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water
摘 要:现在的学校学生电脑机房都配置了数量较多的计算机,且机房的使用非常频繁。对于怎样管理与维护好机房,对广大的计算机老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且很现实的问题。本文就我在这两年来对机房的管理的经验跟大家交流,有缺陷的地方敬请批评与指正。关键字:计算机、系统、电源、硬件、软件、多媒体 电脑机房管理是一件工作量相当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下面就从室场环境、硬件、软件等三个较大的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我的“抛砖”,能给大家“引玉”,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室场环境 室场环境其实本身就不是一个小的范围,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现在只将室场环境局限于电脑室这个小范围。 室场环境首先涉及的就是电源问题,虽然电脑能够承受一定幅度变化的电压,但这种不稳定的电源对电脑的使用寿命明显存在一个极大威胁。而对于电脑机房来说,这种危害则显得更大,毕竟电脑机房里面工作的不是一台电脑,弄不好几台甚至十几台一起罢工更是常事。这类事情在夏天这个用电的高峰季节更显得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学校添置了两台稳压器,我们设置其正常供电的电压为220伏、电流16安来对电脑室58台(包括教师机和服务器)供电。要是电压发生偏差,如电压变为180伏,则会使其中3---5台计算机不能启动,此时则要检查供电情况,使之符合标准。 其次是灰尘问题,大家都知道灰尘是电器的最大杀手。虽然我们学校在郊区,空气清新宜人,但也摆脱不了灰尘的魔掌。一个学期下来,光是机箱外面就是厚厚的一层,更不用说内部的主板和其他部件了,为了避免部分元件散热不好,造成显卡、CPU烧毁和在潮湿季节电路内部短路,我们坚持每学期使用洗耳球、毛刷子等定期对机箱内部元件清洁。并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电脑室内部的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灰尘事故的发生。 第三是光线问题。在电脑室里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暗。若显示器长期受强光照射容易加速显像管老化,后果就是会降低发光率。并且在强光照射下,对长时间使用显示器的学生的眼睛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为此,我们在电脑室两边的窗户都添加了窗帘,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控制。 第四是温度问题。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很多部件都要在一定的温度内才能正常工作。否则,频繁的死机、非法操作、元件的烧毁等将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我们学校添加了两台立式空调以尽量控制电脑室温度。 二、硬件 计算机的硬件就那么几大块,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可是这真的不简单,也是最最令我们头疼了。 首先是还原卡,我们先感谢它它给我们的维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方便,也不得不对他抱起万分的“感激”之情。在我们整个维护过程中60%以上的乱子都是这家伙捣出来的。由于没有设计固定的螺丝,加之娇贵,不时会给我们以提示信息“找不到还原卡”。虽然很小心将其插入PCI槽,而且插得很稳、很紧,可是它就不认。弄的你真的没辙的时候,他有时又会对你格外开恩,重新启动自己又可以顺利进入系统。 其次是显卡和内存,这两者有时也会出来作梗,如果没有被烧毁,一般只是小问题,根据其声音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知道是那一个出了问题。重新拔插一次一般都可以解决的。 第三则是电池,虽然个子不大,价钱不高,可是它的出现有时着实让我们摸不着头绪。因为它一般出现时候是静悄悄的(黑屏无任何反应),这跟显卡与内存是绝然不同的。一般很少人会怀疑它,从电源开始一直找原因。弄的你垂头丧气之时,不小心触动它一下或将其拔除或将其替换,起动又可以顺利进行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小器之,使用不符规格、类型或容量的电池是会产生爆炸的。所以在选择之余还是要慎重的。另本人在管理维护过程中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有几台计算机在每次开机在检测完内存和显卡之后,出“CMOS checksumerr_defaults loaded”,然后按F1可继续或是按DEL进行设置。很明显这是主板CMOS电池没电。换上相应的新电池一般可以解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这学期选修计算机组装维护,总体来讲学了不少,它主要包含三方面,我就对这学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硬件安装 第一步 安装CPU,先将CPU和内存安装到主板上,然后再把主板装到机箱里,要是先把主板安装到机箱后再安装CPU和内存就不是很方便了。准备一块绝缘的泡沫用来放置主板,主板的包装盒里就有这样的泡沫。 第二步 安装内存 目前主板上最常用的内存插槽采用DIMM结构,正反两面的线路设计是分开的,各自拥有独立的线路。SDRAM内存插槽为168线,DDR内在插槽为184线,DDR2内存插槽为240线。 第三步 光驱、软驱和硬盘的安装 (1) 安装软驱和光驱: 先从面板上取下一个3寸槽口和一个5寸槽口的档板,用来安装软驱和光驱,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这一步是考虑到面板的美观。然后把小软驱放到3"固定架上,采用同样的方法,保持软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先拧一侧的螺丝,用力要适当,以免对部件造成损害。 (2)安装硬盘,我们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盘,也装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说小软驱的下面,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然后再固定螺丝,要用粗螺纹的螺丝。 第四步 安装主板。 (1) 主板上的CPU和内存已经先安装好,同时连接了CPU风扇的电源线。 (2) 主板上一般有5到7个固定孔,它们的位置都符合标准,在底板上有很多个螺钉孔,你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 (3)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档片的孔对齐,使所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 (4) 注意,要求主板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 第五步 连接电源线 (1)ATX电源:ATX电源比较方便,它的开关不是由电源直接引出的接线,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ATX电源有三种输出接头,这个比较大的是主板电源插头,并且是单独的一个,其中一侧的插头有卡子,安装时不会弄反。连接时只要将插头对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在取下时,先用手捏开卡子,然后垂直主板用力把插头拔起。 (4)联接风扇电源线。主板没有接风扇的跳线,或者CPU风扇是另购的,就需要将风扇的电源接在主机的电源上,这种电源接头的方向都是固定的,方向反了是安装不上的。 第六步 插接数据线 (1) 连接软驱数据线 a) 区分软驱数据线的A、B、C三端,数据线交叉的一端为A端、中间一端我们叫它为B端,另外一端为C端。A段和B段各有一个接头,用来连接3寸软驱。C 段连接主板上的软驱接口。当要连接两个软驱时,就在A段和B段各接一个软驱。此时,接在A段的软驱在物理上为A驱,另一个为B驱;当只连接一个软驱时,要把它接在A段上。 b) 连接主板的一端时使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现在的主板上给接口加了一个塑料卡槽,方向错了就插不进去。软驱这边也是一样,红色边对应1号角,用力按紧。 (2) 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 普通的AT主板还要把串口线和并口线也接到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把它们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这一步。 a) 弄清主板上串口线、并口线的标准及对应的位置和它们的定位角(红色线对应的第一针的位置) b) 连接At主板的串口、并口线:串口线联接主板上两个9针串口,旁边标着COM1、COM2;并口线联接主板上25针的并口,,旁边标着LPT。连接时要保住数据线的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然后将接头按到底即可。 第七步 安装显示卡和声卡 一般主板上黑色槽是ISA插槽,白色插槽是PCI槽,还有这一个是AGP插槽,专门用来插AGP显示卡的。 a) 显示卡以垂直于主板的方向插入插槽中,用力适中并要插到底部,保证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触。 b)以同样的方法把声卡插入ISA插槽,如果是PCI的声卡就要插在PCI插槽中。 安装好了声卡和显示卡后,用螺丝固定。 c) 还有一点,就是要在光驱和声卡之间连接音频线,通常音频线是3芯或者4芯的,其中有红色、白色的线是连接左右声道的,黑色的线是地线,不传输声音。光驱的这一头比较好连接,就这样一插就可以了。声卡这边要注意,通常声卡上有2、3个CD音频接口,各不相同,找一个和音频线接头相对应的接口,要保住红、白两线接在两个声道上,然后就这样插上去。如果连接错误的话,可能听不到CD音乐或者只有一个声道发声。 第八步 机箱面板线的连接 机箱面板线有开关和指示灯,还有 PC喇叭的连线,它们要接在主板上。 a) 开关线的连接,这种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你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 b) 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这条线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是不行的。 c) 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 。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 d) 两芯接头连着机箱的RESET键,它要接到主板上的RESET插针上。主板上RESET针的作用是这样的:当它们短路时,电脑就重新启动。RESET键是一个开关,按下它时产生短路,手松开时又恢复开路,瞬间的短路就可使电脑重新启动。偶尔会有这样的情况,当你按一下RESET键并松开,但它并没有弹起,一直保持着短路状态,电脑就不停地重新启动。 二、安装操作系统 安装操作系统首先要有一个安装光盘,现在大部分都是用ghost光盘,ghost安装比较快捷、简便。有了光盘之后,然后就是要设置电脑开机顺序了,要在bios里设置下就行了!设置bios步骤是: (1)启动计算机,当屏幕上显示 Press Del to Enter BIOS Setup提示信息时,按下键盘上的Del键,进放主板BIOS设置界面。 (2)选择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选项,按Enter键进入设置程序。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这样就可以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 (3)退回到主菜单,保存BIOS设置。(保存方法是:按下F10,然后再按Y键即可) (4)然后将光盘放入光驱,并重启电脑,系统便会从光盘进行引导,并显示安装向导界面,你可以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设置就OK了。 三、计算机维护基本知识: 一、硬件方面 1.防止剧烈震动,电脑中的硬盘、CPU散热器最忌震动,尤其在开机状态,如果硬盘正在高速读写,一但出现震动,磁头很容易划伤盘面,造成物理坏道,通常难以修复;高速运行的硬盘不要倾斜放置.CPU散热器都要求散热片紧贴CPU核心,这样在大幅震动下,很可能碰坏CPU核心, 防止机器过热,如果经常出现无故死机或莫名其妙的故障,有可能就是散热问题。机箱里CPU、显卡、电源、硬盘、主板供电模块往往是发热大户.要及时的清理灰尘.保证机相的空气顺畅 切勿非法关闭计算机,不要直接使用机箱上的电源按钮, 否则可能造成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硬盘出现坏道。或是磁头臂不能正常归位。如果遇到不能正常关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强行切断电源.一般不要连续的开关电脑,要等硬盘停下来以后再开 二软件维护: 经常清理磁盘清理其垃圾有条件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可以提高速度 即使给系统打补丁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指数 主要的就是病毒的防护,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不要轻易打开不熟悉的网站有可能在打开文件之前进行杀毒下载请登陆正规的网站
【摘要】判断计算机故障是维护的第一步;计算机维护靠的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对计算机硬件的日常清洁能够减少故障的发生率。计算机维护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计算机维护技术是通过积累而成熟,通过分享而传播。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从事计算机维护的工作者或于计算机维护不熟悉的广大群众有所帮助,使大家少走维护上的弯路。 【关键词】故障判断;维护方法;日常清洁 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计算机,最大限度地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经常面临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向你介绍最基本的的计算机维护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让你的计算机常常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一、维护计算机的第一步先不要忙着打开机箱,首先得观察 观察主要包括: 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计算机位置、电源、连接线、计算机外设、温度与湿度等。 计算机表现出的故障现象、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及其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计算机内外的物理情况——灰尘是否过多、线路板和元器件的颜色状况、部件的形状有无变形、指示灯的显示状态等。 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哪些硬件,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安装了哪些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的版本等。 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故障产生原因 判断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先想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即:故障是什么故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故障和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网上类似故障处理方案,这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在分析故障时,尽量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但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应当先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或在硬件论坛发帖提问。 三、坚持“先软后硬”的原则 即在整个维护判断的过程中,本着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在能正常开机的情况下可先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当确认软件环境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四、维护环境很重要 要保证你的维护环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即电源接地是否正常,工作电压是否稳定,工作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 五、对计算机故障要“先主后次”逐一排除 在观察分析故障时,有时可能会遇到一台故障机不止一个故障,(比如:系统启动时会自动重启,重启后能进系统,进入系统后会有死机现象,显示屏又出现无规则波纹),此时应该先从主要的故障开始维护,当修复主要故障后再维护次要故障,很多情况下可能在主要故障问题解决后次要故障现象已不需要维护了。以下为计算机维护的方法及心得: (一)观察法 观察,是维护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护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周围的环境; 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软件环境; 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二)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护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比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板软件的故障,提高维护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离法 是将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五)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护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机连线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六)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七)升降温法 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升降温法由于工具的限制,其使用与维护间是不同的。在上门服务中的升温法,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设法降低计算机的通风能力,靠计算机自身的发热来升温;降温的方法有: 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的时间; 使计算机停机12~24小时以上等方法实现; 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 (八)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计算机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的一种维护方法。 计算机日常清洁的注意点: 灰尘是计算机的杀手,日常生活中很多计算机故障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计算机的清洁除尘,防患于未燃。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注意风道的清洁 注意风扇的清洁。风扇的清洁过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尘后,能在风扇轴处,点一点儿钟表油,加强润滑。 注意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金手指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 插头、座、槽的金属引脚上的氧化现象的去除: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属片(如小一字改锥)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 注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 注意使用的清洁工具。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如清洁用的小毛刷,应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且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的处理。 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 对于比较潮湿的情况,应想办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电风扇、电吹风等,也可让其自然风干。 液晶显示器的清洁:擦拭液晶显示器屏幕尽量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化学溶剂,因为屏幕表面出厂时涂有一层保护膜,使用化学溶剂的话反而会造成损伤,所以建议用无尘布稍稍蘸一些清水擦拭。 参考文献 [1]王红明计算机组装维护完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2]卓文3天学会计算机维护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3]熊巧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实训兵器工业出版社, [4]陈艳灵等计算机故障自维护科学出版社, [5]导向科技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精讲1000例(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