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8

毛爷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闽东革命史论文15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eyuannj

已采纳
闽东独立师突出重围,分散开展游击战争 (一)闽东苏区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1934年,闽东地区土地革命的胜利和各县苏维埃政府的普遍建立,红军力量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闽东独立师的成立,连同各县游击队、赤卫队、红带会等武装力量达万余人,震撼了闽东广大农村的反动统治,反动派深感恐慌。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闽东的工农革命,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北进浙江之后,陆续调遣第八十七师等部连同原驻守闽东的新十师、海军陆战队等数万之众,集中“围剿”闽东苏区。闽东广大军民在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领导下,立即投入反“围剿”斗争之中。1934年10月,闽东独立师从宁德桃花溪挥戈北击,全歼石堂守敌,攻克咸村,占领周墩(今周宁县城),随后转战柘洋(今柘荣),攻占柘洋城。闽东红军海上独立营则以霞浦西洋、浮鹰、四霜列岛等岛屿为据点,截击国民党运输舰,缴获“万茂”号汽船,并奇袭“通济”号军舰。1934年10月中旬,闽东苏区党政机关所在地福安柏柱洋被新十师三团攻陷,党政机关迁到福(安)霞(浦)交界的岭面村。接着,福安的甘棠、溪柄和柘洋等其他部分县、区苏维埃政府驻地亦相继被国民党军占领。闽东独立师两度谋求收复柏柱洋,均未成功。1934年11月2日,闽东独立师主力从周墩、霞浦回到福安,向柏柱洋发起进攻。国民党军抢先一步,占领溪柄山头,独立师第二团遭国民党军两路火力夹攻,伤亡很大,团长潘伯成牺牲,部队被迫退守洋溪。独立师第三团攻打柏柱洋楼下村,由于国民党援军驰至,也未能攻克,遂撤兵岭头。随即各团立即向霞鼎地区撤离。1934年11月19日,独立师第一、二团再次攻打溪柄,与守敌新十师第三团激战半天,未能攻下,遂向大象转移,这时闽东红军西南团(1934年11月成立,团长杨采衡,政委陶仁官,辖五个连一千五百余人枪)三个连在连江长龙的山头面,与国民党军第八十七师一个营檄战受挫,向深山转移。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下令调整闽赣绥靖公署,将两省改设十二个绥靖区,闽东被划为第十二绥靖区(1935年2月下旬改为第四绥靖区),以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为司令,辖八十七师,新十师,七十八师第四六五团,保安第一、二、三、十一团,保安特务团,保安特务大队等部。1934年11月28日,又调来第四十九师一部。1934年12月,第十二绥靖区在宁德三都镇设立“围剿”指挥部。1934年12月26日,王敬久令所属各部及各县清乡队、民团、大刀会等武装十二万之众,采取“分进合击”等战术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兵分三路大举进攻闽东苏区。第一路是新十师、七十八师第四六五团及保安第一、二、三团、保安特务大队和所属五县清乡队进犯福安、宁德、福鼎、霞浦、寿宁;第二路是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保安特务团和所属各县清乡队,进犯屏南、古田、闽清;第三路是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保安十一团以及所属三县清乡队进犯闽侯、连江、罗源。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军事专家林知渊也前往闽东召开“清剿”会议,采用堡垒政策,计划从宁德到浙江泰顺沿途构筑八百座碉堡,以限制闽东红军游击队的军事行动。国民党新十师师长肖乾还急电国民党南昌行营,要求调派驻漳州空军第五队来闽东侦察轰炸,配合地面的“围剿”行动。同时还派军舰封锁连江海面,占领鹤屿和厦官等地,将苏区分割成零星的小块。另派遣新十师追击闽东红军独立师,企图将闽东红军一网打尽。闽东苏区面临国民党军大规模的“围剿”,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形势十分危急。中共闽东特委和苏维埃政府由于与党的上级机关失去联系,不知道中央红军长征的情况,更不了解国民党军的“围剿”部署。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通过闽东《红旗报》连续发表文章和十条紧急动员令,要求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加紧工作,动员全区军民武装上前线;集中一切力量,准备一切牺牲,为粉碎敌人“围剿”、“为土地为苏维埃”斗争到底。这些通令和号召在苏区得到迅速贯彻执行。独立师和各县独立营先后在寿宁三角林地区打垮国民党军一个营的进攻;在寿宁龟岭击溃新十师一个连;在霞(浦)(福)鼎长岭山上拦击新十师一个营,毙敌七人,伤敌六人;在寿宁岗垄击毙国民党军营长一名,伤敌二三十人;还攻下福安北区岭兜、霞浦岚下、溪浦等地。但是这些局部的胜利未能改变闽东红军游击队的被动局面,形势继续恶化。闽东红军西南团攻打连江透堡、官坂、黄岐等地,均因敌强我弱而失利。

闽东革命史论文1500字

224 评论(15)

shsy10

《闽东革命小故事》,收集了从土地革命斗争到建国时期,在闽东这块红土地上,闽东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矢志革命,为我们留下永恒不灭的21个小故事,这21个小故事叙述生动活泼,情节娓娓道来,较适合青少年阅读。编印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和记住闽东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继承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320 评论(9)

童话世界

“北斗星,亮晶晶,三湾来了毛泽东,带来武装工农兵,井冈山,一片红。”这是革命小说《闪闪的红星》里的一首诗歌。今天,我又读了和《闪闪的红星》一样的红色故事书,名字叫《闽东革命小故事》。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深有感触。这本书讲了宁德(即闽东)在抗战八年期间发生的革命故事。如红军的“保护神”、抗日英雄——叶诚志、桥头垄截击战、八块银元、畲嫂舍子救曾志……我被畲嫂蓝金妹舍下自己的孩子,救革命队员曾志的行为所感动;我为陈挺母亲饿死他乡的无奈感到伤心;我也为桥头垄截击战的胜利而感到开心……但是,这本书里我最有感触的故事是《红军战士——血染百丈岩》。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2-15闽东革命小故事这本书读后感怎么写“北斗星,亮晶晶,三湾来了毛泽东,带来武装工农兵,井冈山,一片红。”这是革命小说《闪闪的红星》里的一首诗歌。今天,我又读了和《闪闪的红星》一样的红色故事书,名字叫《闽东革命小故事》。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深有感触。这本书讲了宁德(即闽东)在抗战八年期间发生的革命故事。如红军的“保护神”、抗日英雄——叶诚志、桥头垄截击战、八块银元、畲嫂舍子救曾志……我被畲嫂蓝金妹舍下自己的孩子,救革命队员曾志的行为所感动;我为陈挺母亲饿死他乡的无奈感到伤心;我也为桥头垄截击战的胜利而感到开心……但是,这本书里我最有感触的故事是《红军战士——血染百丈岩》。1936年10月,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约120多人,在宁德县(现蕉城区)虎贝乡东源村吃饭。吃完饭准备转移时,得到侦查员传来的消息:“发现国民党保安队已从桥头方向悄悄向我军袭来!”面对突然情况,阮英平下令:“敌情不明,不打无把握之战,撤!”部队迅速撤离。但狡猾的国民党保安队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企图将红军部队一网打尽,情况十分危急。激烈的战斗打响,敌人依靠机枪的掩护,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我军冲来。尽管红军战士十分骁勇善战,但敌人太多了,再打下去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阮英平果断下令:“撤!快往后山撤!”当红军部队且战且退地撤到第二个小山包时,敌人再次疯狂地蜂拥而上,来势异常凶猛。危急关头,阮英平立即作出决定,让二支队长率领20多名战士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支援我军主力部队突围。于是二支队长阮吴近(又名阮吴润)率20余名战士掩护部队突围,在百丈岩与敌激战,终此刻思绪腾飞,百丈岩上飘荡的豪气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虽然革命先辈已然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他们正如不灭之火,永远在祖国的大地上熊熊燃烧!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时刻牢记现在的和平是无数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争取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读《闽东革命小故事》,我的内心油然而生的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更感恩党和祖国给我们创造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现在的和平是无数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我们作为国之未来的责任,争取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14 评论(9)

anglepanda

就这样我们的小英雄壮烈牺牲了,当年他只有13岁。“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弄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摘要】读闽东革命小
14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