这样的不足。依照此表,进行讲评,学生积极性提高,记忆深刻,尤其是修改方案时,更是思维活跃,提供了多套可行性修改方案。四.时间冷却法。一次偶然事件中,使我意外发现此法。当学生写完《校园春色》这篇文章后,没有时间修改,过一段时间后,我来了个亡羊补牢,没想到效果却极佳,深思后豁知:学生写作是当时水平,而经过一段时间,又学习了新的课文,阅读了新的作文,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所以再修改以前的作文,又有了不少创新。如学习了《锡林格勒大草原》这篇课文后,学生了解了课文是以歌词作结尾,反映小牧民愉快的心情,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开头和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呀吹向我们……’,为结尾的文章,来表达心情,吸引读者。《南京长江大桥》以描写天气作衬托,以毛主席诗词用结尾,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和煦的阳光,凉爽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校园春色关不住,欢声笑语出墙来”,“紫丁香,开紫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在那绿叶衬托下,散发清香笑哈哈”等构思新颖,用词准确的好句子,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写完立即修改是一个好方法,而过一段时间返回头来修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改方法。五.佳作参考法。一个善于学作的人,必多读书,勤积累。我们班每学期都要开展佳作欣赏活动,让学生陶醉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也要举办作文展示,不光学习别人的作文,也要展示一下自己作文水平,让学生品尝到写出好作文的喜悦。每周不少于百字的好词佳句摘录更是一项雷打不动的作业。在平时的多读多积累中,学生学到不少知识。有的同学以佳作为参考,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这样“春姑娘越过山岭,跨过草原,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季,花繁叶茂的夏季,枫叶菊香的秋季,松青雪白的冬季。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那校园的春色”。通过好词佳句的点缀,使学生的作文润色不少。
放置法把写好的论文放置一段时间,当自己头脑冷静,思维受到新的刺激、感受,就以旁观者的身份发现论文中的要修改的地方。重抄法读一遍不如抄一遍。抄写时,神情专注,一字一句地咀嚼一遍
首先、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内容补充,文字订正,数据核实。其次、根据论文内容,进一步完善、捋顺各部分的逻辑关系。第三、按有关部门对论文篇章的文稿的编辑要求,完成word文稿的录入。第四、打印文稿(按要求的份数)。
方法/步骤1:先说两种痛苦情况。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