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2

wenxiao77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硬币的数学小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atalia82

已采纳
数学,多么精确、客观的一门基础科学!可是,她虽然是最客观的,同时她也是最贫穷的。{在提供对事物和人生的内在意义的解释上是最贫穷的。我真正喜欢上数学是在高中的时候。虽然在初中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还谈不上喜爱。上高中,我渐渐的喜欢上数学。可是由于我平时不爱做题,所以考起试来速度太慢,结果总是拿不到高分。不过我的准确性很高:我的同桌看到我的试卷上的选择题老是满分都有点嫉妒了。我不爱做题的原因在于:我不想被那些很具体的问题纠缠——别忘了:哲学家是普遍性的朋友。还记得学到向量那一章时,多个向量的加减法具有一个特点:无序性。我这个人喜欢穷根究底,所以我非要找到每一事物的根据不可。我苦思冥想,最后我找到了一种很直观的方式证明了向量的这个特征。这个方法的核心就在于:把每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垂直向量。由于在电脑上我不会画图,所以在这里我就只能对那些喜欢数学的朋友说声抱歉了。又比如余弦定理,我也自创了一种很直观的证明方法。我的证明光凭眼睛就可以看懂。再比如二项式定理,我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跳步游戏来解释。用我的方法,一个初中生都可以不费力的理解这个定理。当然,得先掌握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还有微积分基本公式,我曾经因为找到一种很形象的证明方式而激动不已。数学中的极限思想非常吸引我。解析几何也很诱人:用坐标来表示点、用方程来表示曲线、通过方程来间接地研究曲线的几何特性。可是,用代数方法来分析几何问题遭到了卢梭的嘲笑。古代的哲学家中有人甚至认为世界图象一定是数学性的。上大学以后我对数学已经没有从前那份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的明白:数学研究的只是客观世界的空洞的形式:时间和空间。我的生命重心转移到了哲学上。我的生命历程告诉我:哲学比数学重要得多!于是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把我的智力分为两重:一重发挥在关系自身的事务上;另一重则发挥在对事物的客观把握上面。而后者渐渐成为我的生活的中心。 把我带进哲学殿堂的人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我上高一时发现了他。他是我最崇拜的哲学家。对于他,许多人用一两个术语比如“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悲观主义”等等来概括。而这些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都是一些消极的概念。我曾经度过一段美好的日子:那就是夜幕降临时独自一人在火炉边捧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那时的月光是最美丽的。顺便说一下,依我看,叔本华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图解比不上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上的图解。如今的我,对数学的热情已冷却。我甚至疏远了她。这里面的原因我想或许是:一个哲学家是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的!回顾我过去之所以自创出那些证明方法,我想是因为我和别人有一点不同:别人追求的是逻辑性,而我追求的是形象性!有人或许以为在数学中逻辑思维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不这样看,合乎逻辑的数学推理只能提供可靠性,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却没有交代。所以,有许多人不喜欢数学。数学对于他们就像变魔术! 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信念:要把握存在和事物的本质,并不需要逻辑,并不需要过多的科学知识。我深信:哲学不是科学,她是一门艺术!它是生活的儿子,不是实验室的产品!

关于硬币的数学小论文

271 评论(13)

礼野羊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100 评论(14)

yzj791225

我的生活与数学长江路小学 张宇宸今天晚上,我、爸爸、妈妈,一起到季家面馆吃面。 数学与我的生活来 到季家面馆,我们看了看菜谱。爸爸吃“熏鱼面”需要4分钟,妈妈吃“皮肚猪肝面” 需要6分钟,我吃“六鲜皮肚腰花面” 需要8分钟,今天晚上6:30上课,所以我们开始盘算先后下面用最短的时间。我利用奥数课上所学的最短时间:第一下爸爸的熏鱼面、第二下妈妈的皮肚猪肝面、第三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所用时间是:4×3+6×2+8=32分钟。第一下爸爸的熏鱼面、第二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第三下妈妈的皮肚猪肝面,所用时间是:4×3+8×2+6=34分钟。第一下妈妈的皮肚猪肝面、第二下爸爸的熏鱼面、第三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所用时间是: 6×3+4×2+8=34分钟。第一下妈妈的皮肚猪肝、第二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第三下爸爸的熏鱼面,所用时间是: 6×3+8×2+4=38分钟。第一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第二下爸爸的熏鱼面、第三下妈妈的皮肚猪肝面,所用时间是:8×3+4×2+6=38分钟。第一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第二下妈妈的皮肚猪肝面、第三下爸爸的熏鱼面,所用时间是: 8×3+6×2+4=40分钟。最后商量第一下爸爸的熏鱼面、第二下妈妈的皮肚猪肝面、第三下我的六鲜皮肚腰花面。时间是宝贵的,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名言。也让我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世界将更美好。各门科学的数学化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 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 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 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 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希望我的帮助能帮到你,
223 评论(8)

cao_kun

那第1个杯子里,是0个杯子,0是偶数。
33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