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2

ylgwt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海洋技术论文结尾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迈克乔姆

已采纳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体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是1405年至1433年,总共有七次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十分庞大,船与船之间需要联系,当时还没有电讯方式,那它们怎么联系?船队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船队采用“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虞”的方法有时遇到能见度差的天气,铜锣、喇叭、螺号也作为联络工具这说明中国古代人在指挥上的指挥上的智慧是了不起的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的科技成就中国很早就能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只航行的方向、位置郑和的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结合起来应用,提高了测定船位、方向的精确度,叫做“牵星术”这项技术表明了那个时候中国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航海图、针路簿记来保证船只的航行路线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郑和七次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抵达了大西洋,穿越了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三个大洋在当时靠木船,仅凭借自然的风力航行,克服各种困难是很了不起的,不仅要掌握各种技术和知识,而且需要勇气和探险精神郑和七次下西洋还有许多贡献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已经60高龄了但这次他没能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郑和代表了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难,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

海洋技术论文结尾

203 评论(10)

mahmutjan

海洋科学前沿这本期刊上的文献你去看看,或者世界生态学这本刊,能找到不少关于海洋赤潮的文献
27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