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an2604
扎根传统,秀出时尚―――话题作文“传统与时尚”导写示例邱海林【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如今的春节,站在文化的层面,人们看到的是一番新的景象——传统与时尚高挽衣袖,笑嘻嘻地掰着手腕:你以古色古香维护传统的领地,我便以新奇、时髦抢占新盘;你以传统喜庆做法营造“年味”,我就以现代时尚做派为节日添彩。节前,广州市民每天购汽车571辆,商店往日摆的玩具猫狗“精品”全被红色的利市包、大灯笼、挂画等春节传统节日饰品所代替。(2月4日《广州日报》)如果说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赵本山和老搭档范伟奉送的土到极致的小品,代表着传统,那么第一次登上了“春晚”大舞台的流行网络歌曲,刘天王放歌与机器人翩翩共舞,则代表时尚,也是晚会的亮点。(1月6日《沈阳日报》)成都市为市民和旅游者送上的“丰盛大餐”,既有充盈传统文化的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杜甫草堂“人日”活动,也有颇为时尚的万人踢踏闹新春、都江堰原创歌曲表演。(2月5日《成都晚报》)如何找准传统与时尚的结合点,发挥这两者的积极作用,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关心和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你怎样看待传统和时尚呢?请以“传统与时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江苏省淮安市2005年高三调查测试题,笔者所命)【思路点拨】关系类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常见类型,这类话题作文突出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准确把握话题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传统”与“时尚”是两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写作时要在正确理解两个概念内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思时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但不一定要平均分配笔墨,可以侧重于一个方面。相对而言,议论文应侧重阐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记叙文则应该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人和事。立意可参考以下角度: 1.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传统,是在不断的借鉴和扬弃中继承和发展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的吸收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生发出时代的气息来。从这一点上讲,传统也时尚。“时尚”是一时的风尚,也就是一时的追求。时尚是一种文化在今天存在的一种特定文化形态,每个时代都有时尚的存在。时尚是有阶段性和时代特征的。目前正在流行的时尚,如果它出自于传统的母体,承传了好的基因,再过十年、二十年后也会变成传统了。从这一点上讲,时尚也传统。 2.没有哪种“时尚”不体现一种民族文化特性的。时尚里有高尚的、美好的事物,因此不能单纯、一味的排斥和否认时尚,因为它毕竟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实际需求。我们不排斥和否认时尚,然而时尚毕竟是市面流行的,是五光十色的,是强烈的突出的,因而也可能是短暂的、肤浅的,还不能完全成为支撑我们追求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底线。如果一味的追求时尚,就会迷失自己。3.推崇时尚并不是对优良传统的抨击和否认,应该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应该考虑要用一些传统的东西来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坚守我们的精神世界,并把遵守这些传统的东西作为一种时尚来鼓励人,引导人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们要搭建好传统与时尚的平台,让传统与时尚进行交通,达到观念上、思想上与行为上的统一。【优秀作文点评1】舞动中国红江苏省盱眙中学 夏芃芃 新年里,徜徉在喜气洋洋的大街小巷,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看着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对联和身边不时掠过的身着唐装的少女,我的眼前映入了一片魅力四射的中国红。凝视着少女们被中国红映出的笑靥,欣赏着时装店里将传统底色和时尚款式巧妙融合的中国红喜服,摸着精品店里一件件绣工精良的中国红配饰,恍然想到,这流行的中国红不正是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吗?我不会穿大红的衣服招摇过市,却深深地爱着中国红。中国红蕴含着喜庆的气息,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传统文化;穿着它,又能秀出一番别样的时尚风情。你瞧,世姐关琦领奖时的那条中国红衬地、绣着百鸟朝凤的礼裙不是一出场就艳压群芳,炫亮了全场人的目光吗?那自然流露的传统气息和充满朝气的时尚风格不是让爱美的人们没过几天就掀起了中国红的流行浪潮吗?我爱传统,也爱时尚,就像中国红一样――传统与时尚也是可以亲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当中国红流行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成了传统再现于新时代的载体;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时尚其实并不孤立,独特的阶段性让它在经过一个时代的流行之后,便沉淀到传统的阵营,从而成为与传统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爱中国红,但我并没有真的像别人一样买一件穿在身上,它也不会成为我唯一的喜爱。因为我知道,一阵风的追求只能短暂而肤浅的,更像一种形式,难以真正接触到它的精华部分――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深厚的,久远的,需要我们浸入其中去吸收;否则,就只能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失之交臂。我们期待着像中国红的流行那样,传统与时尚的融合能更多地再现于现实,以更形象更端庄的姿态缀饰生活,熏陶未来。因为,传统已不再能满足年轻人多元化的追求,而时尚也不能完全作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我们需要时尚,也需要传统。时尚,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传统,守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舞动中国红,舞出传统的典雅与时尚的奔放;舞动中国红,舞出人类永恒的不竭的动力。【简评】 本文立意深刻,思路清晰。作者紧扣话题,从中国红的流行入笔,写出了自己对蕴含着传统与时尚双重内涵的中国红的热爱,准确而深刻地诠释了传统与时尚的关系,有侧重地强调了二者的融合对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语言严谨而不失灵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优秀作文点评2】夕阳别样红江苏省盱眙中学 郭文超爷爷与奶奶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见过一面后便开始操办婚事。奶奶每次谈起她和爷爷的婚礼,满布皱纹的脸总是红扑扑的,眼睛总是亮亮的。奶奶的娘家没有什么嫁妆,便租了一顶红轿子,让奶奶的几个兄弟抬着去。没有红盖头,满村的人都看见了害羞的奶奶,脸儿比红夹袄还要红。爷爷说,那时的奶奶靓极了;奶奶说,那时的爷爷帅呆了。姑姑出嫁的时候,奶奶竟孩子气的想为她要一顶红轿子,可在奶奶结婚时,轿子就已经是稀罕物了,更何况几十年过去了。办喜事那天,看着崭新的轿车把姑姑带走时,奶奶觉得很失落,她总想着那顶红轿子。一直到现在,奶奶还念叨着说,结婚用轿子多好啊!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天,爷爷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仔仔细细的打扮了一番,爷爷刮了胡子,奶奶将满头银发梳了又梳,对正在吃早饭的我招呼了一声说他们要去拍婚纱照,几欲喷饭的我立马尾随而去瞧个热闹。我就说嘛,他们瞅见姑姑的婚纱照直夸漂亮一定有问题。照相馆里,我推荐了白色的婚纱,奶奶一个劲儿摇头最终选择了一件红色的旗袍。化妆时,奶奶愣愣地看着店主拿着各式的“笔”在她脸上涂涂画画,趁人不注意时还跟我嘀咕:“平时只看你写字时用,怎么还能在脸上写?”画完后,她在镜子前看了半天,用手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口红,又使劲地抿了几下,不好意思地笑。而爷爷则坐在一边,手指不停地弹敲着椅背,我用胳膊肘碰了一下他轻声说:“您紧张啊?”“才不呢。”爷爷边说边擦额上的汗。我也不停地擦汗,我一直教他们摆一个说得过去的Pose,可是他们硬是无动于衷,一脸的严肃。没办法我只好骗他们说照好了。他们同时吁了一口气,爷爷牵起了奶奶的手开心地笑,奶奶也抬起手帮爷爷理了理衣领,两人搀扶着向我们走来,在此期间,照相机一直不停地“咔嚓”着,终于大功告成。爸爸怕他们待在家里闷得慌,便帮他们到老年大学报了名。一个月后,爷爷竟提了个录音机,在屋子里和奶奶跳起了迪斯科,歪歪扭扭地迈着步子,像小孩一样认真。哥一个劲儿地夸爷爷奶奶是与时俱进。不过他们白天跳迪斯科,晚上还是搬着小板凳坐到院子里。爷爷会一边拉着二胡一边哼唱不知名的曲儿,奶奶拿着蒲扇轻轻地晃着,一边跟着哼。二胡伴着咿咿呀呀的腔调,夹着拍打扇子的声音,不知不觉中,我就进入了梦乡。有时一觉醒来,看见他们还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奶奶说他们谈恋爱那会儿就这样一声不吭,坐着地上。我想,这比起现在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怕丝毫也不逊色,这是怎样一种的浪漫啊。跨过世纪的门槛,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一路走来,优哉游哉。【简评】 红轿子和二胡是传统的象征,奶奶想着红轿子,爷爷钟爱着二胡,因为它们承载了爷爷和奶奶的幸福,爷爷奶奶是传统的;婚纱照和迪斯科是时尚的象征,奶奶和爷爷拍婚纱照学跳迪斯科,因为爷爷奶奶并没有停止对美好事物(时尚)的追求,爷爷奶奶又是时尚的。作者构思巧妙,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形象的事物,很好地演绎了“传统与时尚”的话题。文章细节描写传神,语言生动,富有个性化。 
我的印象里,传统应该是一位老奶奶,身穿唐装,拄着拐杖,慈祥和蔼,可以用她温和的目光容纳我们的任性,体谅我们的一次次的背叛,也许是年纪大了,追不上我们的步伐,只能默默驻足,停留在我们出发的地方,期盼我们在迷茫时候的一次回望,让我们在她善意的目光里找到新的方向,涌起新的勇气前进。 新潮在我的感觉里是一位妙龄少女,年轻活泼,生机勃勃,充满着朝气活力去做每一件事,也许一些事出人意料,也许有些独特清新,但这就是她的个性,她用自己独特的气质吸引着我们跟随,前进。当我们对前面的路途充满犹豫时,她用她阳光般的笑容,清新的气息为我们带路,于是,我们又有了前进下去的方向。 当传统遇上新潮,会是碰撞吧,奶奶不会喜欢小女孩的活泼,希望我们沉稳地面对前进的事物,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小女孩不会喜欢老奶奶的迟缓,希望我们把前进的步伐迈大一些,像一阵清爽的风,想要快快带我们前进。于是,碰撞必不可少,我们该选择哪一方呢?传统与新潮不一定非要兵戎相见,传统由新潮蜕变而来,新潮必定逐步走向传统,她们并不是冰火不相容。 当传统遇上新潮,该是融合吧,结合传统的沉稳经验、新潮的大胆创新,会合成一个独特的样子,绽放出奇异的光彩。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碰撞必不可少,谁能保证传统没有拌住新潮轻快前进的步伐,谁又能保证新潮没有丢弃传统的一些可贵经验呢?于是,当传统遇上新潮,她们得坐下啦谈谈。 传统:“我充满着前人的智慧,当他们的子孙看到我时,也许我有些落伍,有些更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我是宝贵的经验,是无价之宝,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人们可以在我身上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我是智慧的结合体,我是那么默默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在他们心目中,我的地位无可比拟,是不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的,人们是不会抛弃我,奔向前去的。” 新潮:“我充满着现代气息,我是思维的潮流,我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也许有些人不能接受我,忽略我的作用,但其实,我也早就慢慢渗入到人们的世界,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早已跟在我步伐的后面,我引领着大家前进,我像一阵清风,带领着大家走向一个大家所不知道的世界,充满着新奇,我相信我的作用无可替代,人们一定会跟在我的后面前进。” 传统:“我也许没有新潮有活力,但是我有充足的经验。” 新潮:“我也许没有传统有经验,但是我有前进的动力。” 当传统遇上新潮,不应该是碰撞,也不应该是融合,而是求同存异,在不同的地方上运用不同的技巧,传统也好,新潮也罢,都在时代的背景下发挥着各自应有的作用,当传统遇上新潮,时代的舞台缓缓升起,我们前进的步伐依然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