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与党有关的议论文素材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3

yiliy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与党有关的议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yulu

已采纳
朋友,你还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吗?那可怜的小女孩悲惨遭遇你还记得吗?朋友,你看过《三毛流浪记》吗?那个小三毛是多么的可爱,却又是多么令人心酸。但他们一个在风雪交加的寒冬死去,一个在风雨飘摇的旧社会流浪。他们跟我们年龄相仿,他们本来应该穿着漂亮的衣裳,像我们一样坐在学习知识的课堂,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这样幸运,他们没有像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幸运的社会。当我为他们洒下同情的泪水的时候,发生在我身边几位幸运儿身上的事情却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春节过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校报到,同学和老师又相聚在一起,但有一些同学却迟迟没来,原来他们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了。像初三133班的邓秋良同学,他的母亲体弱多病,他自己腿部受伤也行走不便,医药费花了几万元,原本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他只得含泪告别了学校。这些同学呆在家中,看到自己昔日的伙伴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又羡慕,又难过,碰到曾经的同学,都羞愧地避开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三番五次去劝学,他们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回到课堂。这些情况被我们岳麓区教育局的领导们知道了,他们主动与学校联系,18位教育局的同志亲自到全乡各村去进行登门劝学。春寒料峭,局领导们冒着雨,顶着风,走过泥汀不堪的小路,爬过崎岖不平的山坡,来到了每一位失学同学的家里。来到邓秋良同学家里的是教育局党委宋书记,宋书记对邓秋良同学的父母诚恳地说:“我们要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不能让孩子失学,你们的困难,局党委一定想办法解决,我们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宋书记慈母般深切的关怀、温暖的话语让邓秋良同学无比感动,表示一定回校上学,好好读书。宋书记又叮嘱学校为其减免学费、安排好课本。下乡劝学的教育局的其他领导也纷纷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失学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农村里质朴的同学的心灵,有11名失学的同学终于重新回到课堂。局里的崔阿姨和曾阿姨等特地到学校为返校的同学送去书包等学习用品;一些领导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同学们返校后的学习情况。 朋友,如果在这里我要问,是谁,让无数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同学,重新回到学校?是谁,给了我们春天般的温暖?你一定会告诉我,是我们的局党委,是局党委在“落实三个代表,服务千家万户”行动中的贯彻实施;是我们的党,是我们亲爱的党像阳光般照耀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关怀着我们。 瞧,教室里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坐在崭新的座位上,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电脑室里,同学们用他们灵巧的手操纵着键盘;操场上,春光明媚,同学们尽情地发挥各自的技巧;音乐教室里阵阵雄壮、悦耳的歌声传了出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您的恩情像阳光照四方……” 是啊,亲爱的党啊!我们把您比作火红的太阳,可您心中的太阳却是我们新的一代。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坚信,我们就是沃土里的一颗种子,阳光下的一朵葵花,在党的关怀下,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将会茁壮成长,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富强。朋友,我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而骄傲,无论是迎着朝阳走进教室,还是披着晚霞离开校园,每当仰望那鲜红的太阳,我心潮激荡,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让我们放声幸福的歌唱;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放飞火红的希望!

与党有关的议论文素材

275 评论(10)

kenhofer

祖国正在前进,党正在发展,我正在成长,党已深深地烙在我心中.我知道,我还会继续为他感动,为他雀跃,为他思索。从那时起,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于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了我最大的心愿。岁月如梭,我蜕去青涩,在这个党性锻炼的大熔炉里,我快速的成长着。孔繁森、李素丽、陈金水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一次次感动了我。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或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们让我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党在我心中,又是那样的睿智、成熟、卓有远见。岁月的长河终于汇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洪流,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着日趋激烈地国力竞争,党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党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距离。有些人因此产生疑虑,担心党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去年年初,党中央提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参与其中。在这几个月中,我认真学习了《读本》和《党章》,重温了党的历史,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党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粉碎了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预言,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中国终于崛起于世界的东方,重显东方巨龙的风采。试问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们党有许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在我的周围就有着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默默地忘我地奋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无悔,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在党旗下的誓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风范,我更自豪,因为我是这伟大政党的一员,我要奋斗,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202 评论(10)

ckahn

党在我心中 9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9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在这90年里,我们经历了抗日战争、开国大典、香港澳门回归……我们的祖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要归功于我们的党 ——中国共产党。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今天,它碰到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无数党的英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董存瑞手托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们以无上的心得谱出一首感人至深的党的赞歌。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曾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徒步考察万里长征的老记者在庆祝晚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当他要离开一个小村庄时,一位大娘认定他就是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不停地问他:“我的丈夫在哪儿?三个红军女战士在哪儿?”经了解,他得知了其中的详情。原来,50多年前,红军长征途经此村,三名女战士在她家住了一宿。临别时,女战士把自己唯一的一床棉被剪成两半,坚持给大娘留下了一半,并说等革命胜利后一定回来看望大娘,再送给她一床新被子。天亮时,善良的大娘让自己的丈夫把女战士送过那座大山,谁知丈夫这一走就是50多年…… 50多年来,大娘一直期盼着自己丈夫和三名女战士的归来,每年的那个时候,她都要到村口眺望、等待。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日子过好了,她要将那半床被子还给女战士,她要等她们回来,并坚定地说,她们一定会回来的。 后来,记者带着凝聚着党和政府关怀的一床新被子前去看望这位执著的大娘,谁知大娘却在三天前病故了。临终前,她留给乡亲们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将一床被子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多好的人民呀!为了半床被子的温暖,大娘画出大半辈子的的时光。而这又一次证明,正是因为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信任、拥护、爱戴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功! 最后,我还要祝愿我们的好党——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快乐!
358 评论(15)

我不是女孩子

提纲:旧中国屈辱→共产党诞生→共产党伟大→新中国辉煌→我们听信党,永远跟党走
25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