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4116886
满招损,谦受益。可以用来诵读的哲学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哲学的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关于哲学的诗句【精选篇】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关于哲学的诗句【热门篇】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关于哲学的诗句【经典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为你找到一首诗坛名家的描写医生白衣天使的古诗词,如下:白衣将士出征辞(白衣征)文/李者也轮台将士守河山,铁马征尘戍国安。却有一业似沙场,激战不见烽之烟。其敌藏于病之魇,其役隐于无形间。其之战策药之方,其之兵法医之篇。岐之黄,青之囊,圣手悬壶杏林边。西人图腾蛇之杖,其使名曰白衣天。医者之责如将士,其状可比战之端。救其亡,扶其伤,生死一线尽攸关。病情即军情,医袍作征袍,伐以戡。化之验,诊且断,药到处,病可歼。为拯之,但驰荆棘道,不问路几宽。争其分,夺其秒,以抢死神半步先。救人似救火,必应速,一刻不可耽。医之训,心向患人系,情为病者牵。世人皆言医者勇,不畏危局崩如川。沧海溃,吾逆行,何惧大浪急而湍。最是战疫出征时,迎难而上似铁坚。但谁知这世间原本无人生即英雄签。却只是我生死之际抉择丰碑高山巅。何来铁之人,不过血肉之躯无私捐。何来医之骨,不过恪尽职守重任担。何来天之使,不过大爱化作羽在肩。谁人不愿时光深处温柔待,望眼穿。谁人不祈归来半生仍少年,变非迁。谁人不求岁月无风静且好,尘未湮。医者替尔负重行,独忍泪水暗自潸。若可一人换一城,拼却一我心亦甘。仁心剑胆战无常,生灵救于无底渊。黎民无疾千姓健,不令万户哭声艰。注:该古诗词节选自爱国主义诗人李者也系列诗集《匹夫爱国三部曲》丛书(包括《铁血志:一个匹夫的阅兵令》《与子同:一个匹夫的报国书》《山河戍:一个匹夫的江山诀》)。
哲学诗句【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题目】琴诗(宋 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1、扁鹊见蔡桓公先秦: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2、外科医生明代:江盈科有医者, 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官,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膜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3、游兰溪 / 游沙湖宋代: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4、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5、鹧鸪天(戏赠黄医)宋代:赵必{王象}湖海相逢尽赏音。囊中粒剂值千金。单传扁鹊卢医术,不用杨高廓玉针。 三斛火,一壶冰。蓝桥捣熟隔云深。无方可疗相思病,有药难医薄幸心。6、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唐代:吕岩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7、医人唐代:苏拯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1、《鹧鸪天 戏赠黄医》宋代:赵必湖海相逢尽赏音。囊中粒剂值千金。单传扁鹊卢医术,不用杨高廓玉针。 三斛火,一壶冰。蓝桥捣熟隔云深。无方可疗相思病,有药难医薄幸心。2、《赠李德成》唐代:吕岩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3、《医人》唐代:苏拯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4、《张寺丞益斋》宋代: 苏轼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吾闻之夫子,求益非速成。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风雨晦明淫,跛躄聋盲。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愿君书此诗,以为益斋铭。5、《赠何古梅学医》宋朝: 谢枋得永州何仙药最灵,神丸能溃邕州城。广西两道再清平,百万赤子荷更生。笙鹤一去三百年,东南忽变为腥膻。为血为肉生灵苦,在者疮痍何日痊。上界真人有同性,不学神仙学孔孟。有术医国无人知,要为吾民救微命。察脉肥瘠韩子精,论疾阴阳子产明。神功端不让思邈,古道依然如宋清。得钱卖药少取利,无钱乞药喜舍施。好客来时入酒垆,无朋终日阅书市。忆昔民生三皇前,下寿无疾享百年。神人妙用不可见,本草灵素犹有传。古云医不通三书,世上断不服其药。如君胸中有炎黄,冷笑三书尽糟粕。我闻上帝最好生,活人功多朝玉京。请看岐叟至陶葛,神仙多是良医成。东南干戈二十秋,人无贫富眉长愁。千人幸有一人在,到处呻吟无歌讴。遗黎若要家平康,但愿良医自天降。不龟手药有灵时,好看良医作良相。