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城市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2

Birdzpy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城市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汪鹏彬

已采纳
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获得发展的条件。城市形象对于城市获得社会支持、公众认可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城市形象构成要素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五方面内容,以期能够5I导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关键词:城市形象;定位;公众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研究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国际以及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探讨。但是受西方潮流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形象建设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闻名世界的特色城市很少,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城市形象是公众对构成城市的各个方面要素的总体评价和感知。包括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知名度以及城市形象定位三个方面内容。1 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和风格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指城市最为显著的能代表城市整体情况的特征,这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性及概括性认识。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可以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外在的总体特征,即城市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城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形象和人工的环境形象;一类是内在的总体特征,即城市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城市市民精神形象和城市文化形象要素等。2 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知名度是评价城市形象的基本指标。知名度是一个城市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高的知名度能够获得更多的公众评价,吸引外来资源,提高城市形象。3 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来源于城市的建设程度,但又不仅仅限于此,它更多地来源于公众评价。虽然城市建设者们不遗余力地自认为建设了良好城市形象,但未必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其中的原因来源于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定位是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这个特定位置一般是根据特定城市与同类城市相比较而确定的。这是城市的建设形象和城市知名度的交接点,也是公众对城市形象评价的主要方面。二、城市形象的塑造1 满足公众需求——城市形象塑造优先考虑的因素如前所述,城市形象主要来源于社会公众对于城市总体特征的评价,因此城市形象塑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城市是否能够满足城市公众的需求,是否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是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的城市建设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城市形象成了当地官员的一个政绩工程,全然不顾城市形象的历史和现实,一味追求城市美化、亮化,而忽略了公众与城市形象的和谐统一。例如2008年4月3日,合肥市市容局提出的让合肥市成为“无摊”城市的提法就遭到了媒体和公众的质疑。政府执政的出发点应该是“执政为民”,而不是扰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远没有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无摊”虽然会使城市管理方便、城市市容整洁,但是却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普通市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应该梳理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制止取消。因此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应从“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出发,重视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建设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形象和城市公众的和谐统一。2 放眼战略——城市形象塑造的规划城市形象是一种总体评价,是包括城市视觉、城市环境、城市行为、城市理念等4个一级子系统,城市概况、城市发展、城市管理、城市文化等10个二级子系统,城市性质、城市规模、规划状况等30个要素构成的城市形象系统。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绝不是简单的拆掉旧有建筑建立高楼,也不是简单的设计城市的标志口号,更不是盲目圈地占地扩大城市规模,而是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全盘考虑,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城市形象的规划。因此,我们应该从规划体系上建立历史与现代的结合、空间与水平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的多元结构;从规划原理上建立城市整体的高效发展与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二元理论一从规划层次上建立以总体规划为指导,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具体执行的立体层次,从规划内容上建立对城市硬件系统(外在形象)与软件系统(内在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总体形象效果,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治理之间的矛盾。另外,我们也要建立科学的城市形象规划执行程序,以保证城市规划发挥它的作用。科学的城市规划程序包括:加强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保证城市建设按照规划统一进行,各个城市应该明确规划部门对于城市规划的主导权与审批权,并能统一调配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用科学的手段保证规划的具体执行,运用现代化的立体模型建立规划图,请专家进行咨询,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后的管理,打击那些违法违章建筑,保证城市的整体统一性。3 准确定位——城市形象塑造的前提城市形象定位是预期在公众的头脑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它是城市出现在公众评价中的首要形象,对公众形成城市形象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形象建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来源于城市形象定位不准确。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城市获得更多的经济、政策支持;其次,有助于城市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知名城市;再次,有利于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使市民在城市建设中更多地发挥聪明才智,最后,能够为公众提供差别化利益,通过定位向公众传递与众不同的信息,使城市的个性清楚地凸显在公众面前,从而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支持。 要准确地进行城市形象定位,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必须来源于对城市的透彻了解,城市定位就是改变以前的“由内而外”(城市建设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美丽的城市)的做法而采用“由外而内”(广大公众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的方法来规划建设城市。根据自己作为公众的体会来估计城市的变化,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也是城市普通公众,他们对城市的需求也可以成为借鉴的因素,关注同类竞争城市,中国的城市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城市规模、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城市位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同类竞争者的位置,城市形象定位就是要区别这些同类竞争者,而不是建成千城一面,大而全。城市形象定位应该在更广阔的时空领域中进行,尊重历史、着眼现在、关注未来。4 凸显个性——城市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间加大了各方面的交流,城市建设者们也通过学习、模仿、拷贝的途径来规划和建设城市,致使我国城市建设都走向了“统一风格”,很多县、市级城市变成了各大城市的缩微版本,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栋栋接天的高楼成为城市的代表形象,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实际上,城市也如同人一样,与众不同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因此,建设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第一,城市建设要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拒绝盲目的“去旧换新”,很多城市的旧有城区、旧有建筑等都与历史有关,在这些地方承载着很多典故民俗,这些正是城市发展的独特文化底蕴,不应该“一拆了之”;第二,专注一两个城市亮点充分展示,个性就是不同于别人,我们需要在城市功能齐全的情况下,突出某一独特因素,成为吸引公众标志性的内容。第三,注重城市长远发展,城市个性也不是一个建筑,一次形象策划能够完成的,它是多方面的内容的结合,需要日积月累。5 整合营销——城市形象传播的利剑城市形象塑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传播城市形象,让城市走出去,让更多的世人了解城市。城市形象传播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包括:(1)便于传播的城市名称和标志。一般来说城市名称是已经确定了的且已使用已久不应改变的,那么城市标志就需要认真设计。和企业标志一样,城市形象标志起到识别、烘托、传播城市形象的作用,因此最好请专业人员来设计或者通过社会征集的方式获得,并且要通过新闻发布会告知公众,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2)活动传播。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中国的两大城市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界面前,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是形象传播的有效途径。每年5月18日的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就为廊坊打开了一扇面向国际的窗口,让廊坊有机会展示它的风采。(3)影视传播和出版传播。城市形象还可以通过拍摄吸引公众的影视剧和出版物来提高城市形象的知名度。(4)实施企业品牌形象工程。形成产业经济的集群优势。企业,是一个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来源,知名的企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大批的知名企业同样能够拓展城市形象的传播。综上所述,城市形象塑造是现代城市竞争和发展的有力武器,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城市自然环境与城市公众的和谐统一,需要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城市的准确定位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条件的改善。参考文献:[1]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仇保兴,优化城市形象的十大方略[J],浙江学刊,1906,(4)。[5]袁朝辉,谈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与城市形象[J],地方经济,2007,(35)。

关于城市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272 评论(13)

z月潆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33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