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班369
要写2千字?我没看错吧!呃我只能说无能为力!!!!!!!!!! 
怎样写说明文 ? 什么叫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论。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 那么,怎样写好说明文呢? 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小读者介绍长颈鹿。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都不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身高四米多,公鹿五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五米七八。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腿,还长着一个特别长的脖子。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七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长颈鹿的七块颈椎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把这些写清楚,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说明文。否则,你就说不明白。 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河南郑州市七中刘伟同学写了一篇介绍《粉蝶》的说明文,文中对粉蝶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粉蝶为什么不能在清晨飞舞,以及它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有根有据。这篇说明文曾被一些学校选为教材。刘伟同学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这是因为他平时时生物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亲自实践,仔细观察。两年里,他制作了四百多个标本,光粉蝶标本就制了三百多个,共有五、六个种类。他在谈体会时写道: “昆虫的个体很小,特别是头部构造很难观察。我就向老师借了一个放大镜,我观察的东西就广泛了,昆虫中有粉蝶、蜜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等;植物叶子中有柳叶、梧桐叶、榆叶、槐叶等等,还有草叶和花木……我常把放大镜、笔、记录本带在身边,上下学路上,去公园游玩时抽空作些观察,并记下主要观察内容。” 其次,要查阅资料。我们不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比如,有个在长沙读书的中学生,到北京旅游,参观了故宫,很想向同学们进行介绍。于是,他不但记下了参观的印象,还买了一张《故宫旅游图》和一本《北京十大名胜》,从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这样,他就知道:“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周围环绕着十多米高的城墙,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我国明朝初年,为了修建这座宫城,曾经‘役使十万工匠和百万夫役。’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上面说的这些具体数字、建筑特点,不查阅必要的资料,自然很难掌握。 最后,还要学会比较。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孪生兄弟,长得再相似,也能区别出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比如,要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字就很有学问。你可以直接说,中国的面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的面积,与法国比,有十七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二十五个日本大;与英国比,有三十九个英国大;我们祖国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又生动,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二、说明要有条理 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明,道不白。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景泰蓝的制作》的说明文,十分注意文章的条理性。作者抓住“做胎”“掐丝”、“涂色”、“烧制”、“打磨”五道关键的工序,对每道工序的制作和原理都做了详细的说明。结构严紧,条理清楚。 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说明具体事物,如介绍一种新品种;一种是说明抽象事物,如“什么是世界?”。但是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都有其特征,都有它的构造和结构,只要我们遵循事物的规律,按照一定顺序加以说明,
仅中国才有的树木,植物界的大熊猫,被人类称为“活化石”
建议使用CNKI系列数据库那里有非常详细的资料。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新课程内容标准对生物教师动物学知识结构要求的研究 作者:李红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替硝唑缓释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及其治疗牙周炎效果的动物学研究 作者:刘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生态学及民族动物学初步研究 作者:格日乐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2 德日进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 作者:舒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1990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鸟类本体模型为例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 冶炼厂周围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指示研究 作者:王雪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土壤动物学 含动物形象的俄语谚语、俗语分析 作者:吴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关键词:动物学 语言世界图景 人类中心论 对比性 语义分析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 作者:杜秀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 作者:赵晓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肌肉废用对黄鼠(Citellus dauricus)和大鼠比目鱼肌形态结构与肌纤维类型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剑角蝗科8种蝗虫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作者:刘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利用ISSR和COI序列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仿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闫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海洋动物学 山地次生林中大山雀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作者:苏循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及其脂肪营养需求研究 作者:侯俊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现生介形类动物系统发生及太湖介形类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禹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中华鳖对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应性研究 作者:齐占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鹏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广西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作者:王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几株芽孢杆菌肉鸡代谢研究 作者:韩秋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两种幽灵蛛的行为学研究 作者:陈海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可视化胚胎工程的研究 作者:徐艺玫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 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的毒性和雌激素效应 作者:唐超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塔里木兔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作者:李增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蚜科Aphididae及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的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 作者:任珊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尺蛾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鳞翅目:尺蛾科) 作者:韩红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皿蛛科蜘蛛分类学研究 作者:图立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说明文作文(1):金丝猴的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它们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金丝猴目前有五个种类: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和2012年新近发现的“怒江金丝猴”(暂定名)。其中除了川金丝猴全身是金黄毛色外,其它三种都没有金色的体毛。滇金丝猴的体毛主要是黑灰色和白色的,它背披黑毛,臀部、腹部和胸部都是白毛,面部粉白有致。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金丝猴。体长约70cm,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翘。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的毛为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的毛为褐黄色,毛质十分柔软。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然后吃东西时总是吧哒嘴显得那么香甜。我国有3种金丝猴,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它们都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国家I级保护动物。它们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具有重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然后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后目前,除我国外,这些稀世珍宝在世界上仅有法国、英国等极少数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若干标本。我们必须要保护动物从自我做起,从大家做起好好保护珍稀动物。说明文作文(2):我的小天地,名曰“雨桐轩”,取自吴文英的“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一道上了广漆的竹制推拉门,地道的江南味,上书“莲心正苦,茶尘亦香”,意在激励我苦中作乐。走进书房,抬眼便望见窗户,窗帘是生意盎然的绿色,透着股暖意。这窗户是正对着门的,距离可是三米,却有增大的视觉效果。在房间左侧的墙上,有内嵌式的落地书橱。分文、理、艺三层排列着我的书籍,每一本书都编上了号。如“文三号”“理一号”等。在右侧的墙上,有两幅父亲送我的题字,一幅是“心如止水”,一幅是“佛由心生”。我是信佛的,它让我从容不迫。墙角有一盆文竹——居无竹则俗。他与纯白的墙面相映衬,愈显青葱。在书房的中央,有一张小茶几和一把老藤椅。在每周六的下午三点,躺在这把椅子上,捧一本读了又读的散文。时不时啜一口桌上的茶,那意境真是叫人心生惬意啊。走出书房,合上竹门,思忖着为什么这门只两扇。这与物理无关,与心境却有关。回外婆家问老年人,都说:“这二,是雅的;若再加一扇,成了三,变俗了。”听后还是不理解,再想想,却也是这个道理——门太多,心不静,然后再雅的事,便也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