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8

兮归来兮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山西传媒学院毕业论文多少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手机用户

已采纳
我就是那毕业的,在中国传媒类院校除了北电,中传,浙传,就是山传了!还得看你学的什么专业。

山西传媒学院毕业论文多少字

339 评论(13)

牛皮筋的理想

山西传媒学院前身是1983年由原广播电视部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1990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基础上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是全国仅有的独立设置的广播影视类成人高等院校,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础上建立山西传媒学院,成为全国第三所独立设置的传媒类本科院校。学校现有文华和东华两个校区。文华校区位于山西高校新校区文华街,东华校区位于太原市五龙口街,校园占地面积共94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227人,年培训全国广电系统各级各类人员1000余人,毕业生分布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全国各省市县广播影视机构、动漫创意机构、网络与新媒体等相关单位,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学校设有动画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艺术设计系、导演系、传媒管理系(传媒工程系)、录音系、广告系、表演系、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外语部(语文教学部)、公共体育部、继续教育部14个教学单位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影视制作中心、信息中心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涵盖传媒策划、制作、经营管理、传输、音乐表演、舞蹈编导、视觉传达设计等岗位的19个本科、6个专科专业。其中,五星级专业3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近500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余人,有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1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高水平教师。学校聘请了王铁城、余秋雨、王伟国、白岩松、冯巩、贾樟柯、王乐文、敬一丹、聂建华等近百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兼任教师或客座教授。  学校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干部培训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山西省“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戏剧影视学术研究基地。2016年,学校以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设计学、工商管理学为核心学科的文化创意与设计学科群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2016年,学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试点正式签约。2017年9月,学校戏剧影视编创中心成立,聘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宝tD为学校戏剧影视编创中心主任、全职教授。2017年10月,学校融合媒体创新研究中心成立,聘中国广播电视系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为首席科学家。  学校拥有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演播中心、国内一流的动画制作机房和图形图像实验室、网络传输实验室以及影视编辑室、摄影棚、灯光室等14大类100余个实训室,设备总值2亿余元。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播电视台、凤凰卫视等123个行业单位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现有纸质图书、影像资料85万册(盘),电子图书30万册,建有较为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近五年来,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200余部,其中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2部;教师独立或参与创作影视作品1800余部(集),先后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亚洲太平洋青年导演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奖项100余项;承担产学合作项目60余项;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古秧歌和河曲二人台口述历史的抢救工作;与中国学生体育协会合作成立北京菁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了全国中学、大学生体育竞赛全媒体转播和直播工作,助力我国学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成效明显,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第二届动漫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入围奖”、“山西省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式发展为根本途径,坚持定位在山西、定性在行业、定格在特色,突出基础、突出融合、突出创新、突出应用,实施党建先锋、依法治校、人才强校、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五大战略,树立教师主人翁、“一切为了学生”、彰显学术、独立思考、贡献率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形成规范的战略定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内部管理、系部建设、培养模式、大学文化,落实“1331工程”任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2016年10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未来5年,全面建成规范合格、在山西充分发挥作用、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传媒类本科院校;第二步,未来10年,全面建成特色鲜明、行业一流的高水平传媒院校;第三步,到建校50周年时,基本建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行业具有示范作用的传媒类高等院校。
195 评论(15)

fuxueteng

看情况吧,有的人喜欢这种原生态一点学校,有的人不喜欢。
137 评论(15)

谢佳珺

山西传媒学院代码是1443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山西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简称“山西传媒”,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第三大传媒本科院校,中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八所“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之一,山西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宣传干部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百所“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高校之一和山西省6所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之一。学校历史华北广播电视学校1983年,广播电视部建立华北广播电视学校。1990年,在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基础上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两校合署),隶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9月,按照国务院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划转山西省,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管,同时撤销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建制。2010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筹建“山西传媒艺术学院”;同年,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开始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山西传媒学院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山西传媒学院。2013年7月15日,山西传媒学院正式揭牌。2015年,学校加入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电影教育联盟。2017年,学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2021年4月17日,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揭牌成立;同年,学校被确定为应用型本科转型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648人,其中专任教师43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2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6人、硕士学位的332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领军人才2人,山西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7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山西省立德树人“好老师”获得者1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山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山西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入选“山西省青年智库”的青年教师2人。                                    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3个研究单位,开设25个本科专业;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优势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告学、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国家级精品专业:动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工程、录音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山西省“1331工程”特色优势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动画                                    学术科研研究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戏剧影视学术研究基地,山西省动漫创作基地创研中心: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创意设计与品牌传播创研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全媒体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其他:山西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2018至2020年,学校教师承担科学研究项目19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省级各类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83项;获国家专利289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899篇,其中SCI8篇、核心期刊236篇;出版学术论著138部;创作成果305项、获奖82项;获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百部(篇)”工程奖8项。合作交流学校与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向美国加州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院校派出访学师生,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等国外院校开展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学校先后引进15位外国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充分发挥传媒优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
264 评论(10)

xumeiling

更加不好找啊。你本科毕业前后的求职经历,你没有忘记吧?没有找到工作,不得已才考研的。
17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