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i22222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领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取得了很高成就。不仅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著,还有许多人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的新见解。首开文学批评之风的是曹丕,他自己不但是一位极具文采的诗人,而且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也很有建树。在曹丕之前虽然已经有一些文论,例如《毛诗序》《离骚序》《两都赋序》等,但都是针对某一篇作品进行的评述。电视剧中的曹丕曹丕的《典论·论文》及《与吴质书》所涉及的作品和问题十分广泛,并能从较高的角度统观文坛,对诸多现象给予批评,开文学理论批评之先河。《典论·论文》中,曹丕高度评价了文学的作用和地位,从政治角度指出文学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事”,认为文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曹丕鼓励人们从事文学创作,强调文学本身的价值。汉代独尊儒术,认为文学不过是雕虫小技,而曹不则女变了这种观点,重新定义了文学的地位。《文赋》曹丕还指出作者气质和作品个性的问题,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开启了以“气”论文的道路。曹丕还对建安时代的作家作品进行了中肯的评价,例如在《典论·论文》中评价王案善于辞赋、孔融体气高妙等,这种用气质论文章风格的做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曹丕的《论文》之后,西晋陆机创作了《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较为系统而完善的专论。陆机认为创作或产生于事物或产生于所学知识,他对艺术想象有着很精辟的见解,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灵感产生的过程,很有创意。关于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陆机认为内容为主而形式为辅,文章有思想内容就像直立的树干,而文辞则是树干之上的花果和枝叶。陆机还认为如果文学功底和创作准备不足的话,就容易“意不称物,文不速意”,因此他十分重视作家的学养和感兴。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十种体裁,分别为诗、赋、碑、、铭、箴、颂、论、奏、说,并指出每一种体裁的特点。陆机的《文赋》讨论更多的是创作的技巧,例如要先确立主旨、声律之美、感情的抒发等。钟嵘的《诗品》是专门品评五言诗的文论专著,分为上中下三卷,每一卷为一品,评价了汉朝到梁朝的122位诗人及其作品。钟嵘批判了当时诗歌创作中堆砌典故、刻意追求声律的现象。他反对沈约等人拘泥于声律的观点,而提倡“通流”“真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典论》是曹丕做太子时候写的一部专著。据《三国志》注引《魏书》说,曹丕写成《典 论》后,“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又引胡冲《吴 历》云,曹丕“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据《魏志》载,魏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曾“以文帝《典 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及大学,共有六碑。说明曹丕本人及其后人都很重视这部《典论》。《典论》全书大概到宋代已经亡佚,今存完篇只有一篇《自叙》和这篇《论文》。 曹丕在本文中,批评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了文学应享有独立地位,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其中涉及到:文学 的价值问题,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问题,文体问题以及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等等。曹丕将文学的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摆到了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这是对儒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传统思想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把“立言”的内容丰富了,从而突出强调了文学的“经国”作用和“不朽”意义。在作家个性问题上,曹丕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论断,并且作了具体论述。“文气”说遂由此发端,逐渐发展成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后代影响很大。对于文体问题,曹丕提出了“夫文本同而末异”的观点,说明各种文体既有共同的原则、共通的东西,又有具体的规则、不同的要求,所以既要研究其一般的规律,也要注意其不同的特 征。曹丕抓住了“本”与“末’的关系来谈文体问题,有辩证的观 点,同时也纠正了前人只限于本而不及其末的片面认识,是很有创见的。后世之文体研究,如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刘勰《文心雕龙》等,大略从此肇端。关于文学批评 的态度,田是立足于实际,批评了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贵远贱 近,向声背实”,二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都具有针砭现实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相当的概括性.所以一千多年来常被人们引《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对文学全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其中论述到有关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虽是提纲挚领式的,未及全面展开,但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刘勰在评论曹丕的才情时说,“乐府清越,《典论》辨要”(《文心雕龙才略篇》),以“辨要”二字概括《典论·论文》的特点,是非常准确的。它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吴小平)
《典论》后来大都失传了,只有《自叙》、《论文》、《论方术》3篇遗存了下来。其中的《论文》因被选入《昭明文选》才得以完整保存了下来。《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4点:一是文学具有重要的功用;二是作家个性和作品风格有关;三是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标准;四是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曹丕反对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积习,他用“审己以度人”的态度,分别指出了“建安七子”在各体文章创作上的长处和短处。为什么这些作家会各有长短呢?曹丕也作了进一步探讨。曹丕认为,作家独特的个性对作品风格具有决定的意义,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自然禀赋、个性、气质也不同,这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