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5

学无止境巅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幼儿园陶艺论文3000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霜之哀伤1233

已采纳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陶艺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陶艺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运用搓、手捏、刻画等方法制作故事中的动物形象。 学习兔唇、龟纹等的细节处理。 能运用辅助材料表现故事场景。 活动准备: 幼儿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 《龟兔赛跑》的故事挂图。 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废报纸等辅助材料。 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出示故事挂图,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l)教师: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出示挂图,幼儿讲故事) (2)教师: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3)教师:后来,兔子改掉了骄傲的缺点,在第二次比赛中它得了第一名。因此乌龟和兔子都很可爱。今天我们用陶泥来捏出乌龟和兔子好吗? ●通过出示挂图,回忆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外形特征,为后期创作积累视觉经验。 幼儿讨论。 (l)教师:我们在制作中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幼儿大胆设想,预知在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2)教师强调有关兔唇、龟纹等细节处理。 要点提示: 通过提问,让幼儿预先思考在创作中应注意的地方,为幼儿的创作扫除了一些障碍。同时,教师关于细节方面的处理提醒,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大胆创作的信心,有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布置宅们的比赛场景。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讲评。 幼儿园大班陶艺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脸谱的艺术美,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夸张表现脸谱特征。 感受浮雕脸谱的立体感,能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体面具。 活动准备: 用京剧脸谱图、幼儿绘画作品“京剧脸谱”、京剧脸谱面具等布置陶艺室。 刻画工具、旧报纸、竹箩筐、瓷盘等若干。 陶泥人手一份,泥拍子人手一个。 京剧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京剧脸谱的特征。 (1)教师:看,我们的陶艺室周围挂了什么呀? (2)教师:关于脸谱,你知道些什么呢? (幼儿讨论、交流) (3)教师: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艺术,它与我们的脸一样,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左右是对称的,只是它用了许多的线条和色块使五官变形了,有的眉毛竖起来,很凶恶,有的眼睛弯弯的,很滑稽。 ●前期的知识沉淀,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知识,激起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丰满的环境创设都来自孩子们自己的手笔,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习从平面到立体的创作。 欣赏立体面具,激发幼儿联想创作。 (1)出示立体的京剧脸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与平面脸谱的不同。 教师:脸谱确实非常漂亮,一些艺术家把它做成脸谱面具挂在家里。瞧!我这儿就有一个呢!仔细看看,它与画的脸谱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观察、交流) ●利用比较观察法,引导幼儿发现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2)教师:今天请你们也来当艺术家,设计一个漂亮的脸谱面具。你们会用什么方法使脸谱凸起来呢? (幼儿想象) (3)师幼共同付论、探索,教师示范使脸谱变立体的方法。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教师:我们周围也有一些材料,你能不能借助这些材料使脸谱凸起来呢? ●辅助材料的添加,使幼儿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 (2)教师:是不是很想动手试一试呢?先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准备设计、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脸谱?想好了就开始吧! (3)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装饰的时候要仔细,注意左右对称。看一看,脸谱的五官变了吗?看上去怎么样?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有创意的地方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能力稍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鼓励先完成制作的幼儿欣赏同伴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作品。 (1)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作品,请幼儿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脸谱面具?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为京剧脸谱涂上漂亮的颜色,使作品更加完美。 ☆区角活动 ①表演区“京剧脸谱秀”:各种脸谱,让幼儿进行表演。②美术区:收集各种脸谱图片,供幼儿欣赏;各种纸、毛线或泥巴,让幼儿创作脸谱。 ☆环境创设 收集各种脸谱布置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陶艺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陶瓷的文化,掌握捏陶的技法。 2、能运用多种形式制作杯子,拓宽思维和想象,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根据自己的构思创意,独立设计制作,激发创新意识,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了解陶艺的一些基本知识。 材料准备: 背景音乐、数码照相机、电脑、欣赏课件、幼儿的工作服、陶泥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泥巴,引导幼儿知道这是陶泥,专门用来做陶瓷的。 1、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引导幼儿猜测) 2、引导幼儿知道这是陶泥,专门用来做陶瓷的。 二、教师以儿歌形式演示操作,引出主题。 1、师:今天徐老师要用这块陶泥来变魔术,你们想看吗? 2、小泥巴说我又要变身了。 (1)教师演示:“看!这是什么动作?”(搓圆)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3)它变成什么了? (4)它请泥条妹妹来帮忙(连接泥条),它变好了,呀!是什么?泥巴变身真好玩,给他们拍拍手。 三、观看各种陶瓷杯子的课件,启发创作。 1、师:今天徐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陶泥做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课件,重点引导幼儿观看杯子的造型。 师:咦,这种杯子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杯子的杯口和杯底都是一样大小的,它呀是圆柱体的,来看看另外一个杯子,和这只杯子哪里不一样呢? 师:这只杯子是什么样子的?另外一只呢?哪里不一样?(高矮、胖瘦、形状)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高的杯子做垫脚的动作等) 3、教师小结:这些陶瓷杯子都是由我们很聪明的古代人发明的,陶瓷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现在呀很多外国人也来我们中国学习怎么做陶瓷杯子,你觉得我们中国人伟大吗?除了我们刚刚看见的这些杯子,还有更多的有趣的陶瓷杯子,你们想看吗? 4、师:这些是小动物样子的杯子,还有没有柄的杯子和有2个柄的杯子,好玩吗?徐老师呀也学着做了几个陶瓷杯,我们一起来看看,好看吗?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做一个好看的陶瓷杯? 5、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杯子。 师:你准备做一只什么样的杯子呢?跟你的好朋友说说。 四、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制作。 1、提醒幼儿认真制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幼儿有创意的想法与制作,并用照相机拍下来。 五、展示作品,师幼互评。 1、以幻灯的形式欣赏同伴作品,进行评价。 2、教师也从中选出几件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从造型上分析作品的优点。 幼儿园大班陶艺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含义。 2、用搓、揉的方法来给自己的名字贴上泥条。 3、学习认识自己的名字,萌发对 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其姓名的由来,帮助孩子收集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猜名字” 1、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姓名的字音和词意,将幼儿的姓名编成有趣的谜语。 2、教师出示谜语,请幼儿个别回答,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将被猜中孩子的名字的KT板拿出来,供幼儿辨认。 二、师幼讨论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祝愿 1、教师: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爸爸、妈妈和长辈们设想而定下来的,名字中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老师的名字也是一样,我的名字叫……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3、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4、教师:原来我们的名字那么有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 三、做做我的名片 1、教师:如果要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呢?这回,我们就用陶泥来做一张名片。 2、教师介绍技能技法:用搓的方法把陶泥搓成一段段细细小小的泥条,然后黏贴在已经设计好的KT板上。在搓的时候,要注意要把泥条搓的细细的,特别是复杂的名字,更应该仔细哦。 3、请幼儿来做做自己的名片。在做的过程中,请孩子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弄脏。 四、展示 让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放在教室外面,看看谁的名片最好看。 小百科: 陶艺,广泛讲是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幼儿园陶艺论文3000字

272 评论(9)

rzc8978

你自己在(创新教育研究)里面看下呗~应该有这样的论文可以让你看下的吧~
36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