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edith01
回答
内容如下:1、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影响2、大数据下地质项目资金内部控制风险3、医院统计工作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改进4、大数据时代下线上餐饮变革5、基于大数据小微金融
[鲜花][鲜花] 
数据库设计应用论文包括六个主要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2、概念设计:通过数据抽象,设计系统概念模型,一般为E-R模型;3、逻辑结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模式和外模式,对于关系模型主要是基本表和视图;4、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的设计;5、系统实施:组织数据入库、编制应用程序、试运行;6、运行维护:系统投入运行,长期的维护工作。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概念最早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编写《大数据时代》中提出,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有4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单选题 下面哪个不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D)A.数据的结构化 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程序的标准化下列叙述正确的为(B) A.关系中允许有重复的元组,也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 B.关系中允许有重复的元组,不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 C.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组,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 D.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组,也不允许有重复的属性名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1:M,则实现l:M联系的方法是 (C)A.将两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B.将两个实体转换的关系中,分别加入另一个关系的主码。C.将“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D.将“M”端实体转换的关系的主码,放入“1”端实体转换的关系中SQL的标准库函数COUNT,SUM,AVG,MAX与MIN等,不允许出现在下列语句 (D)中 A.SEIECT B.HAVING C.GROUP……HAVING D.WHERE填空题1、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班级和班长之间的联系是( 一对一 )联系,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 多对多 )联系。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外模式有( 多个 ),模式和内模式只有( 一个 )。3、DB的含义是( 数据库 ),DBS的含义是( 数据库系统 ),DBMS的含义是( 数据库管理系统 )。简答题:1、SQL Server中的语句权限的含义及内容。语句权限主要指用户是否具有权限来执行某一语句,这些语句通常是一些具有管理性的操作,如创建数据库、表、存储过程、触发器等。2、SQL Server中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有哪四种?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机制等3、事务故障的恢复方法。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进行逆向操作;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逆向操作;继续处理,直到事务的开始标记。4、E-R图设计中,合并分E-R图时可能产生的冲突及解决办法。冲突主要有三种: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属性冲突需要靠各部门协商讨论解决,但也非易事;命名冲突通常也像处理属性冲突一样,通过讨论协商等行政手段进行解决;结构冲突主要是根据应用的语义对实体联系的类型进行综合或调整。5、事务的四个性质。(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事务中包含的所有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all or none)。 (2) 一致性(Consistency)在事务开始以前,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的状态,事务结束后,数据库也必须处于一致性状态。 事务应该把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换到另外一个一致性状态。(3) 隔离性(Isolation)事务隔离性要求系统必须保证事务不受其他并发执行的事务的影响,也即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对于任何一对事务T1 和 T2,在事务 T1 看来,T2 要么在 T1 开始之前已经结束,要么在 T1 完成之后才开始执行。这样,每个事务都感觉不到系统中有其他事务在并发地执行。(4)持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一旦成功完成,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必须是永久的,即便是在系统遇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数据的重要性决定了事务持久性的重要性。6、有两个实体集,若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M:N联系、1:M联系和1:1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表的个数分别是多少?M:N联系:三个表,1:M联系:两个表,1:1联系:两个表7、举例说明参照完整性规则中对外码有何要求。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一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为空,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比如:学生关系中每个元组的专业号属性只能取下面两类值:空值,表示未给该学生分配专业;非空值,这时该值必须是专业关系中某个元组的专业号值。8、举例说明SQL Server中有哪3类触发器。INSERT触发器、UPDATE触发器和DELETE触发器 (不再举例)SQL语言设计题 将借书日期在2006年4月以前的借阅记录存入临时的超期借阅表。select * into #超期借阅表 from 借阅记录表 where 日期<'2006-04-01'设有如下三个关系模式,用SQL语句完成: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先行课)选课(学号,课程号,任课教师,成绩)1、创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成绩视图,属性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create view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成绩视图' asselect 学号,姓名,课程名,s_成绩 from table 学生 s,课程 c,选课 s_c where 学号=s_学号 and s_课程号=课程号 and 专业='电子商务'2、创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成绩统计视图,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总成绩和平均成绩。create view ‘计算机专业学生成绩统计视图’ asselect 学号,姓名,sum(成绩),avg(成绩) from 学生 s,选课 s_c where 学号=s_学号 and 专业='计算机应用'group by 学号,姓名3、查询没有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课程号。 select distinct 学号,姓名,s_课程号 from s,s_c where 学号=s_学号 where s_成绩=04、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01且成绩为最好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select 学号,姓名,max(s_成绩) from 学生 s,选课 s_c where 学号=s_学号 and s_课程号=‘001’5、查询至少选修了二门及二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学号select 学号 from 选课表 group by 学号 having cou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