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工作中首要环节是啥意思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2

莫问何年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工作中首要环节是啥意思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n880324

已采纳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是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撰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规范好格式要求,还要掌握写作研究的常用方法。只有熟悉掌握并灵活运用到内容写作中去,才能更好的表达研究观点。让读者和导师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论文写作流程主要环节分为"前奏——提纲——写作——收尾——校对"。  1、前奏  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和遴选,并对文章需要的内容进行消化处理。  2、提纲  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总体掌握,这样才能对论文写作质量有充分的保障。  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 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图表在手,作者可以初观论文结构的全貌,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提纲是论述框架,是构思的外化。思如流水,稍纵即逝,要尽快捕捉记录并固化。  3、写作  这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论文的正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及各种优势资料,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4、收尾  开头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保持文章的高质量具有保障意义。  5、校对  校对工作是对文章的最终处理,这种校对包括文章写完后的校对以及对作者不满意地方的修改,这个很关键,也很重要,是对作者负责任的集中体现。

论文工作中首要环节是啥意思

284 评论(13)

流水流2011

硕论的话,一般流程是拟题-开题-初稿-修改-降重-盲审-答辩
218 评论(12)

motoshouye

过程中新环节, 这个服务范围有
327 评论(11)

小小一枚er

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红色反线以上的各个要素统称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结构用语  公文结构的用语分为:中,国演。讲网,一是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代,写公。文,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三是过渡,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或者加上带括号注明的文种名称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发文字号  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如:  渝府字〔2009〕23号  1、份号  标注同一份公文正本份数的号在秘密以上等级公文中标引。  2、密级  秘密,机密,绝密  3、紧急程度  特急,急件  标题  1. 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2. 灵活式  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  二是事由+文种  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B 一部分:只有文种  ――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  ★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正文  1.主送机关 (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  2. 正文  A. 原由:一是依据:  #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 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 ;简介人物及事迹  #文件: 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 意义:议论:常用“是…”  # 作用 :常用“将使…”  二是目的:常用“为…”  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  B 事项:(内容多而重要的分条列项即列出层义,或用小标题 或用句子表达)  并列式。常见。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并列式内容之间;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  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顺序是一、(一)、1、(1)共四层。  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  C 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  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  二是希望、号召类。
20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