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3

丸子是个球啊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论文框架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uhui79

已采纳
回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战略。其次,要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再次,要积极稳妥地扩大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3)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仅限于统筹规划、总量控制、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査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运用政府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手段和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4)价格制度和市场体系。建立、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同时要培育和健全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汇率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5)分配制度。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等多种方式并存;应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要坚持公平的原则,解决收入两极分化问题,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6)社会保障制度。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论文框架

154 评论(12)

jp1527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41 评论(12)

凯源玺z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市场主体。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2)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宏观调控。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38 评论(9)

calebwoo

1、市场主体: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2、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宏观调控: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4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