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1

mj011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形势与政策5000字论文摘要下载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yanKai

已采纳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形势与政策5000字论文摘要下载

340 评论(15)

傅慎行何妍

小兰老师说档案——论文的格式与形式#档案培训#档案服务#档案职称
272 评论(13)

020210331

帮您找到一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摘要:2010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世界经济正在温和复苏。2010年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以来,我国外交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有力推动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了我国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我国领导人参与各项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积极开展了峰会外交、世博外交等重大外交活动,中国领导人频繁出访,中国的身影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中国形象日渐凸显,有效维护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显著增进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中国外交 峰会外交 世博外交 中国声音 话语权  正文:  2009年初,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领域的影响开始凸现:企业降薪或裁员、上班族开始休无薪假期、大批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返乡,与此同时,约610万大学毕业生涌进人力资源市场。有专家预测,09年前两个季度就业市场可能将进入十分艰难的时期,企业对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有可能降至10年来的最低点。就业,无疑已成为2009年中国社会的一大关键词,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在共同关注、共同谋求解决出路的话题。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增速下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就业工作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灵活积极的方式就业,就显得十分重要。  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就业形势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波及全球,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美日等国居民购买力下降,这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也直接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国内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企业用工需求下滑、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用人需求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同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886万人,较上年增加了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同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就业问题面临的困难将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这必然会影响就业岗位的增加。同时,外贸出口在今年预计还将继续下滑,一般来讲,外贸出口每波动一个百分点,将影响大约20万人的就业。2009年温 家 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中,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较上年减少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几个特点  首先,受影响的农民工数量巨大。由于城镇用人需求有较大下降,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情况比较普遍。  其次,影响存在滞后性。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经济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往往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表现出来。尤其是我国外贸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出口贸易的大幅下降,外贸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将有较大的下降。  第三,范围可能不断加深。在近30多年高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在某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我们不仅是产品的加工方,也是原材料、劳动力、能源和运输的提供方。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的范围和涉及的行业将不仅仅是外贸出口业,而将是广泛而深入的。  来源:360医学网。
260 评论(15)

ztp1111

我下了50分,找来 的都是代写的,要钱的哎╮(╯▽╰)╭
316 评论(14)

Zzeyuan

我给你个网站你去参考下吧
14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