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企业调研论文范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2

花苗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企业调研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yhml

已采纳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企业调研论文范文

81 评论(8)

xl941226

目的: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形式:参观青岛网通等大企业、公司 时间:2005年7月11日—7月13日 地点:青岛网通、青钢集团、青岛啤酒一厂 组织者:青岛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英语系团总支 参与者:03、04级部分学生 7月11日—7月13日,我系暑假三下乡实践小组,在青岛网通等大企业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校门去真切地体会企业的内部生活。三天的时间虽短,但我们却被工作人员的热情、敬业精神所感动,被精湛的高科技技术所震撼。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一 、实践活动过程全记录 (一)、7月11日,我们来到青岛网通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了网通的基本情况。中国网通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网通)是中国特大型电信企业,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固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是国内外知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网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络设施及相关电信服务。中国网通正在致力于发展宽带通信,其中以“宽带中国CHINA169”、“宽带家园”、“灵动e动”以及服务接入号码“10060”为代表的各类业务或服务品牌已经家喻户晓。中国网通理念:竞争赢得市场,以崭新的姿态参与电信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战略定位;融合创造力量;诚信铸就品牌;服务编织未来。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接触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与技术,还接触到一些尖端技术:(1)网络宽带:宽带的通信质量和能力主要表现在数据通信能力、图像通信能力方面,可以想象在眨眼之间就看到纽约、东京证交所的大屏幕,每一处细微的抖动都清晰可见,也可以在家中随时点播某一TV或好莱坞大片。(2)小灵通:“小灵通”业务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因为小灵通的通话资费和固定电话完全相同,接听不收费,资费低廉又可以随身移动。同时,小灵通用户可以时时在小灵通的服务平台查询自己的话费支出和余额,还可以通过固定电话充值卡自助交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小灵通手机的功率只有10毫瓦。辐射比遥控器还低,在待机时处于休眠状态,不发射功率,也就是说此时小灵通没有辐射,是一种新的绿色沟通方式。(3)第三代移动通信:其以提供移动环境下的多媒体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为主,能够实现用户手持一机走遍全球。可以方便地移动环境上下网漫游、收发E-mail,收看交互式新闻,实现移动环境下的虚拟办公。(4)智能光网络:(SON)在传统的光网中引入专门的控制平面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按需分配,从而实现光网络的智能化,它代表了未来智能光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SON首次将信令和选路引入传送网,通过智能的控制层面建立呼叫和连接,使交换、传送、数据三个领域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交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路由设置、端到端业务调度和网络自动恢复,是光传送网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中国网通正向实现网络智能化、网络宽带化、网络移动化的方向迈进。 在中国网通参观就像遨游在知识与技术的海洋中。用心去学习,收获会颇多。事实又一次向我们证明,要用知识去武装头脑,开拓思维,将创新精神融入于学习与生活之中。 (二)、7月12日,我们来到青钢集团进行参观学习。青钢是青岛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中国三十四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青钢以“厚德载物,积贤为道”的文化理念,以“求新、求异、求变”的企业精神,以舍命以赴的工作作风,以“安全为天、质量为命、育人为本、科技为先、管理为头、市场为家、用户为主”的治厂方针,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龙头,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的销、开、产、供一条龙经营机制。青钢企业口号:“成功,是青钢人永恒的主题”,“以德治厂,以人为本”,“每天都要有新作为,每天都有新提高,每天都有新进步,每天都有新成功,不断追求一个比昨天更成功的新青钢”。青钢集团以资产为纽带,以钢铁产品为主导,集科、工、贸为一体,主要产品有:线材、螺纹钢筋、圆钢、无缝钢管、冷轧带肋钢筋、焊网、冷轧管、带钢、焦炭以及各类钢钉等50多个品种。青钢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品种效益型道路,严格实施全控联动“五个日”管理法,使青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同时,青钢坚持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从1997年以前以普材为主,品种规格单一的局面,发展到今天具有品种多样化、规格系列化的上千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形成了焊丝系列、焊条系列、硬线系列、软线系列,其中焊丝焊条钢已占全国市场的二分之一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青钢,我们来到生产前线进行亲身体验。当踏进厂房的那一刻,顿时感觉到高温难耐,汗水已不禁浸湿衣服。铁水四溅的炼钢炉,全自动化的钢铁生产线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在参观青钢生产的过程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青钢走“循环经济路”意义之所在。青钢围绕着高炉煤气、工业用水、固体废物及余热这四个能耗焦点,将废物新生变宝,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对资源充分利用。余热回收,减少了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节水,水是钢铁冶炼的命脉,青钢经过技术改造,基本实现了工业用水的闭路循环,提高了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新水的消耗量。青钢正向建设生态型、旅游型、智能型现代化钢铁强势企业迈进。 在青钢参观的一天中,不禁让我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再一次在脑海中展现出保尔•柯察金那执着于信念而坚忍不拔的人格。这一切也是青钢的每一位工人所体现出的对人生的追求,他们正在执着地、默默地拼搏着,奉献着。 (三)、7月13日,这是我们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青岛啤酒一厂。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企业名称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乘机侵占青岛,1916年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青岛工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工厂被国民党政府军政查封,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定名为“青岛啤酒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厂终于回到人民手中。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老市场为依托,稳步开拓新市场”的方针,重合同,守信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青岛啤酒厂的生产品种与生产结构,也不断有新的变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青岛啤酒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针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青岛啤酒厂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节能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糖化车间与包装车间的参观中,实地了解到青岛啤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啤酒的主要原料是水、大麦芽和啤酒花。普通的大麦经过浸泡发芽后,再烘干,除根,储存,就变成了大麦芽,然后再进行糖化处理。糖化过程是在密封的糖化罐中进行的,麦芽加入啤酒花蒸煮分解后变成麦汁,然后加入酵母发酵一段时间,经过过滤就变成了生啤酒。糖化过程之后就要进入包装生产线,生啤酒经过高温喷淋杀菌,或装瓶或成听,才会变成醇香清冽的新鲜青岛啤酒。“激情成就梦想”是青岛啤酒的品牌主张。在激情的驱动下,青岛啤酒坚持超越自我,追求超越的精神和“高精严细”的执行理念,用事实写下中国啤酒的骄傲,创造了中国啤酒业辉煌的记录。新的百年,青岛啤酒确定了新的公司使命“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出消费者喜欢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青岛啤酒明确了国际化品牌的战略方针,强化品牌竞争力的总体策略,聚焦于发展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向青岛啤酒成为国际大公司的梦想迈进。 “激情成就梦想”,梦想寄托着未来,有梦想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能成就梦想,所以要努力拼搏,用激情实现梦想。 二 、感悟 三天的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它为我们开启了生活中的另一扇大门,是它让我们开拓了视野,也使我们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作为一名e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只埋头于课本之中,更不能只埋头于所学专业之中,更多的时候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拓展知识面,使自己全面发展。我们青年一代要有理想,要坚定自己的方向,把握自己的前途,为了理想而奋斗。“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270 评论(14)

wfgtjftj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从采购环节看,现在能够准确地掌握某一时段的采购品种、总量、该品种的上年采购单价、采购成本、当期采购单价等,从而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出各部门的材料采购节约情况,并依此进行奖惩。这就使采购管理得到强化,仅1999年就节约采购成本900多万元。  从仓储环节看,系统可对各种库存零部件进行层层分解,一个汽车总成所包含的零部件可分解到7级直至螺钉。材料的编码、型号、规格、名称也都能在系统中得到明细的反映,不但可以从总额上反映储备资金占用情况,而且可以分品种统计每一种物料的超储备占用时间和超储备占用金额,并对原材料超储备占用实行自动报警,从而为控制存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供了可能。从销售环节看,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查询存于各经销商处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时间、去向等详细资料,避免了发出商品长期被人占用或存放带来的损失。还可准确反映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减少了呆坏账损失。同时,通过计算机直接处理原始凭证,使应收账款的错账率几乎为零,解决了长期以来令财务人员头痛的往来账串户错账问题。  从成本控制环节看,系统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详细数据,将标准成本控制与责任成本考核相结合,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进行比较,作为对车间考核的依据,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使经济责任制考核有所依据,实现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  2.减少了资金占用  现在该厂可以全面掌握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存放时间,这就为及时盘活存量资产,避免库存商品长期存放的损失创造了条件。几年来,仓储部门适时处理积压商品车1245辆,回收货款2900万元;销售部门通过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了如指掌,催收货款有理有据,使全国430个经销商的应收账款账龄基本控制在3个月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坏账风险;采购部门根据计算机自动报警系统的适时提示,积极清退生产上不需要的发动机、前后桥等十几种零部件存货,减少资金占用达553.2万元。  3.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使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部门与财务、仓库与财务、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财务信息沟通不畅、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物不符的信息孤岛问题,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信息的桥梁。现在上至厂长、下至一般管理人员都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根据自己的权限随时调阅所需的信息,以往的重要信息集中于少数关键岗位与个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使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迈出了一大步。  4.促进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过使用统一的软件,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硬化到计算机程序中,使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现在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计算机就无法运行,即便是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在自己的权限之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往那种有章不循的情况在计算机铁面无私的程序前基本得到杜绝,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几点启示  1.企业管理细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业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必须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作支撑。成本核算不准、消耗定额不清,规章制度就难落实,考核就无依据。但靠手工来加工、整理、传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准确。因此,要解决管理上“手短”的问题,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熟、微机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简单化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  2.管理的创新与提高决不仅仅是买新的计算机与软件  引入计算机技术改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买几台新的计算机、联上网、装上新的软件,而是企业管理理念、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上到企业领导班子、下到全体员工都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勇于接受、采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3.通过应用计算机程序可以提高资金监管的规范化水平  目前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可谓不全,规章条例也不少,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烟台汽车厂的做法表明,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可从两方面提高监管水平。一是把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尽量变成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从而把规章制度硬化。二是适时掌握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与物流信息,从而可把事后的监管变为事中的监管。  4.加强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主线  财务信息是企业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软件要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内许多企业的经验看,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由低到高的次序逐步推进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是可行的途径。企业要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以财务信息为主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逐步建立起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全面的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27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