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影001
现实生活中,各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正因为这样,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外公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从小吃尽了苦头。七岁那年,由于兄弟姐妹太多,加上旧社会的黑暗,祖母实在无力抚养。外公便随祖母出来讨饭吃,最后被卖到了外地为人家放牛。因为,从小便练就了坚强的意志与钢铁般的性格,外公格外坚强。下地干活,铺设公路等苦工什么都干过。去年,外公不幸患上了肺病,他不但把痛苦不断往心里咽,还时常安慰我们,让我们安心生活,不要为他担心。外公一次又一次地从死神的魔爪里挣脱出来,连医生和护士都为他的刚强而感动。逆境中,造就了坚强的外公。外婆也出身于贫苦家庭,但祖母是个眼界比较开阔的人,坚持让外婆读完了高中。外婆不但有知识,而且很能干。什么活儿都难不倒她。外婆很勤奋,一个人独自种了4亩地,每天伴着晨曦初发,披着月光回来。村里的人得逞外婆为“机器人”。贫苦的环境,造就了勤劳的外婆。妈妈则出生在平民家庭,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不算拮据。妈妈受外公外婆的影响,从小发奋读书,找了一份好工作。工作中,妈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不“随时随地,放松自己”,她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清贫的环境,造就了勤奋,踏实的好老师。舅妈虽然出生在贫苦家庭,可他与妈妈截然不同。整天无所事事,而且还摆出一副“千金小姐”的模样,尽管舅舅在外地靠开车辛辛苦苦地赚钱,可他一点儿也不懂理解,见了喜欢的东西就买。妈妈时常劝她:“我们是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要节俭一些,舅舅赚钱也不容易,要勤劳一些,尽量少花一些钱。”可她表面虽然显得很顺从,可是没几天,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这样还没关系,日子还能勉强地过着。可舅妈还摆出一副“太太样”,天天让外婆干这干那,一点儿也不孝敬老人,这让妈妈没少生过气。贫苦家庭,竟造就了这样一位“奇人”,真是不可思议!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这更有力地说明了:环境是何等重要,想要有好的人格,健康快乐地生活,选个好环境是何其重要! 
改变自己人生往往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些时候,为了更长足的进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吕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吕蒙开始时只是晓得舞刀弄枪,不能勤于文化知识的培养,孙权在给吕蒙指出这一点之后,吕蒙发奋读书,后来连鲁肃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因为孙权的一席话,改变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为成就吴国的霸业打下基础。而吕蒙自然也就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修养,成功的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毛毛虫变成蝴蝶,经过了千辛万苦的蜕变,如果它一旦放弃,那将功亏一篑。改变自己的过程就好像登山一样,面对山顶那崭新的自己,你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山顶。尽管在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你根本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你如果去克服它,最终你会发现,你的意志力比以前更强。在你改变自己的同时,也磨练自己的意志。这在根本上是必然的,是相辅相成的。改变自己可以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崭新的生活环境,你将怎么办?答案就是改变自己。因为你不能要求社会或别人为你改变什么。我认识两个人,甲和乙。他们的性格都很内向,甚至有些闭塞。上初中后,甲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主动地改变自己,在初中毕业时有了很多好朋友,他的社交能力变强,交际面也更广;反观乙,他甚至比原来更闭塞。由此可见,改变自己是能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自己,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的再认识和再创造。当你发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时,这说明你有很清醒的头脑。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才能更好的活着。这是对自我认识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我们需要的,而在这种再认识的驱使下,你对自己做出了再创造,能改变自己的人是不平凡的人,这种再创造有助于以后的生活。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坎坷时,马上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并能立刻付诸行动,已经能够达到“改变”的境界了。所以,让我们都来学会改变自己,为了更长足的的进步,我们要善于改变自己,要敢于改变自己,从而获得崭新的自己!改变自己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我却要说:“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世间就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改变自己!环境永远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寂寞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变,是永恒的法则。改变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筑成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