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is1103
看完《水浒》,许多人物形象萦绕脑海,久挥不去,如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身轻如燕的鼓上蚤时迁、仗义直率的黑旋风李逵、桀骜不驯的行者武松、武艺高强但仇恨深重的豹子头林冲……,虽然个个形象鲜明,但我最想说的是我眼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挥金如土一提宋江,人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此人仗义、仁义。是的,他为了帮助晁盖等人窝藏生辰纲,花费了大量金银且不说,为了不走露风声,竟然不惜杀死自己貌美如花的妻子阎婆惜,并且失去了自己的官职,在脸上永远留下了象征耻辱的两行金字,成为了一名杀人犯。此事足以看出“义”字在他心中无可比拟。一视同仁,聚贤纳士宋江原来虽是一名小官,但生活却是衣食无忧,比较富裕。而到梁山落草,成为“贼”之后,对于流氓出身的阮氏三兄弟,山贼出身的王英等人毫无歧视,反而称兄道弟。同时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广揽天下好汉,共创梁山大业,一时之间,梁山藏龙卧虎,群雄齐聚,发展趋势让朝廷如坐针毡,如芒在背。遵守诺言,领袖风范晁盖死后,虽说梁山是群龙无首,但好汉们早已把仗义的宋江当作他们的实质首领。而宋江是个信守诚诺的人,晁天王死前说过“谁杀死史文恭,谁就做梁山首领。”所以宋江一直不肯坐这头把交椅(虽然他很想坐上)。因为这一点,他不仅在众兄弟心中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且被后人传为佳话。宋江的这一举措将他的领袖风范尽展无遗。迂腐固执,执迷不悟当梁山达到鼎盛时,受传统观念影响极深的宋江却率领众兄弟向朝廷招安,并成为朝廷手中的刀枪,替朝廷除去了跟自己同样处境的方腊。致使这一百单八将,不是死于战争,就是被朝廷设计杀害,亦或是浪迹天涯。自此,梁山好汉在宋江大哥的这一“英明举措”下,或阵亡,或冤死,或自杀,或伤残,或漂泊,无一有个好下场。总之,我眼中的宋江的性格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忠和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他作为一个县衙小吏,能“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结交天下豪杰,但又有忠君孝亲、 安于现状的习性。从“义”字出发,他“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救晁盖,也同情他们被逼上梁山,但又认为“于法度上却饶不得”。“杀惜”后,他辗转避难,就是不想去水泊投奔晁盖,“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他劝人家落草时,也希望人家牢记“如得朝廷招安,……日后但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大学问家金圣叹对宋江贬得非常厉害,他说宋江这个人是“下下”。就是“定考下下”,下等里边的下等。当然我们评价人物不能只顾自己的好恶。我们可以从小说中对宋江的描写来加以分析。大家知道,《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这是我们理解宋江这个人物要注意的一点。 另外一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宋江这个人的一生?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那么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宋江的忠与义 宋江是《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首领,是作品中最重要、最复杂、也是刻画得比较真实成功的一个形象,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一个形象。在文学史上,同一个文学形象受到大家见仁见智的评价,本也不稀奇,可像宋江这样让大家大褒大贬、毁之誉之的人,还是很少见的,这足以说明宋江这一形象的不寻常。 首先,宋江在作品中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宋江的一生穷通存亡与梁山事业的兴衰直接相关。不管是从他的位置还是从作品的艺术结构上看,他都处于核心地位。研究宋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研究《水浒传》的核心内容。其次,宋江具有性格的复杂性和形象的歧义性。宋江的性格是非常丰富、复杂、深刻的,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各不相同的表现。读者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他,便会得出差异极大的结论。有人说他是个“大忠大义”之人,有人说他是个“整天哼着‘臣罪当诛兮’的封建主义的奴才”,有人说他是个不可饶恕的“盗魁”,还有人说他是个有着分裂性格的人,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则干脆表示不喜欢宋江。 我们知道,一个艺术形象的成功与否,并不决定于读者感情上是否喜爱,而在于“它是否概括了那个历史时代的某一阶层或某一集团的真实生活、性格和真实的精神面貌”,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站在一个新高度,从历史的、文化的新视角来分析宋江的精神世界和灵魂,从整体上把握他,从而得出科学的、正确的、富有创新性的结论。 一、宋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宋江是带着他全部复杂矛盾的性格出场的。作者这样介绍他: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贝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贝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个介绍很全面,又很概括。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供职于统治阶级阵营,为人又仗义豪侠,喜好结交江湖上好汉。这就勾勒出了宋江形象的草图,定下了他性格的基调,点出了他生命的主要基因。以后,宋江的性格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忠义是宋江的主体性格,但却不是他性格的全部;他的全部性格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他慈悲仁爱,救苦救难,却又偶尔表现出残忍狠毒,不择手段;他颇富政治远见,极具雄才大略,有时却有显得目光短视,昏庸糊涂;他善于听言纳谏,从善如流,有时却又刚愎自用,拒绝良策;一方面,他以扫除社会黑暗势力为己任,另一方面,他又以尽忠国君为最高行为准则;一方面,他创建了梁山事业,另一方面,他又毁掉了梁山事业……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有机地统一在宋江身上,是那么真实、自然,它们造就了宋江这个特定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