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20080330
沟通困难不愿配合收回问卷困难对一些问题的回答模棱两可胡乱回答 
回答
你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疑问。针对你提出的问题做出以下解答:问卷调查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题目设置。包括题目与主题契合度和题目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决定了最终搜集到问卷的质量。二是问卷样本数量。收集到的样本数量不够,也会影响最终调查结果的精度,所以要多渠道获取足够的样本。三是问卷分析。如何对问卷结果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析,得出真正的调研结果也十分重要噢。
设计问卷调查主要分两个步骤:设定调查的范围和写出具体问题: (一)设定调查范围 设定调查问题的范围,其关键是要从选题的目的和需要着眼,绝不能偏离; 对问题回答的可能性亦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有些属个人私隠的问题,恐怕不易得到答案; 问题太多,导致完成问卷的时间太长等,均需要避免。 (二)写出具体问题 所列问题应简单明确; 消除受访者的疑虑,一般一个问题只包涵一个调查指标; 问题不带倾向性,不能诱导受访者回答; 同类问题排列一起,问题排列的先后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开放性问题尽量放在后面; 一般而言,涉及事实的问题是用选择性;有关了解看法的问题可用1-5来表示(例如:1代表极不同意;5代表极同意); 问卷草拟后,应该邀请其他人扮演受访者,尝试回答问卷中的题目。这些经验可以大大提升问卷的质素。 问卷内容 • 在设计问卷时,应包括以下的部份: – (1) 进行调查的目的 – (2) 答题说明 – (3) 问题和选项 – (4) 受访者背景资料 – (5) 致谢 问卷要点 • 注意事项 – 指示要清楚易明 – 问卷前面的问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 供选择的答案项目要「尽列」,亦应包括「不知道」或「不适用」或「其他」的项目 – 同一个题目的所有选项必须相互排斥 – 问题的用词要精确及适当 – 问题要具体 – 问卷的布局要美观、清晰 – 预留足够的空间给受访者填写资料 / 意见 • 避免事项 – 避免包括与研究没有关系的问题 – 不可欠缺可以提供重要资料的问题 – 不宜设计太多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 避免直接询问受访者确切的年龄、收入或其他私人的问题 – 不宜询问受访者一些尖锐性或威胁性的问题 – 不要以否定或双重否定方式提问 – 避免询问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 – 不要用「引导性」问题 • 例如:你会同意香港的房屋政策吗? – 不要用「有倾向性」问题 • 例如:你会否同意地下铁路合理地调整票价吗? – 不要一题多问
问卷设计不简单,是一个耗时耗力的活,而且往往会出现各种失败,所以不要迷信各种问卷调查结果,其中至少有90%是不合规范的。问卷的终极目标是验证或提供某个问题的因果解释,即解决问题,其次才是描述情况。问卷设计是一个项目,不是一张纸上写几道问题。这其中包含许多程序。从实际操作经验出发,个人认为问卷设计一项最基本道理是:因为适合所以优秀一个优秀的问卷设计,如同一款优秀的工业产品,是在一系列规范流程和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下产生的。因此,你所要知道,或许不止于表象的如何设置问题,如何组织语言,而需要了解整个问卷设计流程究竟该怎么走——而私以为这正是目前这个行业乱象的本源之一。问卷设计流程首先,历数一下问卷调查中的几个问题最直观的:其一,乱答问卷,或置之不理;其二,问卷题目过于泛泛,不切中要理,最明显的表征就是,问卷作出来的结果拿到上司面前,上司看完就回一句:“哦”;其三,问卷题目设计有基本技术错误,如偏向性、选项不完备等等。不直观的:其一,问卷不能反映实际人群,不具有代表性,问卷没有价值;其二,问卷设计的题目和选项有误,没有统计价值;其三,问卷没有逻辑,只局限于描述情况,不能解决问题,问卷价值不大。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对问卷理解偏差,设计问卷没有走规范流程,没学过统计有关。其次,介绍问卷设计流程一、问卷设计的前期工作主持问卷设计者,必是深入了解情况者。要做问卷,自然要圈定一个问题范围,即想了解哪些方面?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问卷大方向,如果这里出现偏差,那此后的工作基本就是无用功。比如,现在我们要做“金坷垃”牌口香糖,那问卷设计的主持者自己首先得非常了解口香糖这个产品的市场情况。文献铺垫可阅读相关的行业研究报告或类似靠谱的问卷研究,这有助于避免走错方向,也能提供新思路。如有条件,可以找到相关的数据,先刨一下数据,做些数据分析,这非常有利于问卷将来设计和发放。既然我们做金坷垃口香糖,属于快销领域,那就先拿尼尔森的数据刨一刨。了解被访者。你得去和被访者聊天,专业点叫“访谈”。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他们对于你想了解的领域和想解决的问题,怎么想?怎么看?哪些才是你要发问卷的对象,如何发问卷,才不会出现高概率拒绝——严格地说,如果一个问卷出现高概率拒绝,那么这个问卷设计是失败的且没有意义的其次才是问卷语言怎么设计,才会比较贴近被访者的情况。访谈最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小组访谈(Focus Group)找十个左右各有特点的被访者坐在一起,围绕着你想理解的主题,大家进行闲聊。这种方式有助于快速全面的了解信息,但信息真假和权重是不明确的;第二阶段,深度访谈找有典型意义的被访者深度聊天,你可以把之前的了解的信息与这位被访者共享,看他的态度和想法,一般做3-5个足矣。以上只是建议,如果精力和财力不足,做一次小组访谈。但是访谈必须是要做的。形成前期(定性)研究报告:提出假设你需要根据你目前了解的定性材料(报告和访谈),做一个全面的剖析,提出假设,举个开玩笑的假设,“因为情侣要经常打KISS,所以女性消费者最关心口香糖能否清除口气”。你提出的假设是至关重要的,你的将来问卷设计将是围绕这一假设而来。将你的假设,转变成一个公式,形成一个逻辑。还是以“金坷垃”牌口香糖市场调查为例,口香糖的销量=性别+年龄+销售场所+口味,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口香糖受性别,顾客年龄,销售场所以及口味的影响。而你的假设内涵,举个例子,则是:年轻女性对口香糖销量贡献较多,她们喜好在街边购买,对口味也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围绕假设,设置题目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阶段的题目设置倒不费心思。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的问卷自然而然会偏重去了解性别、年龄、销售场所、口味选择、销售频次和数量。我个人经验,在这个环节,除以上领域外,最好能够多设置一些问题,以了解其他方面,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我们提的假设就一定是准确无误的,如果出了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设计重复性的题目,能极大帮助你分辨哪些是胡乱填的,哪些不是。这算是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主要借鉴了一些心理学量表的做法。还是以口香糖为例:你喜欢什么口味的口香糖,选项A、B、C;以下哪种味道的口香糖你最愿意购买,选项A、B、C,注意两道题之间的选项内容要打乱,比如上一题的A是下一题的C。确定问卷发放方式和发放量“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同理,一百份精确的具有代表性的问卷远胜过随意填答的上千份问卷。在问卷领域,最关注的是“代表性”,而非数量。国内很多媒体经常会用样本数量来证明为自己调查结果是真实的。比如多少网友表示。这其实是错误,你的样本再大,调查人数再多,如果是有偏颇的,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比如一个村庄有老人和小孩。调查一万个老人也绝没有调查一百个老人和小孩来的更有意义,更反映现实。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盖洛普靠总统选举预测发家的故事。很遗憾,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商业问卷常常是街边发放或者网上问卷,在统计学上都属于非概率抽样,其统计价值相对不高;如有可能最好采用概率抽样,那样你的结果将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如何概率抽样,很复杂,这里处于行文长度考虑,暂且不表。就企业和工作实际情况而言,如果是做问卷,尽量别搞路遇抽样——随意发放,起码做整群抽样,按被访者类别发放问卷。一份包含15个问题的问卷,有效问卷,即没有随意填答且所有问题都回答的问卷,数量至少达到200份以上。二、问卷设计的中期工作试发放和修改阶段尝试性的发放一些问卷,推荐是在100-200份左右。通过回收,分析答案填答情况,可以及时修正问卷的错误。如有效问卷回收过低,部分答案总是不填,剔除部分效力不高的题目等等。发放和回收阶段这里面又牵扯到网络回收、防止调研员胡乱填答等等问题,这不属于问卷设计,我就不细讲,三,问卷回收分析数据分析通过一些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STATA等,分析数据。实在不行,用Excel也可以实现,只是复杂点,需要些写一些公式。评论里有人表示设计问卷要照顾统计软件易用性,要让问卷出来的数据结果方便统计软件刨,以省中间的麻烦。首先,可能是我个人阅历较少,做的问卷案例不够多。实在没有碰到过问卷设计,特别是封闭性问题设计,导致用统计软件刨起来麻烦无比。我个人是SPSS、STATA两个串联着用。在做学生的阶段,因为经常要刨美帝的人口数据,这些数据又是如此精确完善以至于可以用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所以用STATA会很多。恰恰是做商业课题,个人比较Low,一般只用SPSS,如果条件不具备,也用Excel刨数据。一方面是对方要求没有那么高深,SPSS最近几个版本功能也强大很多(帝都大学社会学专业高级统计已经不再教授STATA);另一方面,就那点数据的质量(样本来源和数量、定量化程度)实在不堪复杂的统计,刨当然也能刨,也能出一个漂亮结果来,但确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并不符合这些统计方法的数据要求,越是复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是越高的。其次,统计软件是工具,是服务于问卷设计的,而不是问卷设计服务于工具,这是本与器的问题。如果实在嫌某个软件易用,那就换一个吧。形成研究报告此时,展现在你上司面前,将不只是几个饼图,条形图,而是包含一套关于问题的详细描述的解决方案,而且是用数据详细论证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