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和
我看有谁为采纳写这两篇作文⊙ω⊙ 
初一生活:时光匆匆,依稀还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学校的高兴,第一次戴红领巾的激动,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的自豪。而此刻的我,已经是个初中生了,它不同于六年级,是一个开始,又是一个结束。 我结束了童言无忌的时光,结束了欢声笑语的操场,结束了放学后的游戏,结束了,那个充满快乐的“六一”。随之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更重的负担。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忙碌着,初中的我,少了一些“自己”的时间,少了一些娱乐的项目,同时,我也少了一分依赖,少了一些抱怨,多了,那个无形的担子。在这个担子的促使下,我长大了许多。 还记得第一次翻开的那个日记本,幼小的我拿那近似“神圣”的铅笔认真地写下一行歪歪扭扭的、带了数个拼音的、毫不通顺的一句话。它,“开始”了我的成长。如今,那行字大大方方地落在上面,就像刻在石碑上的训言,刻骨铭心。它,见证了我的成长。 初中,在这里开始…… 新的生活等待我去体验,新的知识等待我去学习,新的环境,等待我去适应,新的一切,等待着我去尝试!不能等待,我必须马上开始。新的一伦阳光照在了我的身上,使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我要跟着朝阳的脚步,在这片新天地里奋斗,在这片蓝天中,划出最美的彩虹;在这块草地里,种出最美的花,在人生的花季,活出精彩的自己! 让明天的日出更美丽,让明天的笑容更灿烂,让明天的我们,在胜利的彼岸,露出豪迈的一笑读书——陶冶情操我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因为大自然使我的心灵变得纯净。我因为爱听音乐,因为音乐给了我快乐和勇气。可我更爱读书,因为读书如饮芳香的酒,聆听动人的歌,它可以陶冶我的情操。 我已经和书一同走过了九年,在这九年的学习生活中,书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我爱读语文书,因为在语文的世界里,我可以尽情地翱翔,品味生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陈涉世家》时,我仿佛自己处在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场景中,体会到了他们永不屈服的精神;当我读到《世外桃源》时,我也为当时桃源外的人过着如此动乱的生活而叹惋,同时又羡慕桃源中人那种安逸、和平的生活;当我读到《岳阳楼记》时,我对范仲淹能有“年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感到崇敬。 我也爱读外国名着,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佩服保尔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我的心情随着不同的文章而改变,有时,我会为书中某一个画面而欣喜若狂;有时,我也会为书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惋惜。 古人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好处的确很多,它可以增长我的知识,开拓我的眼界,更可以使我的身心得到净化。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从小时候的无知任性变成了现在的活泼懂事,从小时候只会向妈妈撒娇的我变成了现在能独自面对挫折的我……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书本。 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无论发生什么,读书会是我在生活中的乐趣,读书将伴我同行!我懂得了父爱:常听人说:“母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而父爱是…… 父亲很平凡,平凡的好比楼下的那棵老树。虽然天天见,天天都听到风吹树叶摇曳的声音。却从未留意过,父爱更是深藏在那平凡的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从小时候起,父亲那宽大而健壮的背影就从未在我的脑海里抹去。习惯了他那温暖的臂膀,为我遮风挡雨。躺在父亲的怀抱下,听他给我讲故事,我仿佛是住进了一座坚固而又舒适的小房子。 慢慢的,长大了些。不再依赖父亲的怀抱,但却总是眷顾着他那甜美的奖励。依稀记得,那是一次期末测试,我考的相当糟糕。忐忑的回到家中,竟没想到父亲却说:“没什么,用失败来奖励自己吧!”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重振了前进的信念。 我一直以为父亲的爱也像母爱那样慈祥,只待那天,我才明白…… 记忆之轮飞速的转着,搜索着种种往事。那是一次暑假,我们全家都一起去登山。上山的一路上我们都说说笑笑,父亲还给我讲起了他以前的故事,很是让我感兴趣。可是到了下山时,两条腿却不听使唤了,沉重的像是灌了铅。我便央求父亲背我下山,我以为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可父亲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一声不吭。他仿佛在想些什么。终于,父亲在旁边的枯树上折下了一根树枝当作手杖递给了我。我一时没明白父亲的意思,愣了许久,我抬头看着父亲,他也看着我。然后笑笑示意让我坚持走下去。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无形无声的爱,就像他每晚来我床前铺被子;就像每次下雨时送来的雨伞;也像在我困难是为我指点迷津的导师。它不像母爱那样能够用言语表达。它是一种平凡而又不失高雅的一种爱。 十几年过去了,无数次,父亲用那无声无形的爱陪伴我成长。直到今天,我才懂得父爱是一杯茶,虽然平淡,但只要细细品味,它便是一汪历久弥香、难以忘却它甘醇的清泉。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望。 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漫漫岁月中,不变的仍旧是父亲那无形无声的关爱。一次心灵的测试: “今天我们做卷子,有一道很难的填空题,几乎所有人都没做出来,我本想就这样空着这道题,然后继续做其他题了。”朋友在放学的路上说着她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调皮的夕阳余晖照在我们的头上、身上。偶尔还吹来一阵凉爽的春风。“然后呢?你后来做上了吗?”我紧张地问朋友。“我哪有那么万能啊!我直到快下课,也没有做上那道题。可是快放学时,老师却接到了一个电话。”朋友卖了一个关子,没有继续说下去。“你快说啊!总是吊我的胃口!”我摇了摇朋友的胳膊,迫不及待的问她。此刻的我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件事当中了。“这才是今天最令我纠结的事呢!”她顿了顿,又开始说:“老师接了电话之后就出去了。让我们安静的在班里面做卷子,可是又有谁会听?老师刚走,我们就闹了起来。在混乱之中,不知道是谁把那道题的正确答案喊了出来,并且说那是卷子答案上面写的。”说到这里,朋友苦笑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脸上那抹苦笑在夕阳的照耀下,分外刺眼。“那你应该在听到答案之后,把答案写到卷子上了吧。”我有些失望的说。“没有。”朋友口中吐出的二字,不禁令我目瞪口呆。“为什么啊?”我万分不解。“因为不知道怎样解的题,即使是写上答案也没用。而且,我不想自己的良心背负那么大的负担。”说到这里,她的苦笑更浓了,也更加刺眼了。“其实你不必这样做啊,知道答案后写上,回家之后再解题也不迟啊。”我略有些惋惜的说。“我不喜欢那样的提心吊胆,不会做就是不会做,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朋友淡然的说。这时天边的余晖将朋友照的像个镀金的人一样。我知道,其实朋友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而正因为她有这颗金子一样的心,她才能通过这次心灵的考验。同样,她也能以这颗心,去通过以后人生中的每一次考验。
日出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看日出,不仅仅因为感叹那神奇的景色,更因为每当看见那充满无穷生命力的太阳升起,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激动……记忆中第一次看日出是在小学三年级,我的十岁生日那天清晨,妈妈在前一天晚上问我有什么心愿,我不知为什么就觉得特想看日出。于是,第二天早早的,妈妈就把我带到院子里,坐在草坪上,搂着我,讲我小时候的趣事,一边等着太阳升起。不一会儿,太阳就出来了,发着朦胧、柔和的光,悄悄地升起来了,柔得令人心醉。我那时还很小,没有太多的感悟,只是觉得它是那般温柔而亲切,像妈妈的爱一样,让人从心底感到安全、舒适。初一时去了一趟北戴河,看日出是必不可少的。早上五点左右,我就背了两瓶水冲出了门,走了好长的路才到了海边。也许因为还有些困吧,我觉得特别疲惫。就在这时,太阳带着红晕的光出现在海而上,在那…刹那,我突然觉得心中一阵猛跳,感到所有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看着它艰难地、但坚持不懈地爬上天空,猛然觉得充满了勇气和力量,觉得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人们纷纷拿出相机留影,有的还故意摆出托起太阳的样子。我想,其实每个人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战胜一切的热情,而初升的太阳,就把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和热情引发出来,带给了人们无穷的勇气。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三年后的暑假,和妈妈一起去了趟法国,在感受浪漫氛围的同时,也难免有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感觉。于是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屋顶,静静地等待着。这次看见它已没有了上一次的激动,有的只是安全和温馨,一种在家才会有的感觉……以后的几天,那种不安~扫而光,因为我知道,不论在何处,,那轮红红的、带给人们抚慰的太阳,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最近一次看日出是高三新年之夜,说实话,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整整一天都没有任何“新年”的感觉,坐在那里等待日出时,隐隐感到有些疲惫,而且很有些不知所措……它终于出现了,格外的红亮美丽,而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心中充满了美好的崇敬和必胜的信念……这便是日出,在你孤单寂寞时带来温暖和抚慰,在你胆怯害怕时带给你勇气和力量,在你茫然疑惑时带给你希望和信念……我想,拥有了这些,便一定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