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师道的议论文素材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6

hdmld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师道的议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敏盛晟世

已采纳
找素材我推荐你到好素材网站去,里面的PS素材、CDR素材、AI素材、高清图片素材,PS教程完全下载,不要积分,不要注册的,希望能帮到您

关于师道的议论文素材

139 评论(9)

mdjeam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光辉灿烂。从古自今,中国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上,产生了多少教育学家。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仪之邦”的大国,而敬师却是中华传统美德,必不可少的一点。尊师重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曾子荀子,这些古代被人们尊敬的教育家,也成为了现代人人皆知的优秀教师。  尊师重道的美德不久久限制于过去,在现代,尊师重道的美德更加得以发扬。  毛泽东李大钊刘少奇陈毅等等这些老革命家都是尊师重道的典范。  现在,人们尊师重道的越来越多。  宋代的苏轼曾说过:“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对老师,可见是多么尊重。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早已成为传统了,并且代代相传。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智慧。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中:“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在古代,尊师重道是很盛行的。 在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古人尚能为求学问对老师如此毕恭毕敬,更何况今天这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呢?  一个人是否尊师重道代表着他是一个人品怎样的人。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知识,并且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要想做一个完整的人,光靠知识丰富是不够的,还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而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其中尊师重道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连尊师重道都做不到,那他今后在社会上是干不出什么大事业的,因此,要想成就今后伟大的事业,尊师重道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 让我们养成尊师重道的品性,去完善我们的道德修养吧!!!(如能帮到您,望您采纳!谢谢!!!)
348 评论(13)

bvk7494

尊师爱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煌煌史书,有许多关于尊师重教的记载,列列青卷,更有数不清的尊师的传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
317 评论(15)

1258628986

这是素材 。。 希望能帮到你噻 摘要: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  (1)引言  历史证明: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所以全社会都应重视教育弘扬师道。  (2)事实论据  岳飞祭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庭贫寒,无钱上学。岳飞少年时十分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塾师周侗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寒门之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周侗老师看出岳飞是个好苗子,着意培养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向他传授武艺,教会他射箭绝技,岳飞后来终于成为使金人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伏,还是驻孔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  朱德元帅敬师  张澜老先生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张先生才学渊博,人品高洁,极受学生尊敬,他常常教导学生,当立志为国为民。朱德年青时就牢记张老师的教诲,收益颇大。后来他为国为民奋斗大半生。这是与青年时期受张澜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  (3)理论论据  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  邓小平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择其善者以为师资。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教育儿童的教师应得到比父母更多的尊敬。父母只是生养了儿童,只是给予了他的生命,而教师则将赋予他有益的人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陶行知《我们的信条》  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廖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造的。  [美]爱默生《目记》  教师当然须教,而尢宜致力于“导”。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教师的严厉比父亲的溺爱更有益。  [波斯]萨迪《蔷薇园》  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  徐特立《各科教学法讲座》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  陶行知《湘湖教学讨论会记》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陶行知《创造宣言》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在浙之演说》  当教师的实在需要园丁的智慧。  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中国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装腔作势的导师;要并无伪饰,——倘没有,也得少有伪饰的导师。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
23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