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938018
发电厂厂用电设计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防雷接地设计某钢铁企业自备电厂设计电网潮流计算与仿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软启动器 
《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主要报道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在国民经济有关领域技术开发、技术改造中的应用成果。内容包括:集中参数控制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控制系统;分布参数控制系统;随机控制系统;离散事件系统;大系统理论;混合系统;系统辨识与建模;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优化与控制算法;先进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控制科学的其他重要问题。中英文版刊载的内容互不重复,各自独立。栏目有:论文,短文,书刊评介,国内外学术活动信息等。读者对象是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
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题 目 多功能电子秤的设计(硬件) 院(系、部)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0702班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2011年3月24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多功能电子秤的设计(硬件) 选题类型 应用型一、 选题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电子秤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衡器,广泛应用于超市、大中型商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秤在结构和原理上取代了以杠杆平衡为原理的传统机械式称量工具。相比传统的机械式称量工具,电子秤具有称量精度高、装机体积小、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在外形布局、工作原理、结构和材料上都是全新的计量衡器。电子秤的设计首先是通过称重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高精度高增益的信号放大与AD转换,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处理,再经过单片机控制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电子秤的发展过程与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近年来,电子秤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预包装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的不断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其础,国外如美国、西欧等一些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0 1 %称量准确度的电子秤,并在70年代中期约对75 %的机械秤进行了机电结合式的电子化改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的种类和样式越来越来多,我们出门买东西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市场都经常会用到电子称,电子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一套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秤系统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具有现实意义。主要参考文献 :[1]周航慈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2]郑欢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1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社[4]高吉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制作实训[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5]孙传友,孙晓斌,李胜玉测控电路及装置[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6]刘文涛 单片机语言C51典型应用技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1 设计要求(1)学习有关参考书,掌握有关硬件电路设计、调试方法;(2)了解多功能电子秤的工作原理;(3)熟悉80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4) 系统总体设计(软、硬件)、制作和调试; (5) 根据总体设计完成硬件制作,配合软件设计同学进行软件调试及联合调试;(6) 按照规定,提交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7) 服从分配,遵守纪律,按时上下班,圆满完成任务。2设计思路1 设计可实现的功能1) 称重范围:0~1Kg,0~5Kg2) 测量精度:≤ 05Kg3) 显示方式:LCD显示所称量的物品重量,同时还可显示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和所有物品的总金额。4) 使用操作:键盘输入数据,操作简单方便。5) 特殊功能:具有去皮功能以及能将金额累加计算;当物品重量超过电子秤量程,即过载情况或者是物品重量小于A/D转换器所能转换的最小精度,具有超重报警功能。6) 时钟功能。2 设计的基本原理本文设计从信号采集电路、放大电路、液晶显示、键盘电路等几个方面出发,设计了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并结合一套完整的程序算法给出了一套完整的电子秤软解决方案。此多功能电子秤有以下部分组成:传感器、信号放大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量程切换模块。其基本原理框图如下: 图1 基本原理框图3 设计的基本准备(1)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部分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2)信号处理:将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应能满足模数转换的要求。为了测量准确,放大系统应保证输入级是高阻,输出级是低阻,系统应具有很高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3)模数转换及显示系统: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该数字量由显示器显示。(4)声光报警模块:利用晶振和发光二极管来完成声光报警功能。4 设计的重点及难点此设计的重点在于需大量查阅资料,全面、细致、深入了解需用器件的功能及用法,综合考虑功能实现、误差大小、成本等各个方面,以保证设计顺利地完成。难点在于信号采集模块、语音电路模块的实现。5系统硬件的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图2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6 调试分模块搭接硬件电路,按模块进行调试。调试无误后,将软件系统在仿真机上进行仿真,以确定能否达到预定的效果。仿真无误后,将程序下载到硬件电路上进行联合调试。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1、第五~七周: 系统整体方案的确定;2、第八~九周: 进行元器件选择;3、第十~十三周: 完成硬件设计及调试,和负责软件的同学一起完成联合调试;4、第十四周: 撰写毕业论文;5、第十五周: 提交毕业论文初稿。6、第十六周: 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 __年 月 日院系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难度 份量 综合训练程度 是否隶属科研项目 教学院长(主任)____________ (公 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