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文学分析修辞论文选题意义高中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7

jinshujinsh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文学分析修辞论文选题意义高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l2012

已采纳
我把写法告诉你,你自己写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在正式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要写出开题报告,以便指导老师能根据学生对文献的综述和对所选论题的认识,确定其可行性。开题报告是作者将自己初步选定的题目之内容、思想等,以书面形式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和听众作一书面汇报和简要说明。写开题报告目的:一是作者能将所选课题的内容框架、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文化结构、主要引征材料及参考书目作一总体思路的勾划,作者对该选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有序的组合清理,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好充分准备。二是作者能广泛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顺论文思路,使其结构更趋完整,内容更趋翔实。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1、毕业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用中英文撰写,汉语在前,英语在后。目的是限定毕业论文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即论题。应力求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15—20字。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2、本选题的研究目的以中学英语教学法方向为例,则须说明要解决英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前人从未解决的,并且能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的问题。3、本选题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曾作过哪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何等地位?是属于未开拓的领域,还是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础上作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外有哪些论文、论著涉及到本选题的内容?4、研究本选题的动机及意义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英语教学会起什么作用?从实践的角度看,本选题是否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动向,使人们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5、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内容、重点和难点本选题研究有哪几个重要观点,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研究的难点在何处?怎样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何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对改进英语教学作对策思考?本选题有哪几个新观点?是否填补了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空白?6、本选题的撰写框架框架可用提纲形式表述,一般构成如下:引言:提出问题、摆明观点。论点:分析问题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致包括: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论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做法。另外,利用实际数据作为论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结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其结果如何?对人们在英语教与学中有何指导意义?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研究的?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一般是英文参考书在前,中文参考书在后,以字母拼音顺序排列。7、研究基础作者在选择该题之前作过哪些方面的学习、研究或写过什么文章?说明能如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理由。8、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描述、实验、实证、文献、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测量、量化、行动研究、表列、图示、内容分析等方法。例如:实验的方法就是对英语教学班级进行实验对比;调查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查表、询问、问答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课题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9、撰写步骤及阶段任务包括:选题及开题报告初稿、正式开题报告及提纲、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何时论文答辩等。开题报告中文范例标题: 英语隐喻汉译(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1)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 & Johnson (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 & Johnson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经。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队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是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意义: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陈宏薇: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贡献的作用。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难点:怎样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创新点:研究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理论及其方法。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引言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1 隐喻的定义2 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书语3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1 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1 习用性隐语2 新生隐喻2 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译汉译1 翻译的标准2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3 日常用语中隐语汉译的过程4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1 直译法2 意译法3 转译法4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4) 参考书目Brodkey, L Review: The Language in M ( College English Jan, v50 pp 89-94), Jin Di & Eugene, A N On T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da, Eugene A & William, R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Maryknoll of NY Orbis Book,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陈文伯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5) 简要说明本文分五个部分。一、简要介绍隐喻与语言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不可忽视文化背景,并且简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二、重点论述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四、讨论隐喻的汉译标准、难点、过程、基本方法以及根据语境而确定译法的原则。五、详述陈喻汉译的方法和技巧,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对每种方法的使用都不能走极端。结论部分,总结研究隐喻汉译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文学分析修辞论文选题意义高中

254 评论(15)

Sheldon崔

两个方面:理论意义——即该文学给我们的社会、生活、思想等等带来的影响与意义【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实践意义——即该文学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在哪里【比如莎士比亚戏剧对英文词语的扩充影响,更是现在很多应用广泛的名言的来源之类的】。
244 评论(12)

如果早点了解那?/a>

为什么要在言语交际和写作中为何要使用修辞艺术?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因为我们有东西要表达。但是表达并非终极目的,没有谁写了文章就扔在那里不管了吧?除了应试的作文,对付工作的公文,我们平时抒情言志的文章,总的来说还是希望别人看到。为什么希望别人看到?我们在就自身的感情、志向、看法寻求认同。比如说,咱们说“今天天气不错”,其实就暗含着听众附和的期望值,如果听到这句话的人说:“嗯,确实不错。”作为文字提供者的期望值得到满足,就会有一种心理满足感。得到这种满足感就是写文章的初心。可是人家哪里那么容易赞成你呢?你说天气不错就不错了?我们就要加入证据来佐证我们说的话:“你看,出太阳,没有雾霾,没有下雨,气温二十度。”这种硬邦邦的证据能说明天气好吗?从物理标准上来说可以,可是这种东西不叫做文章,这是数据。听到的人出于对数据的认可,可能会认为“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天气”,但是每个人对数据的反应能力不一样,更多的人听了可能是一脸懵逼。谁说二十度就是好天气了?而修辞就是钢铁证据堆砌出文章的润滑剂。咱们说“长空万里无云,秋高气爽时节。”还需不需要列数据,或者直白地说“天气不错”?一般人的头脑中自然就会对这种修饰过的画面形成认同,在美感地形成下愉快地认同了“今天天气不错”的这个主张。当然,这只是个简单举例,不一定很准确,但大致是这个意思。修辞手法有几十种,最常见的就是排比、夸张、比喻、对偶之类的。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语言更美或更具说服力。修辞的使用,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和语言习惯,并不分东西南北、古今中外。即便以单音节字为基础的“对仗”,其实在拉丁文字里也有类似的存在。比如“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其实就带有对仗的意味。我们在语言中使用这些手法,最终目的是通过修辞手法把直接了当说的话绕了弯说。第一增加美感,第二可以引起读者思考。而引起读者思考的目的,还是要让读者在无意中进入作者预设的范围,认同作者表达的内容。说一千,道一万,不过就是让你认同我。就好像我以前说过,天下文章,去掉各种修饰浮夸,最终都是议论文。小说是,诗歌是,戏剧是,什么都是,因为不管情节多么离奇,写法多么有趣,他们的最终目的都隐藏在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之下,他们都是要表达一种观念,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说服读者而已。修辞使这种作者获得认同、读者获得提升的路径从直通马路
9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