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2

夜黑月明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民事程序法研究期刊论文题目要求多少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noa

已采纳
本人系财大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关于财大哪个专业最值得读,就自己的了解,发表一下看法。金融和会计作为我校的王牌中的王牌专业,自然必须榜上有名,由于并非我的本专业,对教学安排上不作深入评价,但从社会认可度来看,这两个专业是很多企业来财大招聘必招的,因此就业率是有保障的,但从性价比来看可能稍有不足,动辄十几万的学费可能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轻松驾驭的。从性价比来看,推荐财经所的学硕,西方经济学什么的,大家都知道学硕学费较低,一般学制较长,但财经所很多专业也是两年的学硕,相比两年十几万的金专,财经所的学硕无疑是性价比更高的,当然,学术要求也更高,要做好被三高和论文虐的准备,如果个人对学术非常喜欢,那么可以选择类似专业,不仅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也不必担心就业难的问题。从实用性和就业难以度来看,据说2019年财大最好就业的专业是统计,因为统计学院会更侧重统计软件的实际操作,一些互联网公司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非常对口,并且这类人才也比较短缺,也往往都能拿到很不错的薪酬待遇。相比之下,我的本专业就对实操性强的软件没有专门的课程教授,因此在需要数据分析的时候,不得不通过自学。至于我的本专业,没有金融那么贵,但从就业来看与金融会计学院也相差不大,国商是一个更开放的专业,择业时可选择的范围更广泛,同时本专业的专业程度可能也不高,需要自己慢慢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以上是我个人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民事程序法研究期刊论文题目要求多少字

107 评论(9)

yys789

我推荐选择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这几个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从财大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来看,学校以“经济学与商学”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口径,涵盖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上述学科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是学科要素在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方法手段的统一。统计学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发展提供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具有桥梁作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发展中形成的海量数据对统计学学科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商管理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应用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在教育部学科目录(1997版)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统计学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目录(2011 版)中,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但明确了可以授予经济学学位,足见两者的关系之密切。因此,以统计学为学科基础,强化统计学在跨学科联合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学与商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将“经济学与商学”纳入一体进行建设与管理是世界一流大学通行做法;也是国际公认的学科口径,ESI、THE、USNews、软科(原ARWU)等国际权威数据库或排行均采用本学科概念。同时,上述学科均是学校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优势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部进入全国前10,在QS、USNews、软科等国际权威的学科排行榜中进入世界前200,在部分单科性的科研排行榜中已经进入或接近世界前100。ESI 是指由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THE 是指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是指 USNews &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好大学排名);ARWU 是指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现由上海软科(ShanghaiRanking)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旗下还有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等;QS 是指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QS 世界大学排名)。
167 评论(10)

mkqj5336

1.《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及其扩大化》(7万字),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独著;2.《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以法院为中心的分析》(25万字),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009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8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3.《论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2万字),载《法学》2007年第4期,独著;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并于2009年9月获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2007至2008年度论文类)二等奖;《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探讨》,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3期,独著; 《先行调解析论——兼与“调解优先”比较》(8万字),载张卫平主编《民事程序法研究》(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刊、第八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独著;《释明告知提升判决认同感》,《人民法院报》2011年11月17日“实务周刊”;《社会转型的司法 还是司法变革的政策——对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实践的考察》(7万字),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独著;8.《论民事裁定的既判力》(6万字),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独著;9.《论民事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之转换》(2万字),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独著;10.《法院调解的目的论》(5万字),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4期,独著;11.《论否定性法律后果的立法设置——以救济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为主的考察》(4万字),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独著;12.《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1万字),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2期,独著;《关于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立法建议》(6万字),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7期,独著;14.《论我国民事上诉审的审理范围》(7万字),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8期,独著;15.《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7万字),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期,独著;16.《法律教育的困惑与现实性选择》(6万字),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10期,独著;《法国证据保全制度初探》(3万字),载张卫平主编《民事程序法研究》(第四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诉讼民主与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完善》,载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形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19.《解决冲突与保护人权:论诉讼的目的——基于诉讼法哲学的研究》(8万字),载《学海》2006年第5期,排名第二;20.《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保障机制刍论》(1万字),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独著;21.《论执行中债权凭证的导入》(9万字),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独著;22.《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体系之建构》(2万字),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独著;23.《我国民事上诉审理范围的回顾与思考》(5万字),载《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独著;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24.《论我国管辖权异议的立法完善》(3万字),载《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独著;25.《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7万字),载《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独著;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第8期全文转载。
25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