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4

fwwz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红楼梦诗词论文角度分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沉默舞台剧

已采纳
1,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人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赏析:雨后的明月多么难遇,灿烂的云霞容易消失。刚强的心比天高,奴婢的身份这么下贱。美丽聪明,招来了怨恨。年青青就死去了啊,全因为污蔑和流言。只有那多情公子,空自把你思念。2、袭人观后面画着一簇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赏析:说什么性情温柔心地和善,空夸品德美好象秋桂春兰;令多少人羡慕那优伶有福,谁知道公子反而与她无缘。

红楼梦诗词论文角度分析

155 评论(11)

lexmarix

我多加了一个贾宝玉的,你可以适当去除有诗词答案:贾宝玉有那些性格特点呢?就一个字——“逆”。贾宝玉有一句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不仅是贾宝玉想读者传达的重要思想,也是《红楼梦》的核心精神。看起来说得很傻,其实是一个很先进的关念。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 贾宝玉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非责任非使命非献身的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非文化非社会非进取的性灵主义,天真的审美喜悦式的泛爱论与唯情论,充满了对死亡、分离、衰老等的预感、恐惧与逃避的颓废主义,善良、软弱、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消极人生态度。但又有几分人类本性自然而生的天真可爱。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玉对玉钏儿和莺儿的体贴喜悦,虽然不无公子哥儿式风流,不也还有几分孩子气的纯真吗?三十六回立刻“试分定情悟梨香院”,看到了龄官与贾蔷的感情方悟到少女的感情非自己一人所能垄断独占,昏得出奇、痴是出奇、娇纵得出奇,却也率真得、本来面目得出奇。去掉了种种伪饰或教化之后,谁没有过这种幼稚和荒唐,这种疾迷和遗憾呢? 林黛玉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薄命佳人。她聪明美丽、多愁善感、天真率直,不谙世事、孤标傲世、追求真爱、至死不渝,却又纤弱多病,活像一朵在秋风中不胜哀愁而摇摇的木芙蓉。在那种重权势、重钱财、重封建礼教的宗法社会里,她这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来到贾府,寄人篱下,身不由己,虽有「老祖宗」贾母的爱抚慰藉和贾宝玉的情投意合,但前途末卜,人生渺茫,精神上有沉重压力。所以她很早就哀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后来病情渐重,处境更加艰难,她预感到寿命不久,发出了「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悲吟。因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弱点即超常的自恋情绪是造成黛玉早亡悲剧的内在根源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是:外表冷漠,内心炽热。你看她《柳絮词》的结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真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在对待贾宝玉的关系上,薛宝钗也是表面上温柔沉默,佯装不知有「金玉良缘」之事,实际上内心深处早就萌动着爱情。你看她看见袭人在为宝玉绣五色鸳鸯兜肚,就油然产生艳羡之心,终于情不自禁地拿起来替她代刺(见第三十六回),这不是天机泄漏,爱情在爆发吗?一句话,宝钗的内热外冷的心态,恰似一朵含苞未放 的牡丹。 “会做人”的确也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
219 评论(9)

吃猿162

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 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 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棉袄,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转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注译:笏满床:笏,古时朝臣朝会时所拿的一种象牙或木质的板,故又称象简,上记载事项以备忘,故又称手板,笏满床,是说家中做官的人多。强梁:凶暴强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把具有反抗性的人也称为“强梁”。膏梁:膏,肥肉,梁,精华,这里是富家子弟的省称。他乡是故乡:在这里他乡是指功名宝贵、妻子儿女等尘世生活,故乡,指超脱一切尘世生活而归空幻虚无死亡。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里是说空为别人忙碌。 四、警幻仙姑赋原文: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大不相同,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鬓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娥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行。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琢;比美人之态度兮,风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其静若何,松立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池沼;其神若何,月衬寒江。一一远惭西子,近惭王墙,生于何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译文:仿佛鸟儿刚离开柳林,又象蝴蝶新飞出花房。只要美丽的仙子在那里一走动,院中树上鸟儿就露惊奇模样;她的脚步刚要到的时候,身影儿早已过了九曲回廊。仙子的衣刚一飘啊,早闻到浓郁的兰麝芳香;荷花般的衣将要动啊,已听到环佩声叮叮当当。脸上的笑窝象春桃啊,流云似的发髻装饰着翡翠;张的嘴辰彷佛樱桃啊,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看那苗条而匀称的腰肢啊,颤摇摇象雪花飞舞微风回荡;和珠玉钗环的光彩相辉映的啊,是描眉的“鸭绿”贴额的“鹅黄”。在万花丛中时隐时现啊,生气和高兴都是一样;在清水池旁浏涟玩赏啊,风吹衣带象要腾空飞扬。蚕须般的眉儿将要皱起啊,似要说话而却又未语;象踏着莲花的脚步刚一挪动啊,想要停步却仍然在行。我羡慕美人良好的德性啊,象冰那样清澈象玉那样光亮;我爱慕美人的华丽衣裳啊,灿烂的花纹闪烁发光。我爱慕美人的容貌啊,如同香料塑出玉石雕成一样;把美人的神态风度比作什么啊,就象凤在飞舞龙在翱翔。她的洁白象什么?是早春的白梅带雪开放;她的纯洁象什么?是秋天的暮草披着淡霜。她的安静象什么?犹如青松挺立在幽谷;她的艳丽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池塘。她的文雅象什么?好似长龙在曲折池沼游荡;她的神采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秋江。这样的容貌远说使西施惭愧,近说也使昭君羞愧难当。美人啊你生在何方?你来自何处?你若不是从王母娘娘那里赴宴归来的瑶池里最漂亮的姑娘,也一定是吹箫乘凤飞去的仙宫里无与伦比的弄玉下降。注译:荷衣:用荷花做的衣裳。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叫坞。袂:衣袖。靥:面颊的笑窝,称洒窝。云髻堆翠:云髻,云彩状的发形,古时都用“云”字形容妇女的头发黑而多的样子,翠,绿色的宝石。楚楚:鲜明的样子。的的:鲜明光亮的样子。蛾眉欲颦:蛾,蚕蛾,其触须细长而弯曲,古时用它比如妇女美丽的眉毛,颦,皱眉。莲步:古时称美女的脚步为莲步,《南史齐东封侯记》:“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妓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也”。闪烁文章:闪,火花跳动的样子,烁,光亮闪动,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风回雪舞:旋风吹得雪花飞舞。凤翥龙翔:翥,高飞,翔,翱翔。素:未染的丝,此作白色解。王嫱:即王昭君,古代著名美人,汉元帝时宫人,后被远嫁匈奴。紫府无双:紫府,仙府,无双,独一无二的。 判词五、晴雯原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人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译文:雨后的明月多么难遇,灿烂的云霞容易消失。刚强的心比天高,奴婢的身份这么下贱。美丽聪明,招来了怨恨。年青青就死去了啊,全因为污蔑和流言。只有那多情公子,空自把你思念。注译:霁月句:霁,雨住天晴,霁月:雨后月出,点出晴雯的“晴”字,彩云,成花纹的云彩,点出“雯”字,“难逢”和“易散”寓意晴雯的生活遭遇都不好。心比天高:指她的反抗性格。风流句:风流灵巧,指晴雯的美丽聪明。寿夭句:未成年死去叫夭,寿夭,年岁不大就死去了。多情公子:指宝玉。 六、袭人原文:观后面画着一簇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译文:说什么性情温柔心地和善,空夸品德美好象秋桂春兰;令多少人羡慕那优伶有福,谁知道公子反而与她无缘。注译:优伶:旧时对歌舞戏剧艺人的称呼,她后来做了蒋玉函的妻子,故说优伶有福。 七、香菱原文:首页也是画,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蓬枯藕败。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译文:菱根儿挨着莲花在脉芳香,一生的命运实在令人悲伤;自从那薛蟠娶了夏家金桂,致使美丽的灵魂返归天上。注译:致使句:香魂,指女人的灵魂,这里还是香菱灵魂的双关语,故乡,指灵魂原来所在的地方,返故乡,回到原来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死去。 八、林黛玉和薛宝钗原文: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个株枯木,木上悬挂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也有几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译文:可叹一个象孟母般的贤德,可惜一个有谢道温的诗才; 腰中的玉带空在林中高挂,头上的金簪又被大雪掩埋。注译:咏絮才:咏絮,称女诗人有“咏絮”才,这里指林黛玉,“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玉带林中挂:带,“黛”音,“玉带林”三字为“林黛玉”的倒念。玉带本腰中之物,今挂林间,不是正常现象,寓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金簪雪里埋:金簪,喻宝钗,雪,“薛”音,“金簪雪”寓薛宝钗的名字,雪埋金簪,喻宝钗为封建礼教殉葬的命运。 九、元春原文: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椽,也有一首诗词云: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译文:入宫二十年来辩出了是非,大红的榴花开放映照宫闱;三春时光怎及那初春美景,狡免遇见猛虎就命丧身归。注译:二十句:元春43岁死去,指她感到入宫二十多年作皇帝的妃子是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榴花句:榴花如火红,比如元春在宫中生活奢华,全句喻元春晋德妃事。三春句:春季三个月分孟、仲、季三春,争及,全句喻迎、探、惜三春比不上元春荣耀。 十、探春原文:后面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画后有几句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运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译文: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远的志向,可却生在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强;清明时带着思乡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那遥远家乡。注译:生于句:末世,衰亡的时代,运,气数、命运,消,消退。江边望:寓探春远嫁海缰,思亲望乡。千里句:寓探春远嫁,骨肉分离,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 十一、史湘云原文:后面有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逝水楚云飞。译文:生在富贵的人家又能怎么样?还在襁褓中父母就与你长违;放眼远方在落日斜辉里凭吊,只有那湘江水逝和楚天云飞。注译:富贵句:富贵,指史湘云家的财势,又为何,又能怎么样?襁褓句:背小孩所包之被,褓,所用之网绳,襁褓之间,婴儿之时,父母违,父母死去。展眼句:展,放,斜辉,斜阳,吊,凭吊,这句是说在夕阳西下时放眼展望,凭吊斜辉,似暗指史湘云晚年的命运,下句是答案。湘江句:湘江,隐一“湘”字,楚云,隐一“云”字,因湘江在湖南,古为楚地,故称楚云,这里用湘江的逝去,楚云的飞散两个象征性的景物,表达式了一种无可挽回的情调,暗示了湘云后半生将如水逝云飞那样家势衰败,贫困潦倒。 十二、妙玉原文: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其词曰: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译文:想保持洁白何尝能洁,说弃绝尘世未必真能;可怜金玉般纯洁的人,最后还是陷在污泥中。注译:云空句:空,佛教术语,指超脱社会生活。金玉质:指妙玉品德高尚和出身高贵。终陷句:淖,烂泥,指妙玉被劫的悲剧结局。 十三、迎春原文:后面忽画一恶狼,追捕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下书云:子糸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闰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译文:“孙”是一头忘恩负义的狼,一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高贵闺房的花柳般美女,被无情摧残一年就死亡。注译:子糸句:子,你;糸,你;“子”、“糸”为“孙”字的拆字,隐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姓,这里暗喻迎春嫁给一个忘恩负义、凶残的人的命运。 十四、惜春原文:后面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译文:看破了三春的盛景不会长久,道装一披立刻改尽当年红装;可怜那侯门闺秀的千金小姐,孤独地睡在青灯和古佛身旁。注译:勘破句:勘,仔细审查;勘破,看破;三春,指暮春;时值春末,所以说盛景不长。又,三春,隐指元、探、迎三春,惜春从她们“景不长”中看破了世情,决心出家。缁衣:指道装。绣户:富贵人家的闺房。青灯:清冷的灯光,指寺院里幽暗的灯光。 十五、王熙凤原文:后面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译文:鸟中的凤凰偏偏生活在末代, 人们只知道夸赞她一生的才干;试看那“听从”“冷漠”“休弃”三部曲,哭返金陵的结局更使人悲哀。注译:凡鸟:“凤”的拆字,隐王熙凤名。一从二令三人休:拆字,指贾链对王熙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最初是听从,然后是冷漠,最后是休弃,曹雪芹原书只有八十回,凤姐的结局是否如此不得而知,高鄂续书,也没有凤姐被休事。 十六、巧姐原文: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纱:势败休荣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译文:势运衰微就不要说那当年的阔气,家业凋零也不要说什么骨肉之情;因偶然帮助过一位村妇, 到后来才巧遇救命恩人。注译:家亡:家业凋零。村妇:指刘姥姥,此二句写王仁、贾芸拐卖巧姐,为刘姥姥所救。 十七、李纨原文:后面又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披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好水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译文:桃李在春风中开花结子又凋残,到头来谁象她那样幸运有盆兰;冰水虽好难免消融空使人嫉妒,白白地专供别人作无谓的笑谈。注译:桃李句:桃李,一“李”字,完与“纨”同音,暗喻李纨名字。结子,李纨生贾兰不久,丈夫夭折,青春完结了,故曰“结子完”。一盆兰:指贾兰。如冰句:以容易消融的冰水形容李纨尊礼守寡,望子成龙的生平遭遇,虽然贾兰做了官,李纨也博得了个“美名”,但这一切都象容易消融的冰水一样无谓,不免为人耻笑。 十八、秦可卿原文:诗后又画一栋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译文:天高海深般的男女之情,迷离恍惚得使人愈陷愈深;两个浪荡的人既然相遇,那邪念定会搅动他们的心。注译:造衅:造成裂痕,这里指败坏封建礼教,端,开始。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 十九、引子原文: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掉玉的《红楼梦》。译文:从那开天劈地混沌初分以来,谁是天生的情种?都只因有着浓厚的儿女之情,在这无可奈何、饱含悲伤情怀、寂寞无聊的时候,请让我抒发内心的激动。注译:开劈句:开劈,即开天辟地,鸿蒙,自然界的大气,这里指开天辟地前最原始的阶段。风月:这里指男女事情。奈何天:无可奈何的日子。遣:发泄,抒发。 二十、终身误原文: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译文:都说是天定的金玉良缘应该遵从,我只是牢记降草玉石英钟的前生誓盟。毫无意义地空对着道貌岸然冰冷无情的“薛”;终生难忘的却是那厌弃尘世聪明美好的“林”。可叹这人间,多么完美的事情都有缺陷,这个道理我今天才相信:即使她有举案齐眉般的贤德,可我的思想感情到底还是难以按捺愤满和不平。注译:金玉良缘:金指宝钗的金锁,玉,指宝玉的“通灵玉”。木石前盟:木,指林黛玉,第一回说她是灵河畔的降株仙草;石,指宝玉,第一回说他是青更峰的顽石,前盟,前世的盟约。高士:品德高尚的人。仙株:美丽的仙人,这里指林黛玉的聪明美好。举案齐眉:妻子对丈夫的恭顺,这里指宝钗的封建道德。
329 评论(13)

青岛下雨了

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薛宝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宝钗写了七律、五(言)排(句)、七绝和词4种体裁,9首诗词,共计67句(行),444个字。 黛玉写了五律、七绝、四言而钗、黛两位女主角的设置,就多少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这种 黛玉和宝钗都是写诗高手,在写诗上我们不但可以看出她俩艺术观、人生观的鲜明区别,而且还显示了个性、情感的类型是多么不同。 我们将这两个都是诗词高手的少女写的诗词,从形式的角度来做个小小的比较,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宝钗写了七律、五(言)排(句)、七绝和词4种体裁,9首诗词,共计67句(行),444个字。 黛玉写了五律、七绝、四言、七律、歌行、五排、集句、词8种体裁,25首诗词,共计256句(行),1659个字。 在诗词体裁上,黛玉比宝钗多出一倍。首数几乎多两倍,句(行)和字数几乎多三倍。黛玉有3首歌行体长诗,宝钗没有。光是一首《葬花诗》就有52句361字之多,接近宝钗句行字数的总和。 黛玉有超过40%的11首是独自抒情之作,即“自由活动”;而宝钗的都是参加集体活动的作品。 造成如此明显的差别是因为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诗歌观念。宝钗视诗词为小道,说:“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六十四回)又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女人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四十二回)她认为女孩如果太重视作诗,“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四十九回)所以宝钗是个自觉地遵守封建道德规范并且以此规范别人的女孩。在情感上她是自觉地压抑自己。而黛玉不然,她要抒发情感,所以不但写的多,而且有时感情奔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索性就用句数不限、形式比较自由的歌行,有时一气写三首。 在内容上也能够看出两人在诗歌中的情感差异极大。宝钗都是应景之作,即使流露真情,也很隐晦含蓄。而黛玉则是不时和着血泪在写诗词。我们只要看看她们所用的字就明白了: 黛玉诗词1659个字中出现的表示流泪的字眼,如泪、珠、泣、玉、抛、洒、点点、斑斑、拭泪痕等有44字,宝钗一个也没有。 黛玉诗词中表示死亡的字,如死、亡、丧、葬、老等有11字,宝钗一个都没有。 表示悲愁的字,如哀、愁、恨、恼、怜、无言、无情、无释、无语、伤神、伤情、漂泊、憔悴、凄凉、寂寞、闷杀、命薄、萧条、离人、伤悲等字,黛玉诗词中多达100个,宝钗只有18个,在总字数中的比例低得多。 如果加上秋、何、谁、难等,不知、几时、那堪、孤忍等表示愁绪和不确定情绪的字眼,黛玉总计多达223字之多,大大超过宝钗。这种表示悲伤情绪的字眼,我姑且把它称作“悲字”。黛玉还有易于宣泄情感的问句15个,叹句7个,共22句,而宝钗仅各2句。 值得注意的还有,同样是使用悲字,两个少女在文字中传达的情绪差别很大。黛玉表达的是郁闷于心的苦恼,而宝钗则是一般文人骚客于良辰美景对酒赏花之际的应景习用之辞。比如宝钗用悲字最多的一首《忆菊》,用了11个,占其所用悲字总数24个的46%,因此有必要录出考察一番: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首七律虽然表达了某种沉重的离愁别绪和思归之情,但是以“会有期”结尾,仍然对重逢充满期待和信心,丝毫没有黛玉那种总是对前途渺茫甚至命运悲惨的担忧。 为什么要对诗词文字的使用特别关注呢?因为有些比较情绪化的人和其他人相比,在赋诗填词时由于性格、情绪甚至潜意识的影响,对不同条件固然会有不同反应,而且在相同条件下作出的反应也会留下自己独特的心理指纹。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对语区、语料的选择、组合与节奏会产生特定指向。黛玉在几次受到强烈的情感震颤时,都写出长篇歌行或三首以上的诗篇,并在语词组合上有明显的悲字大量使用,重点悲字高频连用,节奏变化快,问句、叹句多等特点。最典型的是占黛玉诗作全部字数五分之一强的《葬花诗》,是她去怡红院时晴雯误会不开门引起她的怀疑、担心和悲伤时所写。全诗悲字多达74个,占20%。其中表示死亡的就有10个,最后八句56字中就集中了8个,还有“未卜侬身何日丧”,“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两不知”三个充满强烈哀伤情绪的问句和叹句,真是字字泣血,句句啼泪。宝玉被父亲毒打后让晴雯赠帕传情,黛玉虽然深为感动,却又担心宝玉的真情未必能够得到家长认可。在这种复杂情绪下,她连写了三首绝句,84字中竟用了23个“泪、泣”以及和流泪相关的字,加上“伤悲”等总共达28个。再如由于说起自己“无依无靠投奔了来”,下人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等,这种痛苦的情绪就集中表现在了《秋窗风雨夕》中,20行140字,用了15个“秋”,常常是一句两个,一联四个,造成一种十分浓重的悲凉肃杀凄厉的气氛。全诗悲字多达41个,占总字数三分之一。同一悲字的大量复用,高频迭用,从而大大加重了某词表达的中心情绪。这已经成为黛玉诗词的突出风格。
31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